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墓志铭为曾纪泽夫人画像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6/14 0:27:00

  来源:收藏快报 文:廖文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刘氏夫人墓志之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刘氏天人墓志之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刘氏夫人墓志之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刘氏夫人墓志之四

  一

  曾纪泽为晚清重臣曾国藩之长子,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11月。曾国藩不单要求曾纪泽饱读诗书,且要求儿子从小立志做心胸开阔并有远大抱负之人。

  曾纪泽18岁即与父亲挚友贺长龄之女完婚,不料翌年贺氏夫人难产去世,21岁娶刘蓉之女,咸丰十年(1860)赴皖南祁门湘军大营跟随父亲。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之后,曾纪泽随父亲进南京并参与督署军政机要。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病逝,曾纪泽承袭一等毅勇侯,次年开始他的外交官生涯,兼任英、法、德、俄四国外交使臣。时值多事之秋,俄国蚕食我新疆,法国强占越南,英国并吞缅甸,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曾纪泽作为外交使臣,为维护大清国尊严,极力主张不向俄国等外强妥协,一面争取友好国家支持,一面主张国内备战,外交上则该硬则硬,该争则争,终于迫使三国不同程度作出让步,不辱使命,保全了国格。清政府对曾纪泽外交上的成功“深为嘉许”,赞扬他“握要力争,顾全大局,深为不负委任”。

  曾纪泽还注意到大清国锁国闭关政策极大地影响到民族的生存能力,积极倡导向西方科学技术学习,强调改变科学技术落后面貌的重要性,建议朝廷选派官员出国考察,择优送派年轻人出国留学。可惜曾纪泽英年早逝,光绪十六年(1890)去世时年仅51岁。

  如此一位有作有为的历史人物,他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女性呢?

  二

  我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但《曾国藩家族》一书只约略提及,说“曾纪泽之继配夫人,系湘军主要将领、曾国藩好友刘蓉的女儿,生育子女各三人”,显然轮廓都未画全。相比之下,曾纪泽胞弟曾纪鸿以及兄弟二人儿子们之妻眷,却都着墨较多而较为丰满。

  《曾纪泽本传》介绍刘氏夫人的笔墨依然颇为吝啬,只说她“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德,知书达理,贤淑文雅。夫妻相亲相爱,互敬互谅。纪泽体质素弱,公务繁忙,时常患病,刘氏细心照料,体贴入微”,也提到她“接待宾客,应酬交际,适度得体落落大方”,如此而已。言辞空泛,概而言及,有血有肉之刘氏夫人始终还在云遮雾罩之中。

  1997年10月最后一个双休日,我同友人万志良在凌晨5时多赶到清水塘古玩集市。刚上二楼,便见一大群人围在长沙县一古玩商人的摊位前指点议论,原来他在卖几方青花墓志铭。我就着昏黄灯光细看,铭文起首即是“皇清诰封一品侯太夫人曾母刘侯太夫人墓志铭,大兴吕海寰撰书”。接着是“夫人湘乡刘氏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孟容先生讳蓉之子邑曾氏,赠太傅世袭一等毅勇侯、武英殿大学士文正公讳国藩之妇,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毅勇侯惠敏公讳纪泽之妻也”,原来竟是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之刘氏夫人墓志铭!我好收藏更好研究,家中几件与曾国藩父子有关的藏品皆来之不易,天赐我巧遇刘氏夫人墓志铭,岂有让它失之交臂之理?于是我同万志良一人护住墓志铭,一人与卖主“从长议价”,终于得以如愿以偿。

  令人深为遗憾的,是青花墓志铭仅存两块四面(图1—图4),錾刻700余字,至刘氏夫人护送曾纪泽灵柩南归并数十天操持丧事而止……

  墓志铭錾刻的是非常规范的隶书,由大兴吕海寰撰书。

  铭文记载,刘氏夫人19岁嫁给曾纪泽,因为纪泽在曾国藩身边锻炼,小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墓志铭提到曾国藩虽官居要职,但恪守多年养成的“清俭守约”信条,而“俸余尝以润其亲旧,家人生产不屑为计”,是说他将节省下来的钱或寄回家里或帮衬故旧,因为家里田产不够,难以维持偌大个家庭之生计。照顾婆母和伯伯叔叔乃至几个小姑的义务,其儿媳刘氏夫人一人包揽。刘氏夫人在奴俾仆役面前从不颐指气使,她“循家世儒风,治以俭约,躬操井臼,浣濯烹饪”,家里的大小事情,几乎什么都亲自动手,为下人分担部分劳作,夫人的架子一点都没有。她常常在油灯前用麻搓纳鞋底的线,不到夜半时分不会歇息,家里人没有不称赞她贤良勤劳的。曾国藩的家是个大家庭,兄弟子侄阖家同住,刘氏夫人“事叔伯诸姑亦亲调羹汤以进”,连小姑们的朋友都羡慕她们有个好嫂子,表示要以她为楷模。墓志铭特别记载了一件事,曾国藩“除礼部侍郎,报至,无以为赏。家人难之,太夫人且喜且愕,亦不知所出”,是说曾家竟一时寻不出几两银子分赏报子。刘氏夫人见婆婆为难,赶忙安慰婆婆,说自己的嫁妆尚有些未动用,可以拿去典当些钱分赏报子。太夫人深为儿媳行为所感动,亲戚们亦说难得她如此慷慨而识大体,越发敬佩刘氏夫人。

  同治三年(1864)6月曾氏兄弟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后,刘氏夫人终有机会去南京与丈夫相聚。此时的曾国藩兄弟功成名就,曾国藩被授封一等毅勇侯爵、武英殿大学士,督署前车水马龙,何等的大富大贵。但刘氏夫人依然“布衣蔬食,不改于初”,丝毫不拿大少奶奶的架子。即使在繁华的南京,刘氏夫人也随身带着纺纱的纺车,“夜治木棉,声达户外”,夜半巡防的军士都能听到。刘氏夫人不但勤劳,其节俭也是尽人皆知的。“月支钱入二千储之,常累累厌嗣”,时时想着接济丈夫老家的亲戚们,真可谓点无私心。

  曾国藩去世后,曾纪泽承袭父亲爵位,被委任为出使大臣。刘氏夫人随丈夫出使英、法、德、俄等国,“居海外八九年,博识多闻,谙习语言文字”,与这些国家的君王和王后见面,皆能言辞举止十分得体而“无紊于仪容”。不仅如此,且“间出议论,以佐惠敏(纪泽)所不逮”;外交场合下,能在曾纪泽因仓促应对而言辞举措间有失当时,加以补充或修正,这让曾纪泽既兴奋又高兴,越发的尊重刘氏夫人,外国君臣也对她刮目相看。朝廷上下,亦传颂“惠敏内助得人也”。墓志铭记载,曾纪泽在与俄罗斯划定边界的伊犁谈判中维护了大清国格,还朝后不久,即因积劳成疾病倒,终至不治辞世。

  刘氏夫人“哀恸逾礼,几不欲生,扶柩南归”,一连数十日,为丈夫的丧事操劳,“血气衰耗”,但念子女需要母亲呵护教养,强忍悲伤……

  三

  墓志铭到此中断,估计约有一到二面三四百字之下文不知散失何处。根据铭文推断,余下部分应是刘氏夫人如何抚育诸子,如何教导他们成才的记叙。尽管如此,刘氏夫人的音容笑貌已然浮现,她的品德学识之不同凡响亦已有血有肉,铭文摹描出的是一个典型贤妻良母型东方女性。

  墓志铭撰文并书写者为吕海寰,此人同治六年(1867)中举,先后任兵部员外郎,江苏常(州)镇(江)通海道道台。李鸿章举荐其任清政府驻德国、荷兰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国,先后任工部尚书,会办商务大臣、商务部尚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上海创办万国红十字会,辛亥革命后任***首任红十字会会长,孙中山曾特别褒奖其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刘氏夫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病逝,吕海寰为其撰写并书墓志铭,铭文言简意骇,内容生动真实,实为刘氏夫人的写真画像。

  铭文为隶书,结体方正宽博,笔势强健刚劲,一看而知为晚清书坛复古风薰蒸之下的作品,带有很浓的汉魏遗风,耐得品味耐得看。

  墓志铭既是记载刘氏夫人一生的传记性文字,亦是晚清外交家、慈善家吕海寰的传世书法作品。

  四

  于是我恍然大悟,各种传记体书刊描绘曾纪泽夫人时多只寥寥几笔,不是刘氏夫人无所作为而无足挂齿,实为比较详尽而又真实可信地介绍她的文书资料少而又少。墓志铭的被发现,为我们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近代优秀女性提供了一手史料。刘氏夫人堪为东方女性的楷模,这一点是无可怀疑了。

  墓志铭为砖状青花器,长32、宽21、厚7厘米。青花为浙江钴蓝,青翠泛灰,绘双回纹框边,施白釉,胎质坚致白洁,工艺规整周正。

  美中不足的,是墓志铭未全,我决定去寻找那个卖主,好端端的一件事于是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又一个集市日,我在宝南街见到了卖刘氏夫人墓志铭的卖主。他蹲在地摊前东张西望,似乎也在找什么人。见到我,他立即惊讶地瞪眼望着。

  “伙计,”我表现出老相识的热情,过去问他:“墓志铭是不是还有一块?”

  他的惊讶转变成得意。“一块?还有两块哩!”

  那你为什么不一次卖给我呢?”这下轮到我惊讶了。

  “我也是那天晚上回去后才知道,卖主家里还有两块。”卖主忽然笑了,又说:“我带来了,你要,等会去看看。”

  我猛然醒悟了,这是浏阳张电工的“钓鱼”把戏在重演。不过,墓志铭有四块的话,前两块在我手里,而且主要内容都全,后两块既无抬头,又无撰书人名姓,不是一堆废物吗?这样想,我又觉得卖主抑或还真是“那天晚上回去才知道”。不管怎么说,能买齐也是好事。价钱呢,于是我试探着问了。

  “两块我全要,多少钱?”

  “先不谈价,看看货再说,我放在清水塘一个文物商店,等会一起去。”

  大约上午11点,我们去了清水塘,就在曹菊先的“菊隐斋”右侧一店。卖主从蛇皮袋中取出来三块瓷刻墓志铭,一块是另一名张姓亡灵的墓碑,其他两块是刘氏夫人墓志铭的续刻。这两块墓志铭中,一块正反面是记叙,一块只正面镌刻一两行字,实际上仅有一块基志内容。而且,两块之中有一块是齐腰摔断了尚未接粘的。此时, 我对卖主会乘机敲诈已有心理准备,他必定会多要一两百元钱。

  “好啦,多少钱?”我很随意地加了一句作为补充:“只能按原价,原来多少钱一块,现在照旧。”

  卖主不假思索。“不, 现在按现在的价算。”

  “你要多少?”

  他开口,报了一个高出原价五倍的价格。

  我又惊讶了,不过我不慌。“头”在我手里,你手中的是“尾巴”,唱什么高调呢?继而又有些气愤,生意场中,竟耍如此滑头!接着又飞也似地转过一个念头:这不是犯傻吗?我有“头”而无“尾”,至多是不全,姓甚名谁,生前主要经历都有个基本记叙,你拿着个“尾”等于无源之水嘛,岂不是打错了算盘?

  于是我连连说“你这是宰我”,转身便走。卖主不知所措了。

  “都不要了,我收藏曾家的遗物是为了研究,‘头’的部分完全可以了。”我的确是头也不回了。

  “喂,你也还个价呀!”卖主回过神来,在身后嚷。

  “两块中有一块仅两行字,又拦腰断了,只能按原来每块价的一半买这块。”我站住了,如实还了价:“另一块按原价。”

  卖主显然料不到,他气呼呼的,随后一甩手,回头便往蛇皮袋中装瓷刻墓志铭。

  生意是做不成了。他认定他手里是条“长线”,我则以为可有可无,无所谓。这下我当真走了,再未回头。

  遗憾是遗憾,但我收藏古玩文物,同我做人一样,决不屈服于“无理取闹”。

  刘氏夫人倘若九泉有知,是赞扬我还是赞扬他呢?当然,我也未必是要得到赞许,我只是想如实地将刘氏夫人处侯门而不娇淫,有富贵而守勤俭的优良品德介绍给当今世界,若能有人以为值得仿效,便知足了。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