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自1921年始至今,九十余年间,博物馆与其中的诸多藏品和北京大学一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变革、动荡、新生与安定,亦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繁荣。2018年,北京大学迎来百廿华诞之际,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将举办120年校庆特展: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特展将与多省市考古所、博物馆机构联袂合作,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参与的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主线,展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和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
这里将介绍十件赛克勒博物馆馆藏的珍品,它们不仅是一件件文物,更代表了北大考古人走过的寸寸土地。
金牛山人化石
金牛山遗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永安乡,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吕遵谔教授带领旧石器时代考古方向的研究生进行田野考古教学实习时发现了金牛山人化石。化石共计50余件,包括头骨、脊椎、肋骨、髋骨、尺骨及手脚等部分,属同一个体,女性,年龄在20-22岁之间,年代为距今26万年左右。金牛山人头骨保存十分完好,有一些与北京人相似的原始特征,但脑量显著提高、吻部后缩程度比北京人更加明显,根据头骨形态特征分析,金牛山人属于古老型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 )。金牛山人是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体质演化的关键材料,这一发现被列入了1984年全国五大考古发现和国际十大科技进步,1985年荣获国家教委首次颁发的大学文科奖。
旧石器时代早期
长20.4、宽14.9厘米
1984年10月辽宁营口金牛山A点洞穴
鸮面
1958年至1959年,为配合三门峡水库修建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建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华县队,对华县泉护村史前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主要发掘了泉护村遗址和元君庙墓地。鸮面就是在此次发掘中发现的。鸮面为泥质褐陶,手制,正面塑出鼓起的双目和尖喙,头部上方两侧还有双耳的残迹。鸮面设计构思巧妙,构图简练而传神,是新石器时代先民艺术创作的代表。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7、直径14.1厘米
1958年陕西省华县泉护村南台地出土
彩陶深腹盆
1990年至2011年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合作,在邓州八里岗遗址进行了长达22年共11次的发掘。八里岗遗址是迄今唯一一处被完整揭露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对了解仰韶时代中原地区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发掘成果于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此件彩陶即出土于八里岗遗址,手制,泥质红胎。唇部及肩部施乳白色陶衣,上装饰有褐彩绘制的圆点纹和弧边三角纹。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公元前4000-前3500年)
高16.1、口径21.5、底径10.2厘米
1996年河南省邓州白庄村八里岗遗址出土
鸟形尊
1981年秋至1987年春,北京大学考古系师生与烟台地区文管会、长岛县博物馆合作,在山东烟台长岛县大黑山岛北庄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揭露了90多处房址,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胶东地区其他同时期遗址中绝无仅有。丰富的房屋基址和石、骨、陶器遗物,反映了大汶口文化胶东半岛地区的文化特色,描绘出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生活的图景。
此件鸟形尊即出土于北庄遗址,设计巧妙,造型憨态可掬,首部作鸟喙状流,尾部上翘呈喇叭形口,器腹椭圆,前部两侧分别装饰有一短翼,下部有圆锥形三足。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北庄一期
(公元前4000-前3500年)
高19、长23.5厘米
1984年山东长岛北庄遗址出土
刻辞卜骨
这块卜骨是著名古文字学者容庚早年为燕京大学购得的千件甲骨中的一件,时代属于商王武丁时期。刻辞字形宏伟,力度不凡,字口涂有朱砂,是商代甲骨刻辞中的佳作。卜辞内容丰富,讲到云、雨和祭祀,特别是其中有“三啬云 ”,于省吾先生读为“三色云”,谓三色之云。卜辞大意为:己亥日占卜,贞人永贞问:明天庚子要进行酒祭……王看了卜兆判断说:“显示的是庚日要下雨的卜兆。”当晚(己亥日)下雨了,仍然进行了酒祭,三种颜色的云彩聚集(?),可能要……当完成祝告后,天晴了。
牛肩胛骨
商武丁时期(公元前13世纪)
长32、宽21、高8厘米
“成周”鼎
晋国是西周王朝分封于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翼城、曲沃两县交界处,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晋文化遗址,最早于1962年发现。1980年至1989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此处清理发掘了大片西周春秋时期的墓葬、居址。1992年至2001年,又对遗址中的晋侯墓地进行发掘,共发掘晋侯及夫人墓9组19座。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可以确定天马—曲村遗址为晋国国都之所在。1992年、1993年,晋侯墓地的发掘连续两年被评为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成周”鼎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天马—曲村遗址第6195号墓中。鼎口沿下饰三组夔纹组成的兽面纹,鼎内侧近口沿处有铭文“成周”二字。成周,亦称“洛邑”或“新邑”,见于文献及铜器铭文记载,是西周早期在洛阳营建的新都。具有“成周”铭文的器物,发现于晋国都城遗址内,也表明了晋国与西周政治中心的密切关系。
西周早期
高20.6、口径17.6、腹径18.8厘米
1984年天马—曲村遗址M6195出土
叔虞方鼎
叔虞方鼎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晋侯燮父墓(M114)中。
方鼎腹部饰云雷纹衬底的兽面纹,四柱足饰云纹和蕉叶纹,时代为西周早期。鼎腹内壁一侧铸有铭文8行48字。铭文记载了周王在成周举行一系列典礼,并赏赐唐叔虞车马、贝等物的事情。根据《史记·晋世家》及新出铜器铭文可知,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地,故称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又被改封于晋地,是为晋侯。此件方鼎的作器者即为唐叔虞。
西周早期
口长18.5、宽16.5、腹深11.2、通高27厘米
2001年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
周公庙刻辞卜甲
田野考古调查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田野考古教学实习的重要内容,考古专业的学生在田野考古实习期间,会专门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考古调查。2003年冬,在对周公庙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了两片刻字卜甲。两片卜甲皆为龟背甲,可遥缀。龟甲经过整治,有方钻,方凿,共有刻辞55字。年代为商末周初之时。
这两片卜甲的发现,揭开了周公庙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序幕,此后八年间,陆续在周公庙遗址发现甲骨一万余片,其中可辨识文字2600余字,是西周甲骨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商末周初
上片:残长9、最宽处9.8厘米;
下片:残长19.6、最宽处11.6厘米
2003年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
佉卢文井阑石刻
佉卢文是一种曾流行于中亚地区的死文字,约在公元2-3世纪传入西域的于阗、鄯善和龟兹等王国,大约消失于公元5世纪中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还在敦煌以及当时的中国首都洛阳流行。佉卢文井阑石刻发现于洛阳汉魏故城附近,于1924年由北京大学马衡教授从洛阳古物市场收购回北大。石刻先有残块3件,其中1件现藏于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另2件借展至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林梅村教授的释读,石刻上的文字大意是“(某)年(某)月的第十五日……祈愿四方僧团所有僧人皆受尊重。”这个刻石是佛教寺院内的井阑,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证据之一。
东汉(公元25-220年)
高13、长39.5、宽30.5厘米
卵白釉印花“太禧”铭盘
此盘胎质细腻,卵白色釉光润,盘心印独龙戏珠纹,内壁腹部印变形缠枝莲花,上托八宝,纹间印有对称的“太禧”二字,外壁刻“八大码”纹。由于许多卵白釉瓷器内壁对印 “枢府”铭款,因此又被称为“枢府釉”。卵白釉瓷就是元代的“御土窑”,“枢府”和“太禧”均为定烧官署的简称。
此盘龙纹为五爪二角,据《元史》记载,平民不得使用五爪二角的龙纹,这也证明了此盘是御用之器。卵白釉瓷器中带“太禧”款的绝少,目前仅知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与此盘器形纹饰相同,应为同批产品。
元后期(公元1328-1352年)
高3.4、口径17.8、底径11.4厘米
景德镇窑瓷器
来源: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