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大河报
黄山遗址是独山玉的制作基地
4月底,“中原古代玉器制作技术研讨会”在南阳开幕。这也是历届南阳玉雕文化节中首次引入考古科研项目,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人士。
研讨会由河南省科协、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承办。南阳黄山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部分成果一公布便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南阳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国务院2013年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与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马俊才介绍,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一般高出地面约30米,文化层厚1~3米,与中国四大名玉独山玉的主产地独山的直线距离仅2.5公里。
马俊才说,该遗址堆积厚达3米,遗迹、遗物丰富,仅在地表就能发现不少石器残片,目前已有数百件各种石器、玉器和大量陶器残片出土,被普遍认为是独山玉的制作基地和集散中心,以及南阳玉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研究对象。
实物证据首度公开 展示几千年前汉白玉手镯的制作工艺
“黄山遗址是一处多层次文化叠压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从目前情况来看,既有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内涵,又有江汉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因素,甚至还有石家河文化因素,对研究当时南北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马俊才说。
马俊才解释说,仰韶文化就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文化,屈家岭文化是传说中的炎帝时期文化,距现在大约5000至7000年。
据介绍,1959年黄山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中有5件经专家鉴定为独山玉,这一发现把独山玉开采的历史提早了500多年,填补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治玉、用玉的历史空白。其中一件“独山玉铲”,有“中华第一铲”之称。
在黄山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一套汉白玉质手镯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残片实拍图在研讨会报告中首度被公开。同时,在遗址现场也有一套类似的手镯半成品被展出,均引起专家们的浓厚兴趣。
马俊才说,这些不止一套手镯文物的出土,基本能够清晰地看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手镯等石器、玉器,并且采用了“掏心法”工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现场看到,在马俊才报告中通过PPT展示的一套七组石器中,汉白玉手镯的制作工艺清晰明了——
先是一块圆饼状的石头,通过打磨边角,使其外边缘接近手镯形制,而后琢磨中心部位,待该原料中心逐渐磨薄后疑似通过敲击而使其成为圆环状,最终再经过精细打磨,圆润美观的手镯便制作完成。
马俊才表示,根据现有的一些手镯残片中心厚、四周薄的情况,对玉石手镯的中心部位打磨,古人为节省工时,也可能是采用了圆周打磨法,从而可使手镯原材中心整体敲掉,成为圆环。
马俊才介绍,现代科技发达,玉器加工都用上了各种电动机械,省时省力,效率、精度还高。比如制作一个玉镯,只需要在毛料上画出位线,用切割机、钻孔机切出样品再用机器打磨即可。但在五六千年之前的原始社会,天然条件所限,加工石器特别是硬度较高的玉器,难度很高。对那个时期的石器玉器用具,加工过程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只有各种推测,少有具体的实物证据支撑。
“黄山遗址的发现,佐证了古人治玉的一种制作工艺,实在是难能可贵。”马俊才说,如今,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几千年前古人丢弃的残次品,正是它们,让这个千古之谜,有了非常靠谱的答案。
他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南阳黄山遗址的考古价值和文化内涵,真的太丰富、太重要、太珍贵了。
黄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在上述研讨会上,长期关注南阳黄山遗址的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博士黄可佳说,国内史前的玉器制作工场不多,而且很少有遗址能与矿产地对应。黄山遗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考古发现,非常罕见。
马俊才说,黄山遗址作为山形遗址,在平原地区很少见,遗址的保存之好超乎想象,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同时,黄山紧邻白河游览区和独山风景区以及高速出入口,周边景色非常优美,加上已发现的石器、玉器、古建筑、古墓葬等丰富遗存,具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天然条件。
另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文胜介绍,南阳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一个南北交融的地方,其中黄山遗址很有代表性。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把新石器时代南阳人的生活面貌作一个整体的展示,是保护文物、传承发展玉文化、留住乡愁的最好体现和着力点,值得地方政府实施。
目前,黄山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南阳市文广新局的重视,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前期工作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