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上邮的前世今生—— 一个邮币卡现货商的自白番外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6/8/29 14:09:00

  上邮最大的问题是有人生没人管,只管生不管养,自以为事抄东补西,一团乱麻。上邮很奇怪,怪在哪?从他的名字说起就很奇怪,他的全名不是某某文交所,而是交易中心,上邮的全名是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而不是上海邮政文交所,从他起名开始就好似刻意在与上海邮政做区别,似乎想告诉所有人,邮政是邮政,交易中心是交易中心是两个两者并不是一家,可实际上无论如何这两者间的关系却似乎永远难以割舍,原因十分简单,邮政是上邮的主要股东,并且其办公场所和鉴定托管大厅就坐落在上海的邮政博物馆,上邮的印记在他出生之时就已经深深的刻印上去。   上邮成立初期也是备受期待的,第一批藏品上市之时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的强势,每天除了涨停还是涨停,偶有开板品种也是引来众人疯狂买入,简单就是怕买不到。第一批品种成交之后上邮紧接着开启了第二批藏品的上市计划,但也就从那时开始,上邮的问题开始暴露了出来。

  上邮建立初期招募了二十家经济会员,传闻成为经济会员的条件是五百万买入上邮百分之零点五的股权,同时可以拥有上市品种的推荐权。这些创始会员从那时开始就成了上邮真正的中流砥柱也隐隐成为了一股可以左右上邮走势的势力。这些创始会员一方面拥有上市品种的推荐权,同时也在未来上邮政策的制定上一直为上邮建言献策。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庄家当然想着是自己的事,这些创始会员即然能推荐藏品上市,自然也会和庄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邮会出台那一系列的坑爹政策也就不奇怪了。   第一批藏品大获成功,上邮立即着手于第二批藏品的上市工作,而在此期间上邮历史上第一个脑残政策出现了“首日涨幅百分之一百”。为了更快速拉高出货,同时也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利益最大化,有创始会员开始动起了脑筋向当时上邮的领导徐ZB建议,将首日涨幅从百分之三十改为百分之一百,可能是对于情况的过度乐观,也可能是第一批的成功让某些领导冲昏了头脑,第二批公告发布之时人们惊奇的发现不仅仅是首日涨幅被改为了百分之一百,其挂牌价格也都基本高于市场的现货价格,同时竟然破天荒的表示庄家不需要交护盘资金。上市之后的结果想必大家都已猜到。第二批藏品中的很多品种上市首日不仅没有迎来上涨,甚至有不少品种直接破发。现在每当看到一些群里有上邮的玩家抱怨上邮一些品种申购都亏钱,好多品种相继破发的时侯我都会告诉他们,这是上邮的老毛病了,上邮破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打娘胎出来不久就已经有这毛病了。  

     说到那一时期的上邮有一个人是避不过去了,那人就是徐ZB,上邮当时的领导。但在坑了上海不久之后传闻此人去了湖南,不过此坑好景不长,在不久之后又把湖南搞得一团糟,最后自立门户,带着一批曾经跟着他在上邮和湖南游走的忠臣搞了一个陕西丝绸之路交易所。这个人也算是邮币卡交易所这一行业里的传奇人物了,管理水平虽然一般,但人脉却是极广,可以不断游走在各交易所之间,一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架势。而且此人魄力极大,像首日上涨幅度百分之一百,高定价上市和庄家不用交护盘资金等规则均出现在他管理时期。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一方面表现出了此人的领导能力,同时也第一次暴露了创始会员制度的一大弊端,上邮一方面希望创始会员为交易中心带来会员,带来人气,资金和有实力的主力的同时。创始会员想的是怎么尽可能的利用这个同台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床异梦的两帮人最终造就了邮政无数的奇葩政策。  

     政策从这一时期开始还引入了另一个政策,那就是第三方鉴定。这一政策真的不好评价,每每谈到邮政的鉴定托和真的很纠结,首先我必须承认,邮政的鉴定和托管是目前我玩的所有交易所中最为严格的,如果说到藏品的品相肯定是全国交易所中品相最好的一家了。看过我上一篇托管篇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我曾经说过上邮是我唯一托朋友找门路失败的交易,也确实如此上邮的鉴定虽然是第三方鉴定,而鉴定人员虽然也多数从卢工市场找来,但做为一个现货商每每托朋友找门路却从未成功过一次。上邮的鉴定托管真的很讨厌,首先就是上市消息极难打听得到,看过之前托管篇的朋友肯定还记得我说过三南上市要走一个极长的流程,上市品种经常会提前走漏消息,可上邮和三南相比却极少有上市藏品消息走漏的情况出现,往往现货商也是在上邮晚上突击发出上市托管公告之后才知道上市品然后再去现货市场找货。其次就是鉴定标准,上邮的鉴定标准很高,甚至可以说很多品种的鉴定标准高于了市场标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刚才就说到上邮仓库里的藏品可能是全国交易所中品相最好的一个了。标准过高,鉴定过程过于严谨使得上邮的托管效率十分低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托管商而言,托管一个品种往往要在上海滞留两到三天才能完成。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去各地托管过不少钱币邮票,比如我曾经去过汉唐和圆音海等交易所托管过金银币,可以说相比上邮这两家交易所的托管鉴定就比较人性化,只要是整板原封的基本不拆开,直接看一下就过了。可但凡去上邮托管过银币就应该知道,上邮托管竟然是一枚一枚看,每当上邮托管时,把藏品交给鉴定处之后我一般会坐回交易大厅那里的LED屏前,那里播放的是上邮的实时交易盘面和实时直播鉴定的现场情况,你会惊奇的发现上邮的鉴定人员竟然是把每板银币一板一板拆开,一枚一枚放在灯下来看,一枚一枚鉴定,这也太浪费时间了吧,你就不能学学别的交易所,差不多就行了,而且金银币这种东西金币总公司发出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原板原封至于吗?

  说个我自己的事情,上邮那次托管五台山银币,我手上正好有批评级币,当中有十多枚是70分的满分币,其余68、69也有不少,加一起凑了30枚砸了评级包装,然后装壳重新塑封送了进去,结果退出来我一看傻眼了,70分的那十多枚全进了,68和69的全给我退出来了。看到托管结果时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挑的太细了吧,上邮鉴定我曾经多次找朋友打听过,也曾经想过找朋友托管关系,上邮鉴定钱币每次都是从卢工市场找一个姓W的小鬼,这人油盐不进,即不肯收钱也不讲情面,关系再好的朋友找上门都会被他一口回绝。对于他我只想说,你MB人长得难看就算了,你是挑币还是挑女人,挑这么细干什么,鉴定工资很多吗?具我所知上邮和三南一样工资无非一天一千,你挑这么认真也不会加钱给你吧,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圆音海鉴定的人员吗?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自己圈里人为难自己圈里人,反正上邮的人又不懂币,年轻人何必那么铁面无私呢?做为一个过来人我只想劝劝你,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像你这样铁面无私永远只有看着别人赚钱分赃的份,何况长得还不怎么样,又黑又瘦又丑。
.
   其实上邮的人真的不懂币,真的不懂,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两件事情真的让我觉得上邮在钱币上根本就是外行。 一,评级 上邮在成为NGC评级的代-理商之后还上过几个评级币,但奇怪的是上邮竟然把分数定为67分,上邮一直以鉴定高标准闻名,但在评级币上竟然定了67分,玩过评级币的朋友都知道一件事67和68的币往片还没裸币卖得贵,甚至可以说很多品种的币67分就是垃圾品种,而上邮之所以会挑选这个标准据说也是因为在一些创始会员的极力忽悠下一拍脑袋决定的,所以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上市不懂币,不过也好在这个政策的实行让某此铁面无私家伙进不来了,对于我们这些做现货的来说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在的混货进去了。 二,精制龙钞大全是什么东西? 上邮上过最神奇的品种就是精制龙钞大全套了,说他神奇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经是上邮单价最高的品种,单价四十多万,他的实际用途如果看过我之前写过的几篇一定有所了解,那就是市值申购。他最大的问题在于请问什么是精制龙钞,大全又是什么鬼?做现货做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后来仔细一看公告,原来是把康银阁的两千年年册,和精制的新世纪纪念币纪念册和一张龙钞补号加一起,生搬硬凑变成所谓精制龙钞大全套。这种纯碎为了上市而硬凑出来的品种完全违背了整个市场的交易规则,根本没人这么玩,说得简单点就是上邮为了帮助庄家卡场外货,而从此藏品的入库总量就可以猜得出来,除了主力基本不可能有散户来托管,因为全国就没有人是这么玩的,而且龙钞本来就没有精制和普制之分,只是普通龙钞和补号龙钞的区别,所谓精制龙钞大全更是上邮的原创品种。

  也因为这两点,我坚决认为上邮根本不懂我币。说上邮不懂币吧,是真不懂,可偏偏每次都能找到几个懂币还不收黑钱的主在那里鉴定,弄得我们这些做现货的是叫苦连天,偏偏吵还每用,每次退货他们总能说得出理由,还没办法反驳。  

     接着往下说,上邮在经历了第一批藏品的火爆,第二批藏品的崩盘之后,上邮从此进入了一种怪圈,再无创新。永远只知道跟在别的交易所后面行动,经常把各类交易所的政策照搬过来,不管这政策是好是坏是否合适他们使用。

  第二批品种上市场成绩不佳却没能停止上邮的上新脚步,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邮可以说是当时全国上市最快的交易所之一,几乎周周有鉴定,月月上新品,上邮当时走的可以说是一个人海战术,希望通过不断上新的脚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人来了,钱不就来了吗?我曾经和一些现货市场的庄家聊过,他们也认为当时的上邮是最容易上市场的交易之一,因为保证金相比别的交易所相对来说比较少。

  从那时侯开始,上邮的基本政策都是基于一条,那就是不断上新,说来上邮运气也是不错,毕竟上海邮政这四个字还是很能吸引人气的,上邮的开户会员也是越来越多,加之上邮还和某银行搞了合作,开通此银行信用卡可以直接开通上邮的帐户等活动也是让上邮在短时间内积累不少人气,最幸运的是上邮在不断上新的大潮中赶上了红五月全国交易所大涨的这一波行情,可以说上邮的五红月完全是被别的交易所带起来的,当时很多人因为在三南已经买不到货了,天天涨停,价格也是一路飙升,相比之下上邮的价格较低,吸引了很多在其他交易所买不到货的人,蜂拥而入也为上邮的红五月助了一把不小的力。

  上邮在大量上新的同时也动了点小脑筋,可能是上海人特有的小聪明,那就是什么品种火上什么品种。南京封片火了,就学南京上封片,中南港澳邮票火了就上港澳邮票,甚至中南的TYH也来上邮上了个品种(和别的所一样一路出货,散户死伤无数),这一政策十分迎合散户口味加之上邮的价格相比其他交易所较低,当这些品种在全国其他交易所炒热之后上邮同系列的品种价值洼地效应显现,引来各方争相购入,上邮的红五月被硬生生的往动了起来,而上邮的主力更是在这时上演了一出胜利大逃亡。 我在之前曾经说过上邮交易所和主力是同床异梦的两组人,上邮绝大部分的主力选择上邮的原因是上邮上市相对容易,交的护盘资金比其他交易所少,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出货机会,一个可以胜利大逃亡的机会而红五月的出现给了他们绝大部分人这么一个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红五月很多品种出现高点之后再无新高,因为他们出完货了,他们等待到了这么一个机会一个他们一直在等待的机会,他们等了大半年才等到的机会,他们绝对不容错过的机会。所以现如果还有人指望这一时期的品种在深套之后再创新高,那真的很难了,除非奇迹出现不然真的只有在梦中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上邮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推广真的很差,基本和没有一样,当各大交易所在全国不断推出实体店,不断发展会员的同时上邮基本没有什么有效推广措施,至少是能让人看得到的推广措施,现在的上邮就好象有人生没有管一样的孩子,管理者到底在干什么基本没人知道。

  现在上邮还留着的主力也基本比较茫然,甚至连拉市值的主力也基本没有了。今年的南方出了神鸟,扇羊和黄五元这几个神奇品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南方在开会时曾经说要在年底前上一百余个品种,这让主力有了拉升市值的信心,但上邮在去年曾经一度大力上新,但今年却一改常态,现在的上邮经常是数个月才上一个新品让人感觉十分奇怪,如果现在上邮能像南方一样开会时宣布一年之内上一百余个品种相信至少会有主力敢于像南方几个庄家一样,拉升市值护住大盘吧。

  上邮在发展战略投资人方面也乏善可陈。南京的回音卡曾经是一个因为托管量过大而差点无法上市的品种,南京的10年熊猫银也差不多的情况,最后南京是引入了强大的战略投资人才让这两个品种上市,虽然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但至少曾经辉煌。同时南方也有不少品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去年528之后,三南去年托管的所有品种均已完成上市工作,而同时期发展起来的上邮,至直今天仍有不少去年托管的品种整整一年后的今天也无法上市,仅从这点上就暴露出了上邮的一大弱点,引资不力。市场运营能力十分赢弱,甚至可以说能力十分有限,直到今天仍未能将去年托管的藏品上市的几家老所估计只有上邮了吧。

  上邮还经常抄袭一些其他交易所的政策,也不管是好是坏。我写南方篇时曾经提到锁散户仓这个已经让南方废弃的政策竟然让上邮学去了。南方是最早在托管时要求让散户锁仓半年的交易所,这一政策的初忠是希望能够减轻主力的压力,但不久之后他们便发现了这一政策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锁了散户的仓主力也不敢拉了,主力无法在低位将散户筹码洗出,也没有办法将场外筹码一步步抬升,担心拉升太高等散户解锁之后突然砸出,最后自己吃亏。南方在发现了这个弊端之后立即停止使用,同时改为加大配售比例同时延长庄家的锁仓时间。而这一政策被上邮抄去,上邮有不少品种也是锁散户仓,造成的结果就是庄家也不敢拉,就怕散户解锁之后砸了自己的脚。上邮应该学学别的所在锁庄的同时想办法先把这些散户的筹码放出来让庄家在低位洗干净,这样庄家才敢拉升啊。

  上邮这家交易所真的不想再多说点什么了,真的很不争气,说实话如果这家交易所没有邮政这个后台,和邮政没有关系又有谁会去参与呢?这家交易所的运营真的可以算是全国倒数的了吧,我对上邮的印象就是如此,市场运营不管事,托管鉴定管太严。老品无人问(庄跑了),新品无动力(没申购所以市值都没人拉)。

  好了上邮就写到这里吧,不想多写了,上邮这家交易所太不争气,太坑。托管了多少东西,被退了多少,我在全国各地交易所托管,做为一个现货商便利总是比场外人多一点,就上邮这里一直碰壁,别的交易所偶尔个别品种碰壁也属正常,上邮是个个品种碰壁,钱都塞不进,想混一点差的都混不进去,上邮现在唯一的优势估计就是仓库里的货了吧,如果哪天上邮的东西真的跌破市场价太多,我真的会选择去提货,因为品相不用担心,但让我现在去上邮买线上品种,就冲现在的运营我是不敢玩。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