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北京东郊有一家私人博物馆,它的主人是一位既无家传,又无师从的收藏者,而就是他,却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一位主讲人。他是谁?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日前,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专访。
人物介绍
马未都:
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
收藏家文物鉴定家
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机床工人开始收藏之路一无家学二无师传,马未都怎么走上收藏之路?
北京的潘家园,是北京旧货买卖的集散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时常看到马未都的身影。马未都下过乡、插过队,在做收藏之前,他只是一位回城没几年的机床工人。最初,非常质朴的动机,培养了他在文物方面的兴趣。不经意间,马未都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之路。
记者:一开始的时候,你怎么对文物收藏感兴趣了?
马未都:我从小就对旧东西感兴趣,对新东西不感兴趣。我记得小时候,学校带着去看博物馆,老师总说跟上跟上,但我永远落在最后,我要看明白,弄清历史的成因是特别重要的。
记者:你到底对哪一点感兴趣?
马未都:我最早感兴趣的是瓷器,我觉得生活中看不到这么漂亮的东西,它们为什么都在橱窗里?
记者:为什么我用的都是粗瓷碗?
马未都:对,为什么历史上的东西,都比我们现在的漂亮。后来也是偶然的因素,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会儿,我那时候刚到工厂,刚改革开放,从地摊上买过几块钱的东西,当时就花几块钱,也挺高兴的,拿回来就琢磨它是什么?
记者:真的假的?
马未都:那时候也没真假概念,第一个概念是好看不好看,以最原始的审美态度,没受过任何陶瓷美学的教育,你就凭直觉觉得这东西好看,就买回来拿着玩儿。
记者:什么时候,这个兴趣渐渐归入正轨了?
马未都:大概是1982、1983年那会儿。我第一次看见人家给我拿一个青花罐的时候,人家告诉我一句话,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人家说这个青花,可以分出历史朝代,我当时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记者:什么人跟你说的?
马未都:一个文物局的老头,说青花可以分出年代来。我认为青花就是一个白瓷上画着蓝色的花,这怎么能看出700年来的变化?每个朝代都能分出来?那个老头就说,你只要认真地看,就能看出来。然后我就专门去买了一个100瓦的电灯泡,特亮,搁在床头的台灯上,天天抱着看。
记者:晃着100瓦的大灯泡看?
马未都:你不能想像,看一个东西在那趴几个钟头,翻来覆去地看,抱在被窝里。让正常的人看,是有点不正常的。看到睡着了,然后半夜突然就醒了。
记者:梦里面,忽然有什么东西提示了你?
马未都:对,过去佛教上有一句话,叫积思顿示,就是你想得久了,突然有一天你就明白了,这个东西道理一样,就是你看得久了,突然有一天就彻底明白这个事了,东西都是有规律的。
赚稿费用来买古董在马未都对收藏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他的另一方面的才华开始展露出来。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他的小说上了《中国青年报》,此后,马未都从工厂车间跳到《青年文学》编辑部当编辑。后来,他又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颇受好评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之后,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虽然在文学道路上受到了瞩目,但马未都那个时候关注最多的还是收藏,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挺幸运的人,因为他赶上了一个对收藏有利的时代。
马未都:我赶上了一个前后人都没赶上的机会,我刚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文革刚结束,改革刚开始,文物长时间的低谷期,让我从头抄到尾。今天的文物,尤其重要的文物非常昂贵,你再有钱,也是望而却步。我原始积累的那10年,1980年到1990年,没有这么多人竞争。
记者:你靠什么去支付这些文物需要的钱?
马未都:最主要来源首先是工资,其次是稿费。上世纪80年代写了很多东西,那时候稿费虽然跟今天比是低的,但跟文物比是高的。我第一篇小说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给了60块钱稿费,我记得清清楚楚。
记者:当时月工资是多少?
马未都:也就几十块钱,我忘了,30多块吧,可能就这些钱,但当时一个乾隆官窑碗才5块钱。
记者:现在多少钱?
马未都:怎么也得几十万块钱吧。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个人到我们家,拿着乾隆的青花大碗,然后他说要8块钱,我说太贵了,然后我说就5块钱。他不卖给我,他说怎么也得6块。我说我就不要了。不要了,那人就走了。后来过了一会儿,又回到我们家敲门,说那我就卖给你吧,5块钱。这个低谷期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大概到了1987年的时候,北京琉璃厂开了一个内部商店,这个商店只对中国人开放,叫弘光阁,那时候的官窑,比如雍正,乾隆时期的碗盘一类,都是400块钱一个。当天开张那一天还打9折,300多块钱一个。
记者:你还支付得起?
马未都:对啊,我记得我那时候写一篇报告文学,转载几十遍,每次都有几百块钱。
清朝遗老遗少才干的事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较早行动起来的收藏者,马未都无疑是幸运的,而对他的身边人来说,马未都当时的做法多少显得有些异类。
记者:别人怎么看待你的这种做法?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会不会觉得你有点不可思议?
马未都:当时身边所有的朋友都不理解我。当时我在文学界,几乎所有作家都认识,很多朋友聊起来,都很鄙视我这件事。
记者:为什么是鄙视?
马未都:他们觉得清朝的遗老遗少才干这些事。
记者:公子哥才干这个事?
马未都: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回我上一个朋友家,我敲门,他门老不开,我敲开了以后,他们都在那看电视呢,我就把电视给关了。关了以后,我说你们看,我买了一个瓷器,所有人都特别木然地,很烦地看着我。为什么呢?可能故事情节正在引人入胜的时候,被我强行关掉了,去看一个毫无生机的瓶子。但对我来说,那个乐趣一定要传达,一定要传达给每个人,我才有乐趣。后来我就觉得特扫兴,我把东西收起来,又把电视开开,接着看吧。那时候就是这么一个社会背景。
什么练就他独特的眼力在很多人看来,马未都比别人提前进入古玩市场,同时他又赶上了一个对收藏有利的年代,而恰恰当时他又有能力支付买古玩的费用,这使他占尽了先天条件。对古玩真伪和年代的鉴定靠的是眼睛的功夫,而马未都就在与古玩打交道的过程中,练就了他独特的眼力。
马未都:我跟一个人逛市场,有个商人拿出一摞盘子,我拿起这个盘子,就告诉他背面是什么情况,大概写的是什么,那十几块盘子我都说得特别准。然后那个人一下就惊呆了,觉得这是一个绝技。
记者:你这个眼力是怎么练出来的?
马未都:我当时的好处是,那时候没有造假。就是80年代,没有人造假,因为真的卖不出去,造假的还有成本。我跟你说了,一个碗才卖5块钱,你造一个成本都不止这个钱。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作伪,我们买到的所有错误的东西,都是历史上的错误。历史上的错误,后来都能被承受。
记者:那就是说,你买到过古代的赝品?
马未都:对。比如我们买错的多是民国时候做清朝的伪,那时候看不出来,买回来了。虽然买得贵了,可是你搁一段时间,马上就不贵了,因为这个东西也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记者:可是问题是作伪,不管什么时候,它终归是伪。比如说,今天我们也许靠高科技作伪,放在100年后,甚至比真的还真,但它仍然是伪的。
马未都:我们历史上的作伪跟今天比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当时获得的信息,不是非常全面的。今天的信息是非常全面而对等的,所以他可以跟古代的东西做得用肉眼观几乎一模一样。但历史上的那个作伪,比如清朝末年做清朝初年的伪,他不能做成一致,它还是带有它文化的信息。
记者:所以它就有价值了?
马未都:有。另外,我们历史上第一次摹古,摹古和作伪从宋朝开始就有。宋朝,明朝,清朝末年都有,每一次这种大范围的收藏热,随之而来的就是作伪,我们现在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五次收藏热,就是第五次作伪的高峰也就跟着出现了。
记者:没有买到过现代的赝品的时候?
马未都:当时没有。
从北大老师家里淘宝就这样,马未都在北京地摊上淘来了很多宝贝。那时他经常出入于玉渊潭东门、北海后海、朝阳门等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除了这些地方外,马未都还经常去北大、清华等高校。
马未都:我在北京很多高校买过东西,80年代很多学校的老师重新分配房子,他们从平房搬入楼房,很多东西都要卖掉,老师也不太计较。我记得我买过一个康熙笔筒,要就要50块钱。
记者:你也不砍价了?
马未都:那就没法砍价了,已经很低了。
记者:要多少给多少?
马未都:那时候他也不知行情。严格说,我当时买的时候,行情大概是2000块。
记者:会有占便宜的感觉吗?
马未都:会有,我觉得我理应占这个便宜,就是我拥有个知识,知识怎么能变成财富呢?就是在这个时候。
记者:那你就没栽过大跟头?在收藏这条路上?
马未都:没有栽过大跟头,栽过大跟头的人,就没今天了。
开博物馆炫耀精神随着文物收藏品的不断增多,马未都的眼光开始跳出文物本身,透过文物研究历史,研究文化。因而他有了很多发现,这些发现让他有了新的想法,组建一座博物馆。
记者:我就想不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对文物的喜爱这么强烈,而且你一直沉浸其中,应该说这样的世界已经足够大了,甚至终极一生也不见得能领略文物的美和其中的乐趣,为什么要转而要做文化博物馆呢?
马未都:中国人对收藏有一个很狭隘的观念,过去连皇上都在收藏品上盖一个秘玩的小盖,就是秘不示人嘛。过去收藏最高的境界,就是找三五知己,能够一块儿欣赏,这就算很高的境界了。博物馆的概念都是西方人传给我们的,中国人没有这样的襟怀。
别人的长处,我们应该学,我们怎么能向世人展示你的文化?一定是通过博物馆,我想做博物馆的时候,还不到40岁。1992年我搞展览,就发现有些人开始感兴趣,来跟你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你会获得内心上的很大的满足。
记者:什么样的满足?
马未都:因为我高,跟我聊天的人低,我就能炫耀。我们很多人都愿意炫耀财富,买好车,买好房,穿金戴银,都是炫耀财富,但精神上也可以炫耀,我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熟知你不知道的。我觉得获得了很多好处和快乐。那么我就想,如果我这把展览固定下来,那不就是博物馆嘛。
从那以后,马未都就开始为这一计划奔走,1997年,经有关部门审批,马未都成立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据公开资料显示,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之后又几经搬迁扩建,现在博物馆占地6亩,展览区面积近4000平方米,藏品数千件,其中陶瓷和古典家具,是这个博物馆的收藏重点之一。“观复”两字取自老子《道德经》:“万物并坐,无以观复”一句,也表露出他对收藏的一种态度。
据(央视《面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