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邮来邮网
终于2016年10月,2015年所有纪特邮票以及短腿品种发行量均已公布,最早的1-2月邮票发行量为2015年12月公布,最晚的11月份发行量为2016年10月公布,前后全部公布耗时11个月。总体来看2015年邮票发行量比2014年有了比较可观的增长。
生肖票2014年的马为7199.88万,而到了2015年的羊已经涨到了7598.11万,相对来说生肖票的涨幅还不算大,仅5.5%,远低于其他套票的涨幅。2014年套票的较少发行量为1000万左右,而中位为1200-1300万,多的为1600-1700万。而到了2015年较少的为1100-1300万,中位为1500-1700万,较多的为2000-2800万,已经大大超出2014年的发行量。如果不计算超大发行量的生肖票,2014年平均套票发行量为1271.3万,而2015年则到了1659.3万,足足比2014年多了388万,平均涨幅为30.5%,可见套票的发行量增长之快是近几年少见的,增幅的速度快接近于90年代中期的增长速度,令人诧异。 2015年发行量最少的套票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发行量1119.8万,而发行量最大的套票除生肖外就是拜年了,发行量2800万,这个数字是2001年以来邮票发行的最大值。小型张小全张的发行量也不含糊,总计5枚张,平均发行量为1514万,而2014年小型张平均发行量仅为1176万,上涨28.7%,和套票的涨幅差不多。不知道这些数据到了2016年会不会再次被刷新。 小版的发行量到了2015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行量在2014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2014年发行了9套小版,平均发行量为244万,而2015年发行了13套小版,平均发行量达到了373万,增长52.9%,这个涨幅远高于套票的增长幅度。虽说2015年邮政通过摇号扩容了一万个订户,只增加了1万预定名额,发行量竟然增加了129万。这也许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小版的价值将会进行重新评估。想当年小版发行量150万的时候,有的品种还在打折,现在的小版发行量长了一倍多,价格还能保持高价吗?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可能发行量越大价格越高吧。 短腿的发行量虽然有所上涨,但绝对值还是相当少,由此可见短腿的优势,邮政是不会放水的。2014年的元曲四方连风琴折为30万,2015年的西游记和钱塘江风琴折也是30万,没有变化。黄河长卷版和包公小型张四连均比2014年的长江长卷版和诸葛亮小型张四连多了10万,由于原本基数就很少,即使多了十万,发行量也仅为60万和50万。第二届北京国际集藏博览会的特供邮品挥扇仕女图丝绸版小型张发行量68万,仅比2013年首届集藏展的琴棋书画丝绸版多了8万,还是可以接受的。本票册的发行量比2014年略有上涨,2015年仅发行故宫一个品种,发行量20万,而2014年的两个品种,均在20万以下,分别为诸葛亮17万,珠海航展15万。但2013年的雷锋本票册也是20万,这样来看故宫的量也没有超过历史最大值。尽管短腿依旧很短,但每年的品种较多,十几年下来估计都快上百个品种了,尽管发行量稀少,绝大部分都在百万以下,但价格依旧没有很高,甚至大多数品种高开低走。 2015年邮票的价格目前还处于高位运行,全年套票+小本+赠送版价格为330元左右,市场价还是比预定价格高出一倍,可以想象随着发行量的公布,2015年邮票价格应该会有所下降。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尽管某些票发行量已经不低,但价格依旧很高,这在十几年前似乎是不可能的。十几年前大家都是预定一两套,最多4套,现在则最少四方连,甚至很多集邮者一下预定20套,凑个撕口大版。尽管现在的集邮者数量远不如90年代,但邮票的沉淀量并不比90年代差,况且现在的发行量虽然不小,但还不如2001年的及其之前的编年票量大,2001年平均发行量为1789万套,那个时候人民的收入是多少,现在是多少,所以和过去也不能同日而语。这些也是量大之后为何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之一。 对于2016年的发行量多少,现在也不好说,但可以预见2016年发行量不会比2015年有大幅度减少,毕竟从预定量来看,2016年应该是比2015年多的,至少相当,而且今年产品册也没有减少。最大的可能发行量与2015年相当,毕竟2015年已经上涨超过三成,没有必要继续上涨。预计2016年最低套票发行量1000万,较高发行量2000-2500万,如迪士尼、红楼、海丝、长征、玄奘等品种,拜年二则为3000万,为除生肖票外最大发行量。猴票的发行量为7600万左右,毕竟现在猴大版价格依旧很高,可能猴票并不会增加太多。当然2016年1月发行量最快可能下个月就会曝光,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