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搬与不搬 解码西安碑林镇馆之宝《开成石经》争议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7/7 6:26:00

  来源: 雅昌艺术网  文:刘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西安碑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

  导语:西安碑林博物馆近期即将进行“北扩东进”,碑林几代人的扩馆梦想近在咫尺。但是,“北扩计划”中,年龄1181岁、900多年未曾移动的镇馆之宝《开成石经》列于搬迁项目中。此方案一经曝光,便争议不断。

  据西安晚报报道:近日,《开成石经》在进行搬迁前的“体检”工作。再次将争议引向白热化。馆方内部和社会各界大致分成“主搬”和“反搬”两派,《开成石经》的命运何去何从,成为无数人关注焦点。文物保护如何有效进行,这是持久的命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开成石经》专室东北角,展室建筑系1937年改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开成石经》专室西侧南面,布局相当严谨、合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开成石经》专展北面旧影,它的存在,使西安孔庙才具有了不同于中国其他任何地方孔庙的精神价值,更是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重要文化地理坐标

  《开成石经》  碑林的“定海神针”

  在梳理事件演进过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开成二年(837)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每碑上下分为8段,每段中每行刻10字,共刻经文650252字。碑石高约2.16米,面宽71-97厘米不等。下设方座,中插经碑。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它的重要性相当于碑林的“定海神针”。(此段资料碑林研究员陈根远提供)

  也就是说,《开成石经》是唐代科举考试必备“教材”,相当于今天的“高考教材”。早期,因不得已原因,搬迁郭三次。据《西安发布》信息,“这一次近距离的搬移也是为了保护它,碑林北扩后它会移到百米内的新环境。”

  《开成石经》900多年伫立碑林,与《石台孝经》和孔庙形成历史记忆。曾经,遭受过最大的破坏是:1555年的明代关中大地震,114石中有44石扑倒断裂。历史记载,在明、清、民国就有三次大的整修,梁思成参与了民国时那次整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简报》第19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碑林四位研究员联名反对意见书和签名

  搬迁事件演变过程

  介绍完毕《开成石经》,我们来看这次搬迁引发的争议过程:

  2017年2月3日,陕西省政府确定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项目”;

  2017年11月2日碑林研究员陈根远个人在微信美编发布《唐代开成石经千万不可轻易移动》,曾引起广泛转载关注。截止2018年1月25日,此则微信倡议已经点击12115次,其中参与《开成石经是否应该搬迁?》投票1050人,认为“《开成石经》应该搬迁”的12票,占总投票的1.14%。认为“《开成石经》不宜搬迁”的1038票,占总投票的98.86%;

  2018年1月29日,由陈根远执笔、碑林四专家路远、王其祎、陈根远、杨兵上书反对,将意见书送往相关部门;

  2018年1月25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简报》第21期上公布了碑林北扩项目规划方案,其中有将《开成石经》搬动到新陈列馆的方案;

  2018年3月9日,参加小组讨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会长、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赵季平建议尽量保持《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的原址原貌,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扩建改造;

  2018年6月14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召开全馆大会。正式宣布确定北扩中搬动《开成石经》(此信息碑林副研究员杨兵提供);

  2018年6月17日,西安晚报刊发了一篇题为《1181岁国宝级文物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的文章,文中提出搬移《开成石经》的最重要目的是实现更好的抗震保护和展示环境;

  2018年7月2日,西安自媒体“贞观”发布杨兵文章《82年前梁思成设计加固的碑林镇馆之宝,搬,还是不搬?》反对搬迁;

  目前争议持续进行,馆方回应“会近期召开媒体发布会给与回应”。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安孔庙自建立伊始,就与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的命运紧紧牵系在了一起,它们共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流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石台孝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碑林在都城中的位置

  《开成石经》已成历史记忆和城市神经

  很多反对《开成石经》搬址的专家有这样的观点:不搬动的核心问题是《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与孔庙1181年来,从来就没分离过,《开成石经》是孔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是单体文物概念。《开成石经》是城市记忆和神经,不可轻易移动。

  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列举了“反搬”三条理由:第一开成石经是930年前碑林建立至今,一直没有移动过的唯一一套碑石,除了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其他碑刻都曾经移动;二因此《开成石经》是西安碑林这个中国最重要的遗址类博物馆的“遗址”标志。博物馆是保存人类文化记忆的地方。开成石经是西安碑林930年来最重要的记忆载体,如果搬迁,我们的记忆何以寄托;第三,930年,开成石经搬迁、陈列是极为慎重、极周详的一个计划,今天它的布局十分合理、参观路线相当通达,一点儿也没有过时。

  上海大学教授、文物专家罗宏才曾于上世纪80—90年代在碑林工作近十年,对其十分有感情,闻听此消息表示:目前没有看到馆方公布的搬迁方案,但是以他对碑林现在格局的了解,主张“一定要慎重”。罗教授告诉雅昌艺术网:“《开成石经》有自己的生长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的文化形态,这种稳定的文化形态带来了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方面的东西。我们轻易改变它的环境或让它融入另外环境的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开成石经》本身物理结构的改变,而是对整体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变异,减退或者是一种伤害。”罗教授说虽然《开成石经》早期有过搬迁和变异,但是从宋代开始进入碑林,和《石台孝经》、文庙等很多多相关的文化元素已经是巧妙地融为一体了。“它已经添加了很多文化的情愫,相关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明维护精神体制、维护文化的精神和力量。搬迁会破坏以《开成石经》为代表的碑林中轴线。应考虑不搬情况下的保护措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开成石经》展室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1956年,《曹全碑》在搬迁到碑林的时候磕损了“老”、“离”两个字

  “探讨《开成石经》问题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在讨论一件文物问题首先考虑的是历史观,其次才是技术问题。”碑林副研究员杨兵也属于强烈的“反搬派”,他忧心忡忡道:大学里所设历史学及考古学专业,核心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然后才是运用技术获得最佳结果,否则设立历史学、考古学干嘛!文物工作都让机械学、力学的人员去干不就行了吗?按照搬动《开成石经》的理由,是不是应该把秦俑及佛光寺、双林寺、镇国寺、晋祠里的泥塑也应该搬进陈列馆展柜里?原址不具防震、防火、桓温桓湿、展示条件不佳等弊端。但实际上能搬吗?碑林的藏品以及人们围绕藏品的一系列活动信息,总体构成碑林的历史文化价值。碑林不只是碑们,还有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西北大学教授、博导、唐史专家王维坤说:西安碑林进行扩建改造的新项目,我认为这对于提升西安文化旅游事业乃至碑林博物馆迎来了史无前例发展的大机遇,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之举。令人遗憾的是,扩建改造项目的重中之重却出现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则是要将唐代《开成石经》的位置进行所谓的“搬迁北移”。王教授提出了几点建议:《开成石经》这一弥足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应以原地保护为主,不可进行所谓的“搬迁北移”;82年前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专家设计保护《开成石经》的“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实践证明是且实可行的;重建以唐《开成石经》为中心的新建碑林博物馆陈列模式不动摇,做点微调以使陈列格局适应新时代发展之潮流。王教授同时认为:不进行唐《开成石经》的“搬动北移”,也决不会动摇碑林博物馆的巨大根基,也不会对碑林博物馆造成不可逆的无为破坏,更不可能会让此次耗资巨大的碑林博物馆扩建改造项目成为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大败笔。

  《开成石经》作为中国历史上七次大规模刻经活动中唯一原址完整保存下来的石经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如今,在原唐宫城范围内,能够在原址原状完整保存900年以上的遗存,除了大雁塔、小雁塔外,就只有《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了。”杨兵表示,对这类记载城市文明和历史信息的文物,坚决不应移动。

  此外,专家学者中,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近期也撰文《已有915年历史的西安碑林不应再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梁思成先生

  梁思成先生的保护措施已成为文物

  在1936年的整修工程中,梁思成建议将《开成石经》陈列室(即今西安碑林第一展室)建成正面歇山式十一间、两边配殿各六间的建筑样式,并亲自为《开成石经》设计了分段加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加固方案。时至今日,《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作为一种固定组合,已在现址屹立915年。它们已经成为西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

  “不但不搬,且连梁思成所设计加固的保护体本身也应列入保护范围,成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馆长王川平先生听闻消息这样表示。

      梁思成先生的“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实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经过这样加固的114块《开成石经》,就连成一个整体,如同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紧紧绑在一起的小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波动中分散造成的损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成石经》整体的稳定性,还将114石分为四段,并将其中两段最长的石经设计成直拐角伫立,如支撑腿一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同时,还在碑身与碑座之间以水泥粘合。这些防震保护措施,在现碑林《开成石经》陈列室依然可以一览无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特别要说明的是,此次保护工程还将前代用石灰弥合地震所致的碑石裂缝,改用漆皮重新填补,这种修补措施并非是为了防震,而是提高观赏度

  毋庸置疑,《开成石经》是极其重要与特殊的碑石组群,其大规模地“搬动”与“北移”的几件单体碑石难度完全不同,除了114块碑石要环环相扣,绝对对齐(因为其中有几十块碑石已经断损为两块甚至更多快,还有缺损),而且因为规模大,还要几乎做到无缝对接,在“搬动”与北移”以及重新安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开成石经》本身以及上面的文字造成一定的损伤。王维坤教授告诉雅昌艺术网:碑林博物馆石刻陈列馆的实践证明“82年之前以梁思成先生为首的专家设计的《开成石经》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的确是且实可行的。”

  罗宏才教授说:当年梁思成先生们对《开成石经》和碑林整体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方面有一套严谨的思考和研究,包括它在碑林的位置,旁边周边的环境、建筑等。当时在重修碑林计划书里面,从他们向当时的国民政府相关机构的函件里边和日记里边都有很多的流露,就是说在重修的时候尊重前代列祖先贤对这文物遗迹的维护和保护它的原貌和精神。之后,才采取了“钢筋混凝土加梁柱的保护方案”,并且梁先生们的保护措施也已经成为文物,也应该给与保护。罗教授同时感慨:我们在文保方面欠债太多了。不管西安还是北京,都做过为城市发展破会文物的事情。“任何一个仓促和失误将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支持北扩发展,但是要注重原来碑林生成之间的规制;30年代这一批碑林管理委员会的人物在这方面起了一个表率作用,关系处理好了。在前代碑林扩张保护系统有一个智慧系统,我认为应该借鉴这个方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555年的明代关中大地震,114石中有44石扑倒断裂。历史记载,在明、清、民国就有三次大的整修

  碑林应该抓住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在一片反对声中,也有相关专家表示支持:碑林终于遇上难得的发展机遇,应该搬迁,与时俱进。其中,原陕历博馆长、现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便是支持者之一,他告诉雅昌艺术网:“好容易有扩建的计划,我们要把碑林里的观赏环境、保护环境来一次根本性的改变。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有很多人不赞成,但是也有很多人一直在呼吁要改变。我认为现在有条件让它放到一个更合适、更安全、更有利于观赏的环境里面,为什么不变呢?”

  据悉,澎湃新闻6月8日联系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王明升,希望他对为何北扩需要移动《开成石经》、以及西安碑林博物馆“北扩东进”规划的进展情况给出回应。他认为,如果到过西安碑林博物馆也许会感到,碑林像是一个各个朝代放文物的“库房”,碑林的扩建工程是为了更好保护、展示文物、传承传统文化。最终《开成石经》是否会搬还需听取各方意见。目前,浙大和其他保护单位的专家团队在做《开成石经》的三维扫描工作,对所有碑石做全面检查,看哪些碑石有裂缝,不同碑石的问题都有相应的保护方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为《开成石经》进行体检,图片来自《西安发布》

  2018年6月17日,西安晚报刊发《1181岁国宝级文物唐〈开成石经〉搬移提上日程》,文中提出:为提高抗震指数、创造一个更好的保护与展示环境,将迎来一次百米内的搬移,并告诉大家进度:正在进行的是两个项目,一个是对每石进行三维扫描,另一个项目是省文保研究院开展的“开成石经病害及机构稳定性研究项目”,也就是“体检”。X光、超声波、内窥镜都用上了,现在进行的是“体检”第一步的“抽检”。

  同时,西安晚报官微《西安发布》在7月15就已经预告了馆方“为科学推进,搬移的过程要分为四步走的计划。

  结束语:无论“反搬”与“主搬”,大家都具有保护文物的初心。反对者举出了国内外很多原址保护的案例和方法,也有专家表示“希望馆方公布《开成石经》搬迁方案,让社会大众和行业专家都参与到讨论中”,毕竟文物是属于全社会的;“主搬派”则呼吁抓住历史机遇,现有科技条件成熟,可以给与《开成石经》更好的保护;而碑林博物馆方则表示近期会召开新闻发布给与公众回应。

  我们将持续关注事态发展,并期待《开成石经》得到最美的命运安排。(文中图片来自碑林研究员陈根远和副研究员杨兵,特此感谢)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