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原载《Greatwall》杂志第24期2007年)
问:陆老师,在您所说的中国书画还没有走出“文言”时代的当下,您是为数不多的每每书写自作诗文的学者书家,就像自古文史不分家,现在分工变得精细一样,您对眼下书画越来越分家有什么看法?
答:分工细是一种“科学化”,优点显见,缺点是管中窥豹,导致体外之箭归外科、体内之箭归内科的笑话(我有亲身体验,不过不是箭而已)。一个人的病(非指外伤)绝对与其整体的失衡有关。可喜的是,注重整体的中医愈来愈为世界认可。以往大概由于“落后挨打”的原因,我们对“科学化”很迷信。其实,大千世界有太多的“不科学”,比如感情。而艺术主要就是产生于感情。
问:钱钟书先生说过,中国诗画自古就是姊妹同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那么,您作为自作诗文的书画家,认为诗书画分家有何利弊?
答:诗、书、画分家并非问题的关键(分家也不要紧),问题的关键是“家”们与“人文”分家了。人文是根,诗也、书也、画也,等等,只是枝叶而已。无根之枝叶,难怪遍地枯枝败叶了。当下的书画界状态是:人文根基贫瘠。
问:您好像比较同意五四时期陈独秀的“革王画的命”,提倡中国书画也要有自己的白话文,您是否觉得中国美术也要像文学一样彻底变革?
答:书画与文学本体不同,所以要求书画与文学相同的变革方式可能是不现实的。我的“书画白话论”的意思是“用自己的法,写自己的话”,是针对“用古人的法写古人的话”这样的陈腐局画,有感而发的(实际上多数人连“用古人的法”这点都还没做到)。到处都是“鬼画符”式的“月落乌啼”,实在惨不忍睹。假如有人因此而认定我不要传统,那我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问:相较与文学,中国美术似乎很难与西方美术相借鉴,毕竟书画是有形的视觉艺术,要改革的话,只能彻底改头换面,您觉得是吗?
答:不仅西方美术值得借鉴,而且世间万物都值得借鉴(当然也包括时尚)。采百花而酿蜜。但第一你不能采了花而变得不是蜂,第二你不能采了花而酿出的还是花,第三你采的是精华还是糟粕全在于你自己。借鉴而消灭自我,那叫借鉴吗?借鉴西方美术,而与西方美术拉开,一点儿也不矛盾啊!
问:文学和美术其实都只是载体,它们表现的东西才是灵魂,即您所说的不能“言之无物”,您觉得中国当下的书画界是怎样的状态?
答:纵观文化史,就是一个俗化的过程。明末清初后加快了俗化的步伐。北碑是一直在那里的,前人不屑一顾,而乾嘉以后奉为瑰宝。但无论你怎样与时俱进,你若以出卖本体为代价,你将最终失去存在的价值。当下的文化,是以一见某脱星为荣了。
问:请问您对自己的作品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答:我的作品是人文的外化。这是我自信和自豪的。
问: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会融入个人的情商与个性,您对情商和个性怎样理解?
答:严格说来,缺乏情商的人难以成为艺术家。大艺术家都有大爱。
毫无疑问,没有个性便没有艺术。但是制造一种粗俗的个性并不难(喝了酒打老婆也是一种个性么!)而且真正的艺术一定同时是有共性的。
问:在您的创作过程中,您最享受的是什么?感触最深的呢?
答:真正的创作,是一次小宇宙沟通大宇宙的过程,就是我的诗中所说“笔底风云千万里,书生意气接洪荒”。不得不写则写,兴尽则返。这是最大的享受。其次是享受作品给别人带来的愉悦。
问:有没有让您觉得很佩服或很尊敬的人?
答:真正的知识分子(Intellectual)都值得我尊敬。中国古代“士”的概念,与西方的Intellectual相似(不是时下所指的有文凭的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者,以人类基本价值来评判社会,并推动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只在“专业”范围,那么他还没有资格称“知识分子”。
陆衡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陆衡自撰诗《书生》
释文:
胸罗丘壑坐芸窗, 指点明清到上皇。
笔底风云千万里, 书生意气接洪荒。
陆衡自撰词《江南好·探月》
释文:
腾飞处,揽月上青天。寒窟从今分冷暖,嫦娥不作小孤仙。天地共婵娟。
陆衡自撰诗《车回山塘》
释文:
满载诗书别画堂,带将黛色到山塘。
风微河上绿丝曼,日暖窗前红豆香。
流水依然思锦瑟,落花未必黯春光。
晚来添得三杯酒,千里月明共举觞。
来源:微信公众号(宝典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