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7年6月8日晚,余友涵先生画展在汤臣一品C+画廊开幕。一个是中国最具分量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一个是位于中国金融心脏陆家嘴黄浦江畔‘最隐秘的私人艺术馆’,两者的相遇,无疑将成为这个夏天上海乃至中国艺术圈的焦点事件。
在汤臣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中国青年收藏家汤子嘉看来,C+与余友涵先生的结缘,根源于彼此对艺术共同的热爱。“我们敬佩余老举世瞩目的成就,更感佩他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对于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进一步发展的汤臣集团与汤子嘉而言,本次‘C+余友涵画展’,有着另一层深远意义,“它(此次画展)是汤臣在艺术领域上的又一个重要起步。”
PART-1
C+余友涵画展 | “我们呈现艺术家最本真的热爱”
作为 85’新潮和政治波普元老、上海先锋艺术团体重要参与者,余友涵先生是最早受到国际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他先后组织/获邀参加“现代绘画——六人联展”(1985)、 “上海第一届凹凸展”(1986)、“’89 美术大展”(1989)、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1993)、 龙美术馆“余友涵 1973-1988 作品展”(2016)、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余友涵回顾展”等重要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建构者、同行者与见证者。
这样一位曾被无数次经典展现的艺术大师,是否还能重新呈现?汤子嘉的回答是肯定的,“好的画展,总是能给予不同的路径,以进入艺术家的艺术世界。”而独特的展览立意与表现形式,正是C+与传统艺术馆、画廊的关键区别。
本次C+余友涵画展,除了展出涵盖余友涵先生“早期上海街景”、“啊,我们”、“毛与西方美术史”、“沂蒙山系列”、“抽象作品”五大创作系列的 17 件精华之作,画展更有此前从未发表的珍贵手稿、摄影作品等28件精品,是对余友涵先生四十余年艺术创作的“一次浓缩而完整的呈现”,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深度的研究意义。
诚如汤子嘉所言:“C+余友涵画展并不停留于余老师的艺术成就:龙美术馆、PSA上海当代艺博馆已经做了非常完整的展示,如果说他们侧重展示余友涵先生艺术的花与果实,我们要把开这朵花,结这个果的土壤也呈现出来,把余老师在这座城市,那个年代汲取的养分也呈现出来,是一次追根溯源的展览。”
余友涵早期作品(70年代、80年代,上海)
PART-2
收藏家汤子嘉 | “愿做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位知音”
得益于母亲金马影后徐枫女士的朝夕培养,汤子嘉自小便对艺术品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与不俗的欣赏力。在操作汤臣一品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很多业主对艺术品收藏的热情与专注,汤子嘉对于艺术品投资及文化产业的爱好,愈加浓烈。
2009年,汤子嘉走上艺术品收藏之路。艺术家私人圈子、画廊、艺博会、拍卖会,是他藏品的基本渠道。“当然,”他说,“最关键的是要遇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汤子嘉收藏脉络以70、80后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为主。“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对于中国大陆老一辈的艺术家不是很熟悉,反而对于70后、80后的当代艺术家有很多的共鸣。”在汤子嘉的艺术家名单里,有青年艺术家贾蔼力,“其描绘的世界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有“个性可能有点抑郁的”黄宇兴,他对艺术的沉迷与投入令他惊叹;有中国先锋数字媒体艺术家张鼎,“他癫狂而大胆的艺术实验,正在开拓当代艺术的边界。”
“从不同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眼中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审美。他们是一群敏感的人,往往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知。”汤子嘉补充说,“所以,当代艺术的展示,不一定是为了让所有人看懂,其实是寻找知音的过程。”
作为汤子嘉先生私人艺术收藏平台,某种程度上,汤臣一品C+画廊即汤子嘉的‘艺术朋友圈’。“每年C+都会与知名艺术家合作,他们都是我由衷欣赏与热爱的朋友。”
余友涵作品之《毛与西方艺术史》
PART-3
艺术赋予空间更多的想象力 | “缺少艺术介入的生活是无情的”
作为汤臣集团新一代掌门人,80后的汤子嘉肩负着家族企业传承的责任。在对汤臣一品等代表项目的经营以及对高端客群居住需求的思考中,他越来越意识到当代房地产项目正在失去应有的“想象力”。“房地产硬件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想象力的很大一环来自居住者的赋予,居住在房子里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倾向,重新定义了空间的想象力,每一套豪宅的个性都来自主人的想象力。”
所以,在硬件品质经得起时间雕琢之上,打造更富有文化内涵与想象力的软件环境与配套,将成为未来高端社区的经营策略。
多年来,从初期的楼盘艺术品配置,到汤臣一品会所经常性的艺术圈层活动,再到C+艺术空间的落地,汤子嘉将自己关注并热爱的当代艺术,一步步引入到现实生活,分享给汤臣一品的居住者。
光把把房子做成作品还不够,汤臣思考的是如何把房子做成艺术品,完成从产品到作品再到艺术品的蝶变。“真正的居住空间,应当是一种精神的共鸣。把艺术带入生活是为了呈现我们对空间的想象力,没有艺术介入的生活是无情的,当艺术品赋予空间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这个房子也变成了一个艺术品。”
余友涵摄影作品:
余友涵手稿和速写
PART-4
构建新的格局 | “汤臣的艺术之路,才刚刚起步”
多年前,汤子嘉就曾说过,“如果将来有机会,汤臣愿意做一些社会贡献,并尽可能帮到艺术家,共同推动艺术的发展,为这个行业助力。”经过十二年历练,这个带领集团突破销售额60亿元的80后少帅,已经将当代艺术的个人热爱,融进汤臣集团的血液与气质里。汤臣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已成为集团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7年5月26日,由汤子嘉投资并联合创始的阿特莱尔艺术顾问有限公司(ARTCARE),在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特邀著名艺术家隋建国,国际策展人、昊美术馆馆长尹在甲,亚洲艺术品金融学院创始人范勇,著名年轻艺术家郑路进行精彩演讲,盛况空前。
ARTCARE总部设立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搭建有艺术顾问、艺术金融、艺术管家及SAMAS四大服务板块,是一家综合性的艺术机构,以-“CARE” about “ART”-的概念作为创立初衷,并根据收藏者与收藏机构对行业标准化服务体系的需求,打造了艺术行业的全新互联模式。
关于投资并创立ARTCARE的初衷,汤子嘉说道:“很多藏家,很多艺术家,其实对管理自己的藏品或者作品,未必具备足够的资源,我们从艺术品的库存管理,运输,保险,布置,灯光,估值,甚至金融服务多维度出发,构建一个生态的艺术服务链,希望借此促进中国艺术行业的专业服务和良性发展。”
可以预计,汤子嘉和他的汤臣集团,将继续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尽力而为。而这一切,亦如汤子嘉所言,皆源于热爱。
据悉,本次湯臣一品C+余友涵画展持续至2017年7月31日,采用预约参观的方式,预约请联系lydia@shanghartgallery.com。每周四下午14:00-16:00免费对公众开放,每次仅限20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