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全国篆书名家来沪授课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7/16 15:22:00

  文化之根,书法之源,远古的篆书和我们相聚

  ——全国篆书名家来沪授课

  2018年7月11-13日,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之根,书法之源——远古的篆书和我们相聚”系列讲座和辅导活动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大厅等举办。活动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书委员会主任包俊宜先生、秘书长戴文先生、委员仇高驰先生做关于篆书书法的系列讲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海曾经是中国篆书书法重镇,先后涌现出吴昌硕、赵之谦、赵叔孺、邓散木、来楚生、方去疾、钱君匋、高式熊、韩天衡等巨擘。上海的篆书需要继承海派篆书传统,用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学习全国优秀篆书书法经验。本次系列讲座旨在通过全国第三届全国篆书大展,邀请全国篆书名家走进上海传授新的篆书书法理念,从而提升上海篆书书法整体水平。名家讲座让上海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了解当代篆书创作的新思想和展览要求,以此更新观念。

  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先生和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隶专业委员会主任宣家鑫先生分别主持。他们为全国书法名家来沪授课表示热烈欢迎,对篆书名家们的无私付出和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周主席说:“能邀请到全国著名的篆书书法名家来到上海开展讲座,这也是第一次。上海篆书书法是有传统的,在新时期需要在创作理念上吸收全国优秀的经验和观点。上海要构建文化高地,书法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今后继续邀请更多的全国书法名家来到上海,传经授宝,推动上海文化和书法发展。”周主席介绍说:“此次活动从筹备到开幕,得到了上海市文联的大力支持,宣家鑫副主席从联系专家、讲座策划、发布通知,听众落实,安排场地和布置等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宣家鑫副主席对本次讲座的筹备工作做了介绍:“此次讲座是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文艺为人民’重要思想。希望能够通过全国的篆书书法家来上海开展辅导讲座,为上海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对篆书书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观念上有改变,为普及、推广、继承、提高、创新中国篆书书法做出一些工作。”宣家鑫介绍道:“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文联沈文忠主席,书协周志高主席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上海书协为此次讲座的开展特事特办,从策划到举办仅用了2周时间。呈现给上海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的是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课,点评、辅导。”

  讲座过程中,鲁庵印泥传习所副所长陈标先生为三位书法家送上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系列讲座中,包俊宜先生以《以古为师,借古开新——篆书学习的观念与实践》为题,谈了新时代篆书学习的方法和展览的要求。他首先回顾了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以及与上海的缘分。他认为:毅力、勤奋练习,多思考才能学习好书法。书法很难,难在一些书家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从而缩短了自己艺术的道路;一些人运用小聪明走入了书法,但不知道如何再进步。所以,书法选择的是有缘人。包俊宜强调:书法的当代性要求书法家们理解“笔墨当随时代”这个命题。在取得成就后,那些善于改变自己原有风格的书法家,艺术之路才能常青,这样的书法家才值得尊重。他指出:当代书法艺术更多偏重艺术性。技法、章法、线条、形式等诸多方面需要有合理的设计,书法作品必须符合当代审美趋向。戴文先生以《展览的书法形质与创作思考》为题,他认为:展览推动着中国书法的繁荣与发展。戴文指出:展厅背景下书法欣赏的方式也随之有所变化。书法从实用性走向了艺术性。技术手段可以让书法作品走向丰富多彩;时代也催生了无数富有创意和设计的书法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他指出:当代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需要有所突破。形式和内容上打动评委的书法作品容易在各类书法展中脱颖而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着书法艺术。在他的讲座中,展示了全国大展及青年展中部分优秀作者的作品。这些设计新颖,形式感优美的作品拓宽了观众的视野。仇高驰先生以《篆书临摹与创作指要》为题,他从篆书书写的规范性、篆书学习的取法和篆书局部合理的变化等内容做了阐释。他强调:当代篆书书法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用错字;规范的篆书作品成为检验作者书法素养一项重要指标。在取法方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风格。取法不要局限于经典的作品。考古挖掘出大量的篆书铭文等可以为当代篆书学习者提供无数的取法对象。他对作品的形制、落款、钤印、作品的打磨等创作细节,谈了经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位书法名家在现场认真点评了部分上海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的篆书作品,耐心回答了观众提的问题并现场演示篆书书写方法。他们中肯的点评、细致的讲解和精彩的演示激励并鼓舞着在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海文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副主席戴小京、徐正濂、宣家鑫、晁玉奎,秘书长潘善助,副秘书长章宏伟,上海书法家协会篆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讯谟、吴申耀、吕颂宪、马双喜、许思豪、杨泰伟等参与了系列讲座。参与系列讲座、点评、辅导的总人数达到460余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讲座精彩妙语

  包俊宜

  我学习书法和上海有着很多联系的。1973年我刚开始写毛笔字时,家里有一本小书,是上海的沈子善写的《怎样写毛笔字》。其中有几句话我是终身记住的。“初学毛笔字,手会又酸又疼;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手就不疼了,花几个月的时间,打下一生的本领,何乐而不为之?”这句话,打动了我。我想几个月时间,打下一生的本领。然后叫他忽悠了,几个月哪能打下一身的本领?这就学习到了今天。你要是一个星期不写,手就生了。

  海派书法和国画本身就有很好的传统和根基。海派篆书像吴昌硕这样的大师就在上海;我从小就敬仰张森先生的隶书。1977年看到了周慧珺老师写的《鲁迅诗词选》,我是很佩服的。

  戴文

  当下在篆书的学习取法上,对近现代篆书名家吴昌硕、黄宾虹的法帖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看拓片之外的实物,实物具有更大的信息量。

  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馆藏的钟鼎器具系列作品集,精彩之处就是微距实拍,在解读原器物的图片中会更透彻地感受那种金属铸造线条的魅力所在!

  我们学习临摹的拓片,更多的只能看到字口的上半部分,对于学习篆书来说,字口里面陷下去的弧形这里面大家很少关注。实际上这里的信息量很丰富,能让我们看到拓片与实物的差距。

  袁安碑是汉代篆书重器,它具有汉人的大气象,那种曲线透出的唯美、简约、朴茂是清篆的萦绕、繁复不可及的。

  清篆的墨迹本可以作为我们入门教程、他很能让我们看清运笔的方法,但也很容易把清篆的风格变为你的习气。

  评委对作品的要求是既古又新,要求你学习的路径是传统的,但是你笔下的作品又不是复制传统,所以我觉得展览的审美,对于参展的作者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个严苛不是说你写字写错的问题,而是在你创作状态上不能掏空自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存,学习传统,化古为我!

  我认为作品感就是对一件作品既整体又宏观的把握,也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资源整合出来的非常作品。

  作品创作必须首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评委!迎合讨好评委的作品是最不自信的自己。

  仇高驰

  写篆书捉笔应做到掌虚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从解剖学角度来说,任何一种运动都是在肌肉放松并保持一定紧张度的辩证状态下完成的。松与紧具有一种具有相对性对比关系,太松则无法行笔,笔不能把握住,无法书写,而太紧则无法写出流畅的笔画。那种认为执笔宜紧的说法,对初学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我以为,在具体操作中,执笔无定法,以能方便书写为合适。

  除正确的捉笔外,篆书要生动活泼,关键在于用笔的虚灵。篆书的用笔与其他书体有所不同。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准确地揭示出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以及对篆书笔画质性的要求。一般说来,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因为只有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这是篆书结体、章法等要素的内在需要,也是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至于用笔的虚实关系,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这里的实笔,是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而虚笔则是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用笔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要达到这种要求,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只有这样,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线条圆通劲健的力度,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

来源:新浪收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