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7年3月12日,《勿闻·吾闻——孙大江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永泰和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大江画山水”和“大江画人物”两个版块,展示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艺术创作成果。
这次展览的50余幅作品,是作者30余年来对艺术的探索和思考,作者称其“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展览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作者对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发展以及在艺术技巧方面孜孜不倦的探索。作品以历史人文题材和诗意画作品为主并包含了他多维度的实验水墨画作品。此外,展览还展出孙大江近年来部分新作,如《寒霜被冬草》、《禅辩》、《老碾棚往事》、《霜瞻》、《苏武牧羊》、《烹泉午觉后》等同时亮相,这将为观众走进孙大江的艺术世界、了解其创作历程发展变化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孙大江,山东淄博人,齐鲁新文人画的代表,自幼学画,天资聪颖,曾涉猎广泛,现多画山水,尤擅人物。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以微妙深邃的色彩介入重审当代水墨的语言内核,从文脉的角度赋予山水画以新的当代精神,又把对生活的认识赋予笔下的人物,构成一个带有独立内心的王国。
孙大江画中的精神源于孙大江的独立人格及对生活和艺术的独到见解与思考。近十年的时间,孙大江抛开浮誉,摒弃名利,闭门谢客,坚持专注读书,专心写诗,钻研作画,一心扑在艺术上,既在传统和继承上下功夫,又在创新和风格上做研究,既在诗画上做学问,又在修身静心上求沉淀,终以更加空灵深邃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孙大江即是画家,也是诗人。孙大江的诗里,隐含着不可知的巨大力量,又带给人某种清雅与激荡。这力量纵横古今,这清雅又旷世观达。孙大江的诗,有着超越技巧的审美与诗意,看来轻描淡写,却又入木三分;读来琅琅上口,时而内心十分沉重。如他的画,时而轻淡飘渺,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欢快拙稚,时而充满忧郁与低沉,丰富多彩。
此次展览一大亮点,就是每一画都与一首诗相映,赏画的同时,也可以读诗。给视觉阅读一个新的方式,给文字勾勒一个空幻的具象。诗歌与绘画,在艺术创作中这种语言的跳转,使孙大江的这次展览充满了无形的张力。
展览以“勿闻·吾闻”为主题,旨在展示作者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思考的同时,也是想与艺术同道分享在复杂繁忙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坚守艺术理想以及抛开杂念,专注于心,审视并实践对艺术的追求。
本次展览主办方的北京永泰和艺术馆地处北京中轴线旁,位于什刹海景区内,与鼓楼、广化寺比邻,与后海韵味相得益彰。古典与现代相容,传统与前卫的契合,自然与人文的辉映成就了永泰和艺术馆的独特气质,为首都人民开启一扇通向欣赏、理解当代艺术之窗。
据悉,本次展览至4月12日结束。
孙大江画展背景资料
画展名称:勿闻·吾闻——孙大江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7-3-12 至 2017-4-12
展览地点:北京永泰和艺术馆(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49号)
艺术家:孙大江
策展人:张力
作者介绍:
孙大江,字舟父,舟翁,号六然堂主人,现居青岛。
孙大江自幼痴迷书画,爱作诗词,十年前,正值创作盛年,因为一场疾病,导致两耳失聪。此后的十年,孙大江闭门谢客,专注读书写诗作画。这十年也是他艺术积淀和快速成长的十年,这是十年,他是孤独和静寂,却也是他心神安宁的十年。从他过去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成绩中,我们可见。
展览——
1991年,在山东省艺术学院举办《孙大江中国画展》
1996年,应邀于蒲松龄故居举办《孙大江聊斋人物画展》
2001年,在山东美术出版社山东大地美术沙龙举办《孙大江聊斋人物画展》
2001年,中国画《卖炭翁》入选中国美协《2001年全国中国画大展》
2001年,中国画《牧马图》入选中国美协《百川归海、百鸟归巢》中国画大展,
中国画《禅辩图》获银奖;
2004年,作品《大江制禅》入选中国美协《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2005年,作品参展首届中国佛教美术大展
获奖——
2001年,在首届美术网络大赛中荣获《首届中国美术网络十佳》称号
2002年,中国画获《书与画》创刊二十周年书画大展优秀奖。
2005年,作品《大阿罗汉众相图》获中国美协纪念蒲松龄诞辰365周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作品奖
出版——
2000年由国家邮政总局出版发行并经蒲松龄研究所严格审定《聊斋人物》明信片36枚
2003年12月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孙大江》
2005年2月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传媒公司出版《月涌大江流——六然堂制艺四种》
2005年《中国画家》发表禅画小品12幅。
2005年《画坛》第六期发表国画8幅及评论《素心妙手写真宰》。
2006年《中国书画鉴赏》创刊号发表《临溪流而泡脚》及大江国画11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