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通讯员 王敏 实习生 赵一荻 记者 熊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西湖的美,四时不同,却四时俱美。潘天寿、林风眠、吴大羽、金冶……上个世纪,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居住在杭州,西湖的美在他们心里是一笔温柔的底色。今天“杭州文物故事”带大家走进市级文保建筑——灵隐路10号。
故事
许多画家曾住在灵隐路10号
讲述人 龚玉和
杭州,不仅是一座风景旅游城市,更是一块培育美术家天造地设的好地方。早在1928年,蔡元培相中了这个城市迷人的湖光山色以及自古积淀的厚泽文化土壤,在湖上设立了国立艺术院(后更名“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一时,文人汇聚,硕儒才俊纷至沓来。自此开始,西湖形成了特有的浓郁艺术氛围,成为全国有志于艺术事业的年轻男女向往的一个神圣殿堂,为我国的美术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诚如林风眠说的:“略谓西湖有许多人来访,一为游览,二为烧香,前者为自然美吸引,后者为拜佛。盖仰慕西湖之美也,而在美上,人心不知足,故有自然之美之外的创造。”林先生说的“自然美之外的创造”,也就是留下不朽业绩的艺术大师,为世人创造了秀丽风景之外的美感,他们的画作不仅在国内得到好评,而且,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灵隐路10号雷宅位于玉古路与灵隐路交界处不远,玉泉植物园旁边。雷宅者,乃画家雷圭元(1908-1998)故宅也,此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雷先生时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据说,小楼是雷先生亲自设计的二层西式别墅,平面方形,木格门窗,坡项洋瓦,立于道旁,隐于绿荫梅丛之中,屋后就是郁郁葱葱植物园。
其实,雷先生在此屋居住时间不长,房屋完工未久,抗战爆发,雷先生所在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西迁,雷先生也举家撤退云南昆明;抗战胜利后,雷教授回到杭州,仍居住于此。到了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国立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华东分院,由此,雷先生调到北京工作,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临行前,雷先生将此屋转让给了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此后,这幢房子便成为学校教工宿舍。画家萧传玖、金冶、叶庆文诸人曾先后在此居住,衍生出不少故事。
画家王流秋(1919—2011)是这里的常客,见屋后有腊梅数棵,屋内暗香浮动,每到年初岁末乍暖还寒之时,寒风萧瑟,梅香飘浮,便戏称此屋为“梅斋”;画家金冶(1913—2007)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居住于此,除嗜绘画、写作、教学以外,好拉一手二胡,每到月黑人静之时,路人便会听到小楼中传出幽幽二胡之声,时而凄厉哀怨,时而激昂慷慨,乐声苍劲传神,如悲似怒,如泣似诉……(文有修改删减)
寻踪
你知道上世纪西湖画坛三剑客吗?
灵隐路10号,这幢小洋房就那么静静地立在路边;在树木的掩映下,不是很起眼,却是十分幽静。身穿暖黄棉衣,戴大红围巾,龚玉和衣着鲜亮地在绿树中向我们招手。
七十多岁的人了,却是十分活力,领着我们就往房子里走:“我父亲是雷先生的学生,小时候,我常常来这里。”龚玉和的父亲龚大千是知名设计师,北山路97号别墅(同为文保单位,本报曾做过报道)是他亲自设计的家,作为知名建筑师,上世纪80年代他就提出“西湖限高”的理论,得到业界以及政府的认可。
踏上台阶,看见院子里有两块石头,上面刻着某基金公司名字,原来这幢曾住过许多画家的建筑已成为办公用地—— 室内铺着大理石地砖,摆着六件套的红木家具,前台的姑娘笑着问我们来意。“我们就是想来看看这幢老房子。”龚先生礼貌地答道。
“这里本来就一间房,是以前主要活动的地方,现在已经被隔成好多间了。”龚先生用手比划着,“哦?这几扇大窗户好像还是小时候的样子。”他用手摸了摸,“不对,格子窗是旧样子,但好像是新做过的。”
龚先生和我们踏上前往二楼平台楼梯,上面摆放着一些桌椅和遮阳伞,龚先生又开启了他的回忆:“这里本来都是树,没有这么空旷,应该是后来改的。”转个身,龚先生指着后面的一幢小建筑,说道:“洋房后面的这二层小屋本来是个平房,做厨房用的,中间加盖了房子的这块原来是天井……”
众所周知,植物园附近有很多画家旧居,“林风眠、雷圭元、金冶……那时候,他们都是同事朋友,这里靠近灵峰(玉泉寺旁边的一个赏梅胜地),每到早春时节,常有艺术家‘灵峰探梅’,顺路进来喝一杯茶、聊聊天、叙叙旧。”龚先生描述的画面令人神往。
龚先生说,雷先生和金冶先生都是风度翩翩的人。“上世纪80年代,金先生恢复名誉,先后担任复刊后的《美术研究》、《美术译丛》、《新美术》主编。”而且值得赞叹的是,金冶先生“老当益壮”——83岁时,远赴法国研究欧洲美术十余年,先后在杭州、北京、巴黎、台北、香港、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得到各方尊敬, 一直画到93岁才仙去。
“画品如人品,学画先学做人,只有正直的人品,真诚的艺术态度,强烈的是非观念,才能画出好画。”走在这熟悉的地方,金冶先生的话又在龚先生耳边回响,他也复述给我们听。
有美术评论家认为,金冶画作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二十世纪的西湖画坛三剑客之一(另二位是林风眠、吴大羽,都住在植物园附近),龚玉和提出一个设想——
“灵隐路10号可不可以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专门辟为美术家纪念地,或者,开辟成一个美术品展示、研究、拍卖场所?这样,不仅可提升西湖的文化品位,还可以为杭州这个‘艺术之都’的名声推波助澜。”
您喜欢灵隐路10号的故事吗?或者您心中也有杭州文物故事要讲述?欢迎致电本报24小时新闻热线85109999,我们期待和您来一起丰富这座城市的记忆。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