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本文内容摘选自《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近年来,随着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全世界严格执行,象牙已属于绝对禁止贸易的商品,任何象牙交易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业界对牙雕工艺材料不断探究及开发,除象牙外,可利用的材料还有猛犸牙、河马牙、植物象牙、骨制品,以及赛璐珞、胶制品等人造材料。
这些已知材料中,较容易与象牙区分开来的是骨制品、植物象牙、河马牙。猛犸牙具有类似象牙的同心层状结构及“勒兹纹理线”,易与象牙混淆,差别在于其粗同心纹层厚度比象牙大,粗勒兹纹层中指向牙心的两组纹理的夹角比象牙小,最大夹角小于95°
人造仿象牙材料的研发在国内较少,日本较多。它可在色泽、质感上与象牙相似,但无法模仿的象牙的纹理特征。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材料是赛璐珞和胶制品。
近期,笔者在广州珠宝批发市场发现了一种新型仿象牙饰品,肉眼观察纹理形态与象牙“勒兹纹理线”高度相似,具很强的迷惑性。笔者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破坏性测试、显微镜下观察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将其与象牙及其它象牙仿制品做对比研究,测试表明,该类仿象牙材料为醇酸树脂。此类材料的主要鉴别特征:独特纹理具有粗细、疏密渐变过渡,层次分明,为不完整的同心水波纹结构;颜色、光泽、折射率、密度等亦可辅助鉴别。
1 样品来源及描述
2 测试结果及分析
该类仿制品的折射率明显低于象牙的,平均相对密度约为1.22;仿制品的紫外荧光特征与象牙有明显差异,在LW、SW下荧光强度均弱于象牙,且荧光的强度、颜色分布不均匀;仿制品更容易被方解石刻动,其硬度略低于象牙。
2.1 热针试验
热针刺入该仿象牙样品表面及横截面时,均有轻微的爆裂感,热针扎入后随即产生明显的凹陷针眼,并即刻从针眼处喷出颗粒状粉渣,同时伴有白烟及一股刺鼻的气味,未见因局部高温融化而发黏的现象。测试象牙时即使用力,热针也无法扎进去,仅在热针接触位置留下一个很细小的针尖扎痕,未出现凹陷的针眼、白烟和任何气味。
2.2 小刀切刮试验
取仿象牙样品的切片块体,用锋利小刀切刮块体的边棱,发现可轻易被刮动,并产生完整的卷片(a),而象牙样品即使用力也难以被刮动,且只留下刮痕和细小的粉渣,未产生卷片(b)。
2.3 结构及纹理特征
仿象牙样品的纹理线宽窄不一,呈弯曲连续的“Z”字形,从中心向边缘延伸,相邻纹理线未交叉,无凹凸感,类似一行行紧密排列的水波纹,缺少象牙特有的勒兹纹和整体的同心层状结构。
2.4 红外光谱测试
该仿制品内、外部物质组成完全相同,且表层未经过镀膜处理。该仿象牙样品的物质成分为醇酸树脂,即一种由多官能醇、多元酸和植物油或脂肪酸等经缩聚醋化产生的干性高分子聚合物,在化工业中可由醇解法、脂肪酸法、脂肪酸-油法以及油稀释法等多种方法制备而成。
3 结论
(1)此类仿象牙样品的折射率约为1.48(点测),相对密度约为1.22,摩氏硬度为2~3,均低于象牙。在长、短波紫外荧光灯下反应均比象牙弱,且荧光分布不均匀。小刀切刮产生完整卷片,热针刺探产生凹陷针眼、无黏性的颗粒状粉渣、白烟和刺鼻气味,不同于象牙,亦与普通塑料(遇热针扎刺时熔融收缩并黏住针头)有区别。
(2)此类仿象牙样品的表面纹理特征大致分三个区域:中心部位为弯曲起伏的大波浪纹层,中间夹层为较粗疏的同心水波纹层,最外层为细密的同心水波纹层。从圆心辐射边缘方向上,纹理排列呈现由粗疏、不规则向细密、规则的渐变特征,并且内外部纹理分布特征一致。与象牙区别在于:其纹理线弯曲、边界模糊、未封闭,呈独立“Z”字形从中心向边缘弯曲延伸,缺少象牙清晰的勒兹纹理线、交叉菱形图案、整体同心层状结构(原生象牙横截面)、平行波纹线(原生象牙纵切面)等特征。
(3)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此类仿象牙样品的材质均匀,内外部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相同,未经镀膜处理。红外特征吸收峰位于2 920、1 728、1 278 cm-1,无胶原蛋白酰胺键及PO43-相关的振动谱带,不同于象牙,其物质组成为醇酸树脂。
(4)此类仿象牙样品是淡黄色-黄褐色,色调不均匀,油脂光泽,类似“做旧”处理象牙;独特纹理,即具有粗细、疏密变化、结构清晰的同心水波纹层,肉眼观察与象牙的“勒兹纹理”极为相似,与猛犸牙、植物象牙、骨制品、赛璐珞、胶制品等相区分;密度、折射率较低,可与河马牙等其他动物牙类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