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一个地区美术生态的蓬勃与多样,是该地区美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美术学院作为中南地区主要的高等美术教育基地,培养了无数的美术人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广东相继在广州美术学院、肇庆师专、华南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设立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类美术教育基地的增加,使我省在对美术教师的培养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次举办“同学·当代工笔九人作品展”,作为开启岭南画派纪念馆对广东各高校美术专业教学成果调查与研究系列。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于1986年,由全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及艺术家皮道坚、石磊、林钰源、方少华、谢少威等教授主持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他们的艺术探索与创作特别是艺术观念影响着广东美术的走向;他们的学养与智慧,滋养并培育出大批优秀美术教师人才,成绩显著,是我省重要的美术创作与教学的基地。该院的教师具有不同美术学院的成长背景与不同的地域特性,为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提供、教学方案、理论体系等带来不同的方向,这些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差异性教学的人文基础。这批学生的作品,艺术追求各异、形式多样,让大家看到除岭南地域特征以外新的艺术表现样式,这种多样性将为今后各院校培养个性化人才奠定基础。
展览选择的作品由冯剑平、李琳、朱金权、陈伟耿、刘恩沛、梁晓慧、林曼丽、李春阳、吴雨轩九位作者组成,均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部分14、15级在读优秀研究生,师从岭南工笔画名家——谢少威先生。他们虽年级不同但是作品题材多样,创作风格各异,画面蕴含着扎实的功力与学院气质。
学习艺术是一种修行,通过工笔画的专业训练,可以获得一种内在的儒雅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学院通过专门的教育方式,不仅传承了导师的技艺,品格也得以发扬。这些都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作品由构思,到定下构图,再到最后完成创作,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起初,我一直在想,应该怎样去完成它,以什么样的一种手法去表现自己想要的”。可以说,这次九人所展出的作品都经过了这样的磨炼。细腻繁杂的用线、生动概括的造型、主观而合理的设色、深思熟虑的构图等等,处处体现出应有的专业素养,赋予了作品一种院体的风度。
我们欣喜地看到,此次研究生九人画展中,他们的作品不少参加国内重要的展览,有些同学还加入了美协、中国画学会、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等,获得了较高的荣誉。更可贵的是,他们还一贯保持着尊师、谦虚、诚实、勤奋等品格,这正是学院教育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志。
主办单位:岭南画派纪念馆、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珠江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2日-2017年6月5日
展览地点:珠江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