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非遗传承接棒创新: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举办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7/5/27 18:3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开幕合影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而文脉深厚的山东拥有着文化与教育大省的美誉。2017年5月14日,山东美术馆迎来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担任总策划,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琳任总统筹,由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余丁教授担任学术支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展览总策划,中国美协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致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发来贺词。他表示,中国美术家协会高度重视和认可本次成果展,希望通过培植和树立优秀的全国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典范,鼓励和发展全国基础教育院校师生共同研究与探讨“非遗”校本课程如何在基础美术教育课堂中开展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培养与提升作为祖国接班人的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文化与艺术教育层面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为下一代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做出铺垫性的重要贡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琳宣读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徐里贺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学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非遗”课程,一方面通过课程“接棒”,使得“非遗”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的现代转换,培养青少年的审美创造能力。“非遗”课程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进入中小学课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致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致辞

  据悉,本次展览由“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展示、“高参小”成果展,和以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为代表的艺术家作品展三部分组成。并于开幕式后举办“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研讨会,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相关领导、非遗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和“高参小”项目代表、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及高校代表纷纷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非物质文化刺绣传承人现场为嘉宾及观众演示织绣工艺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特色校本课程先行一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为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非遗”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启动“非遗”进课堂项目,特别是进入美术课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嘉宾领导参观展览,欣赏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成果展示的学生作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呈现了来自江浙、福建、山东、四川、辽宁、上海、重庆、云南、内蒙古等地15家中小学的精品非遗教学成果,其艺术形式包括篆刻、皮影、版画、青铜造型、面塑、刺绣、扎染等内容,不仅呈现了包括校本课程教材、学生习作、非遗项目新闻报道、文献手稿、笔记、图片样式,及原样范本在内的静态资料,还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校本课程转化的全过程,并结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皮影及刺绣表演,力图全面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过程中非遗项目的材料、工艺、图案及拆解流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传承人现场表演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津津有味地观看皮影戏的小观众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学教育委员会倡导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美术教育的正确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选择了非遗进校园项目。除了全国统一教材以外,如何体现各地特色,实现‘因地制宜’的有效美育,是美术教育委员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非遗进校园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家乡风土人情,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还可以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激发学生自身感受,培养其想象力及创新思维,做到有 ‘传’有‘承’。同时,该特色课程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奠定了广泛的青少年人才基础。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项目总策划高洪主任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展览现场,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美术教育“高参小” 优势资源有效匹配

  “高参小”是指高等美术院校参与小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动员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美术教育的专家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指导,并在本次展览中展示了“高参小”的部分成果。

  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本次展览总统筹王晓琳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由全国范围内的专业美术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中的艺术学院,以及承担美术教育职能的美术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其秘书处设计在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其所汇聚的专业美术教育资源成为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先决条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仔细学习扇子制作工艺的观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展厅现场的学生作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本次展览总统筹王晓琳接受媒体专访

  “本次展览力图呈现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并引导学校及教师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实现高校资源与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有效对接,更加重视对一线老师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同时借助该平台,编写非遗在基础教育中的校本教材,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探索美育新模式,实现美育的 ‘因地制宜’。”

  据悉,在这一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工作组依据小学的教学需求,结合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系统规划了《绘美慧心》校本课程、《创意美术》实验课程,开展了书法、绘本、剪纸、版画、数码影像、建筑搭建等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策划组织了“走进名师名画”、“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自然”等系列品牌活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学生作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妙趣横生的学生作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展览现场,将多种形式的艺术成果作品在展厅***同呈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徐冰作品《汉字的性格》动画截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徐冰作品《汉字的性格》动画截图

  别具一格的展陈方式 营造传承有序的整体氛围

  中小学生的作品展,很少在专业艺术机构进行展示。即便展出,也往往在指定教育项目展区内呈现。本次展览将学生作品集体亮相山东美术馆,以专业而具有明确学术定位的方式展出实属不易。

  “非遗校本课程的成果是孩子们的作品,这就首先要平等的对待孩子,把他们当成‘艺术家’,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尊重他们的创作。”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余丁教授在谈及策展定位时首先强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艺术家徐冰、邬建安、唐承华作品与中小学“小艺术家”的作品相互呼应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唐承华作品前驻足的观众

  然而,尽管孩子的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灵性和激情,但毕竟不是专业艺术家作品。这就在展陈方式和展览设计上给策展人带来极大难度。

  “如何体现展览的整体氛围,该展览最终要传达什么,这是策展的核心。”余丁教授表示,“在做非遗校本课程进课堂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课程本身的范畴,更要加入更具有深意、有引领性的内容,思考艺术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余丁教授接受媒体专访谈策展理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邬建安作品细节,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当代语境下的巧妙转换

  “当我们谈及非遗传承的时候更多的是以此培养孩子们在当代意识下如何把传统文化合理进行转化的思维方式,以其可以接受的方式呈现和继承传统。在这一领域,很多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已经树立了典范,他们从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资源中汲取营养进行当代艺术创作,这种作品的呈现不仅对孩子们有所启发,对非遗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即在校老师们也极具建设性意义。因而,我选择了徐冰、唐承华、邬建安这三位在该领域颇具建树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同时展出,使得展览在文脉和文法上有了一贯性,也从而树立方法论的启发。作品本身的文本呈现,加之文脉相承,文法互鉴,最终呈现了‘接棒’今天的面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研讨会现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孔新苗主持研讨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基础的艺术教育,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构建多元的文化艺术样态的同时,使之成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本次展览的宗旨所在。“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通过搭建中小学美术教学及活动平台,探索高校与小学互动新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层次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语境中进行“体验”、“传承”、“转换”、“创新”。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学生作品展示,再现“三星堆”文化遗址雕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用纸杯与泥塑重筑“三星堆”遗址雕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展厅现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校本课程教学展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扎染作品展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皮影作品展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28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