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提起北京的中关村,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高科技,联想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事业的崛起,这是一个家喻户晓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名词。它既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高新科技园区”的代名词。
然而很久以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翻门开始在现在的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也多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也有一说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故称此地为“中官屯”。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及中官儿、中湾儿等。
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第一个搬迁入住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53年10月,刚刚出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秘书的丘宝剑,奉命率“部”开进刚刚建成的“四所”新楼,住进了最南面的那一座。在距离楼门口西北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店。丘宝剑看到南墙上用石灰写着“中官屯”三个大字。编辑部为了联系工作业务,首要工作要尽快印制一批信封和信笺。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南方人)没有注意墙上的字,在口语传递中误把“中官屯”听作了“中关村”。结果,在印好的一大批信封上,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的办公地址就署成了“中关村”。那时正是“三反”运动不久,慑于“浪费”罪名的压力,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用下去。于是“中关村”之名也就传开了,以后所有入住的院所统统沿用了“中关村”这个名字。这样“中关村”就进入了官方文件,成了官称,原来的那些名字渐渐地就没人知道了。想不到歪打正着,一件错封成就了赫赫“中关村”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