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湖南考古
一、遗址概况、历年考古工作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西南距华容县城约30公里,北距湖北省监利县约20公里。车轱山遗址位于其西南约20公里处(图一)。遗址坐落在大荆湖西南隅的一处河流阶地上,西侧和北侧有一条河流自南向北又转向东流过,在遗址北侧中部又转向北经大荆湖流入长江,遗址东侧为大荆湖湖汊,湖汊东岸又有瓦山咀、杨腊咀和熊家咀三处遗址。遗址所在阶地海拔约34米,高出周边水面约5米,因其上有七个高出地表3—5米的大土墩而得名,地表野生植被有楝树、构树、樟树、桑树、杉木、毛竹、金银花、川莓、苎麻、五节芒、野蔷薇等,另有水稻、油菜花等农作物。
该遗址于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并对大荆湖周边近60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27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工作源起、工作经过和工作方法
历年考古工作证实七星墩遗址是长江中游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为推动“长江中游文明进程”课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七星墩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2018年2月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申请对七星墩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2018年3月26日国家文物局颁发了发掘执照,批准证号考(执)字2018年第200号。
2018年3月底,正式展开对七星墩遗址的调查和勘探工作,至六月初完成第一阶段的调查和钻探工作,调查面积约20平方公里,勘探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工作方法有地面踏查、清理自然断面、环境考古调查和考古钻探。
地面踏查是通过走访当地群众和采集地表陶片的方式,发现和确定遗址点。
清理自然断面的目的是判断文化堆积的性质和年代,每一处断面清理完毕后,均采集遗物、拍照、绘图、填写断面清理记录表。
环境考古调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观察自然断面,二是通过钻探认识地层堆积情况,目的是初步了解遗址周边的地貌、水系等自然环境情况。
考古钻探采用传统洛阳铲钻探的方式,按5米间距对遗址进行普探,可以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堆积的深度、厚度、年代、堆积性质及分布范围等基本情况。
三、主要工作成果
此次调查勘探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大荆湖湖水上涨影响,第一阶段野外调查范围局限于大荆湖南岸地势较高的区域,仅在瓦山咀遗址和杨腊咀遗址采集有石斧、陶片等文化遗物,陶片可辨器形有夹砂红陶鼎足、夹砂红陶缸等,年代应为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两处遗址位于七星墩遗址东部,直线距离约200米,仅一田之隔。从相对位置和距离判断,瓦山咀遗址和杨腊咀遗址应都属于七星墩遗址的一部分,不宜单独命名,可称之为瓦山咀地点和杨腊咀地点。据2011年调查资料,紧邻杨腊咀地点南部的熊家庄地点曾发现一座瓮棺葬,此次地面踏查虽然没有发现遗物,但为我们寻找七星墩遗址墓葬区提供了线索(图二)。
(二)邀请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进行环境考古调查,大致了解遗址周边地貌情况(图三)。七星墩遗址位于河流阶地上,西部和北部为河漫滩,往南为山地地貌。遗址中心区域地表海拔约34米,周边有12个土墩环绕,高出地表1.5—5米不等,遗址三面环水,水面海拔约28米。周边地层堆积情况大致如下:
第1层:表土层,灰色粘土,厚0.2—0.5米。
第2层:文化层,褐色砂质粘土,厚0.5—4米。包含有陶片、红烧土、炭屑等。仅见于遗址内部。
第3层:褐色生土。遗址之上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缺失该层。
第4层:黄色生土。为第四纪马兰黄土,风力堆积。
第5层:网纹红土。遗址之上未探到该层堆积,但在遗址周边广泛分布。
第6层:砾石层。在大荆湖入长江口的一处剖面上发现该层,其上被网纹红土叠压。砾石有一定磨圆度,属于水流沉积。
(三)通过断面清理,可以确定高出遗址地表的土墩为人工堆筑,分层明显,基本无包含物,部分土墩被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地层和遗迹叠压,其年代不晚于石家河文化。以遗址东南角土墩为例,表土之下有一层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堆积,采集有陶片、石斧和纺轮等遗物,有一近圆形窑址开口该层下,打破土墩,文化层下叠压的堆积为人工堆土,分为10层,最上面一层为黄褐色土,包含大量粗砂,其下多为灰黄色土,颜色深浅不一,中间夹有一层较单一的灰色土,土质疏松,未见文化遗物(图四)。
(四)以七星墩和瓦山咀中间的湖汊为界,可将七星墩遗址分为东区和西区,第一阶段仅对西区进行了钻探,受地表水系和池塘影响,部分区域无法钻探,实际钻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已探明的地下堆积有城墙、壕沟、灰沟、池塘、红烧土堆积、生土台、灰坑和文化层(图五)。下面分别介绍。
城墙
堆积特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定为Q1和Q2,Q1为花土,颜色为黄、灰、褐色杂处,土质疏松,较硬,无包含物,Q2为浅黄色土,土质较紧密,较硬,纯净无包含物。Q1为城墙主体堆积,Q2多位于Q1内侧或外侧,可能为护坡。根据分布范围可以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仅保留南墙和东墙南段,南墙中部和东墙南部各有一缺口,南墙长约380米,宽20—40米,东墙残长约60米,宽10—30米。内城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城墙宽度10—40米,内城东墙和南墙各有一缺口,堆积特征表现为灰色淤土,可能是水门,北部和西部的缺口性质较难判断,可能是城门,也可能是城墙毁坏较严重形成。
壕沟
堆积特征表现为上部褐灰色砂质粘土,包含物有陶片、烧土粒、炭屑等,靠近城墙一侧该层堆积较厚,远离城墙渐薄,部分探孔缺失该层;中部为深灰色淤泥,细腻,较纯净,包含物极少,此层是判断壕沟堆积的主要依据;底部为黄色或灰色粗砂,基本无包含物,由于埋藏较深,钻探发现的该层堆积较少。由于早期壕沟和现代水渠、虾塘基本重合,所以壕沟之上还有一层近现代淤泥堆积,一般厚约1—2米。壕沟也分为内壕和外壕,内壕环绕内城的边界较清楚,外侧边界由于积水影响,仅探明南部一段,从探明的部分看,内壕宽约25—60米,最深处距地表超过5米。外壕仅探出南部东段,长约340米,宽约30—40米,最深处约5米。
灰沟和池塘
堆积特征均表现为灰色淤土,包含物有陶片、烧土、炭屑等,平面形状为长条形定为灰沟,形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且面积较大定为池塘。探明灰沟一条,位于内城西北部,长约20米,宽约5米。探明池塘两处,编号C1和C2,C1位于外城中部,平面形状近椭圆形,长约90米,宽约25米;C2位于外城东部,平面形状不规则,仅探明南半部分,北部积水较深未钻探。
红烧土堆积
厚度一般为5—20厘米不等,有的探孔堆积较厚、较硬,未能打穿。2011年发掘的区域及周边红烧土堆积分布密集,呈片状分布,结合发掘发现的居住面、柱洞等情况,可以确定该区域为居住区,编号居住区1,位于内城西北部,形状不规则,面积约400平方米。另外在内城中部偏北的位置和外城西南部也发现两处红烧土堆积较密集的区域,也可能是居住区。内城西部有一长条形红烧土堆积,长约50米,可能为道路。
生土台
表土之下仅有很薄的文化堆积,或者直接叠压生土的区域暂称之为生土台。共有三处,分别位于外城的西部、西北部和东部,西部生土台较规整,大致呈圆形,其余两处形状不规则。生土台的原始地貌较高,可能有其他遗存,但由于晚期活动被破坏,目前仅保留很薄的文化堆积或没有。
灰坑和文化层
堆积特征均表现为灰褐色或黄褐色砂质粘土,包含物有炭屑、烧土、陶片等,灰坑包含炭屑多一些,土色深一些,且打破生土。由于七星墩西区三面被水环绕,所以仅探明了南部文化层分布的边界,其余方位(外壕)因积水无法探明,目前探明的文化层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若把外壕未探明的区域估算进去,七星墩遗址西区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1—2.5米不等,内城西部堆积较厚,一般超过2米,东半部堆积较浅,一般1.5米左右,外城文化层堆积普遍较浅,1米左右。判断灰坑的依据除土质土色包含物外,主要是埋藏深度,比如相邻的三个探孔,第1个和第3个探孔均是2米到生土,而第2个探孔则是2.5米到生土,且土色较深,包含物较多,则判断第2个探孔为灰坑,据此探明的灰坑有26个,有的2个或3个一组,可能是更大的灰坑,坑内堆积的厚度0.5—1米不等,形状不明。
四、初步认识和存在问题
在以上田野考古工作大的基础上,我们对七星墩及其周边古遗存获得以下几项主要认识:
1。七星墩及其东部的瓦山咀、张腊咀、杨腊咀、熊家庄地点联系紧密,可以视为同一遗址的不同组成部分,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七星墩是该遗址的中心区域,面积约20万平方米,分为内城和外城。熊家庄地点可能是墓葬区。
2。城墙和环壕有的区段是紧密相连,城墙外侧即是壕沟,如外城与外壕即是如此;有的区段则在两者之间有一缓冲地带,宽约5—15米不等,如内城西墙和其外侧的壕沟之间约有5米的缓冲地带,内城南墙西南部的城墙与壕沟之间则有宽约15米的缓冲地带。
3。大致了解了城内布局。内城西北部和北部为居住区,该区域发现大型建筑遗迹,可能属于贵族生活区域,外城西南部的居住区,其居民地位比内城居民稍低一些,在东区的瓦山咀也发现有居住区,该处居民地位可能更低。外城中部和东部有两处面积较大的池塘。外城西部和北部则为地势较高的生土台。其他区域文化层分布厚薄不均,内城西部堆积最厚,外城文化层分布较薄。
此次调查勘探仅是第一阶段,所以仍遗留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壕沟的外部边界不清楚,外壕南段的西部边界仍未找到,壕沟如何与大荆湖相连接尚未探明。
2。城墙之间缺口的性质问题需要通过发掘验证,是城门?还是后期破坏所致?
3。居住区、灰沟、池塘、灰坑等遗迹的平面形状较粗疏,尚待更细致的钻探。
4。遗址东区尤其是熊家庄所在区域,需要进行较详细的钻探,以确定遗址分布的东部边界和各地点的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