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刘天玥)收藏金银等贵金属纪念币是现在热门的理财方式,但不加注意就有可能上当受骗。近日,市民王女士发现自己花近万元买回的几套纪念币竟是“李鬼”。她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市民,千万别再上这样的当了。
电视购物买回纪念币
年过六旬的王女士是收藏爱好者。今年6月份,她被一电视购物频道中猴年生肖纯银纪念币的广告吸引。电话咨询过程中,促销人员承诺“该版纪念银币全国仅发行2000套,市场售价8800元,电视购物促销价仅为1980元,假一罚百”。而且如果顾客不满意,公司还可以回购。于是王女士花了9900元购买了5套纪念币。
送货上门后,王女士和以前买过的纪念币做了一下比较,感觉外观差不多,而且证书齐全。再与市场上同类纯银纪念币的高额价格比较后,王女士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售假者信息不详成维权难题
这套纯银纪念币到底成色如何?在一位朋友的提醒下,王女士将5套纪念币拿去检测站检测,结果均被鉴定为假货。王女士这才醒悟过来,她当即给卖家打电话,可对方手机却一直关机,联系不上。由于购买纪念币时,王女士没有得到过任何购物凭证也没有卖家的具体信息,所以虽然赔了钱,却无法维权。
购买金银纪念币应到正规商家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销售金银币的渠道鱼龙混杂,网购、电话营销、广告推销等乱象丛生。像王女士手上的这套纪念币从外包装盒上看,所用纸张单薄,标识烫金模糊,图案做工粗糙,证书上的水印很淡,纪念币的塑封口没有造币厂封印;从纪念币的制作上来看,手工还算精致,很可能是由“银包铅”等形式制作而成,成本低廉,但仅从外观来看是很难发现破绽的。购买金银币应到正规商家,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以防上当受骗。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