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5500年遗址变成垃圾堆场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7/2/17 8:5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钱底巷古文化遗址文保单位碑

  常熟是历史文化名城,当地钱底巷遗址的发掘研究表明,早在5500年前常熟就有人类活动。不过,近日市民范先生致电本报常熟新闻热线,反映眼下的常熟市文保单位钱底巷遗址陷入一片垃圾堆场之中,他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对文物产生巨大的破坏。

  钱底巷变成垃圾场

  钱底巷位于常熟市谢桥管理区茅桥村(原新光村),距离常熟市区4公里,为城郊之地。范先生是常熟谢桥人,对乡土具有浓厚的情感。今年新年假期,他与友人回到家乡谢桥,打算寻访古迹钱底巷,他说:“年前我们看到报纸报道,常熟罗墩遗址建设成公园了,挺好的,所以特地想看一下我们常熟的另一处五千年遗迹。”

  然而,范先生和友人刚刚踏足钱底巷,就发现这里变成了一片垃圾场。他告诉记者,他们刚刚停车开门,就闻到了焚烧垃圾的刺激性气味,举目四望,钱底巷遗址被垃圾包围,他说:“我们看到有个收垃圾的,到处是垃圾,工业的、生活的都有,还有点燃的垃圾。”正是看到这番景象,范先生连忙拨通了本报电话。

  昨日,范先生专门带着记者再次来到了常熟钱底巷遗址。现场景象如范先生所说,整个遗址周围都被垃圾覆盖,一名焚烧垃圾的老汉告诉记者,他受老板雇佣,“处理”无用的垃圾,至于处理方式,他选择了焚烧,他说:“这里现在基本无人住,其他地方的垃圾也都是拖到这里来的。”

  范先生告诉记者,这里西依虞山,北濒长江,地处虞山山麓阶地与长江冲击平原之间。依山傍水的环境,让这块土地孕育了早期人类社会。不过,眼下时过境迁,多次拆迁后,这里已经没有村庄了,因此大片荒芜的土地就给随意倾倒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机会。

  5500年遗迹见证常熟历史

  昨日,在钱底巷遗址,记者看到了常熟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文保单位碑,它被一片丝瓜藤缠绕,而碑文也并不清晰了,在附近记者还找到了三块保护单位界碑。记者从常熟市文管办获悉,钱底巷遗址1989年8月公布为常熟市文保单位,具体范围为“东至洋家浜,南至白龙江,西至捕虾浜,北至民居”,该区域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

  文保部门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农民曾在农务活动时发现了一些陶器,之后常熟市文管会对此进行调查,随后至1983年,南京博物院对此地进行了试掘,试掘表明,钱底巷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是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商周文化,也发现了一些六朝、唐、宋文化遗存。

  文管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49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而后,常熟钱底巷最终在1988年8—10月,由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常熟文管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探明该遗迹为距今5500年的崧泽文化遗存。

  在常熟博物馆,记者获悉,常熟钱底巷出土了鼎、豆、壶、盆、罐、豆、刻槽盆、觚形杯等陶器,另有斧、刀、镰、锛、凿、砺石等石器,此外还有少量玉器;而整个遗址已经探明为较早的人类聚居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当时发现了居住面,有墓葬、窖穴、水井等,这些遗存证明,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块土地上聚居生息。”

  当地将对现场进行整治

  昨日,记者来到了钱底巷所在茅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区域让村委会同样头疼,一位村干部说:“拆迁后,这里土地暂时荒着,所以就有人来偷倒垃圾。他们往往借夜幕遮挡,汽车开过,垃圾就留下来了。”村委会告诉记者,他们对这块区域也整治过多次,但是始终无法根治。

  在文管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我国文物法规定,文保单位范围内不允许建设、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同时在该范围不能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于焚烧垃圾这样的活动,肯定应该予以制止。为此,文保部门将联合属地政府,一起对该区域进行整治。

  来源:姑苏晚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