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8年07月29日 北京青年报
易县古塔 修复被指破坏原貌?
该塔位于河北易县始建于元代 文保部门回应称会听取意见并进一步修改
近日,有网友发现河北一处元代古塔经过文保机构修复后,变得“很新”,认为相比于“修缮”前,这样的做法反而“破坏”了古建筑。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塔为县级文保单位,于今年6月份获得修复。修复施工方发布的文章中称,修缮前对塔身进行了考证。当地文保部门表示,一些修复措施是希望防止建筑渗水,修复本身是希望能让古塔保存的时间更久。
元代古塔修复后被指“破坏”
近日,有网友发现,河北易县一处始建于元代的古塔,易县镇灵塔获得了修缮,但修缮后镇灵塔的样貌让网友连呼“不如不修”。北青报记者在这组修缮前后的对比图中看到,镇灵塔为砖石结构,修缮前的镇灵塔塔基有多处坍塌,塔身上也有几个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塔身的砖结构缝,塔尖也有明显的破损。
在修缮后,镇灵塔表面被粉刷上了一层白灰,变成了“白塔”,几乎所有破损处都获得了修复,包括原本消失的塔尖也被补上。有网友称:“这样的修复把古塔变成了一个新建筑,这并非修缮了古建筑,而是一种破坏,彻底毁灭了文物的历史信息。”
据介绍,易县镇灵塔系易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无头塔、血山塔。传说中,镇灵塔是为纪念战国时期为国自刎的樊於期而立的。然而近些年来文物工作者考察确认,该塔始建于元代,是一座纪念当地高僧的镇灵塔,距今约有750年的历史。
施工方称“冒风险”也值得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网友发布的照片出自此次修缮的施工方、保定大唐园林古建有限公司官微7月22日发布的文章中。据保定大唐园林古建有限公司介绍,在此次修缮前,镇灵塔的基础部分砖块已经松散,看上去很危险。该公司援引当地老人的话介绍,“塔原本只有两面有窗户,1949年以前有军人把塔当作瞭望岗哨,塔顶站人,塔内也站人,为了便于观察,在塔壁上没窗户的两面又开了两个孔。”
保定大唐园林古建有限公司称,今年6月开始,公司对镇灵塔进行了全面修缮。根据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照片可以看出,施工人员首先修缮了已经坍塌的基础,并填补上了此前塔壁上被人弄开的孔,此后搭建脚手架展开修缮。等到脚手架撤掉的时候,整座塔已经整体被刷成了白色,塔尖的构件也已经安放到位,原有的破损处几乎都获得了修补。
在公众号的评论中,有网友质疑:“为啥砖塔变成抹灰塔了?”也有网友发现,该塔在很多记载中有别于其他古塔,是没有塔顶构件“塔刹”的,因此被人称作“无头塔”,质疑此次将塔刹也修复上是否伤害了古塔原有的结构。还有网友提出,目前国内古建筑修缮注重“最小干预原则”,尽量减少施工对文物的改变,“此次修缮似乎并不符合最小干预原则。”
对于网友的质疑,保定大唐园林古建有限公司法人吕景峰在评论中回应称,在修缮前施工方对塔身进行了考证,确认“原塔砖外表抹过小麻刀灰,并召集本村老人开了座谈会,得到了证实。抹灰是很慎重的,抹完灰就没有了历史的沧桑感,如果做旧当时可以解决当下视觉效果,但不用多久就显脏,毕竟原材料没有掺东西。”
吕景峰表示,施工时考虑到现在的砖根本达不到古代的砖的质量,抹灰对防止砖的冻融有保护作用。镇灵塔“不知有多少年头没修缮过了,既然政府给了机会,让古塔有再生的可能,我们冒些风险也值得,抹灰层历久终将会老化,正如之前我们看到的那样,但我们(这次修缮)延长了它的寿命。”
27日,吕景峰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只是施工方,修缮的方案来自易县文物部门。
文保部门称可延长古建寿命
易县文保所李所长告诉北青报记者,此次修缮之前,镇灵塔已经“摇摇欲坠”,此次修缮属于抢救性修复。为此,文物部门对修缮方案做了不少调研工作。“我们召集了村里面的老人和村委会等的干部搞了座谈会,一起商量塔的原貌,当时老人们说,塔原本上面是有灰的,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塔上面有灰的痕迹。”
“我们之前看惯了塔露出砖的样子,现在忽然看到变白了,可能会觉得不适应。其实你仔细看还是会发现,现在变得更庄重了。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当地的老人都过来盯着我们施工,施工后他们也都觉得没问题。”李所长称,在塔表面刷的白灰是一种外部保护,可以起到防止渗水的作用,对古建筑能提供更好的保护。“当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做旧的处理,但那样大家也会有不少争议。目前我们的施工合同还没到期,我们也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做进一步修改。”
针对塔刹的复原和“最小干预原则”,李所长称,“塔刹本身对古塔也有保护作用,我们此次资金有限,招标的金额大约是10万多一点,这次并未把塔刹完全复原。”他表示,因为此前镇灵塔的保护状况不佳,此次将塔基修复之后,修复塔刹等结构,希望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漏水条件,也让塔显得更美观。“从文物安全的角度来讲,这样修复能让古塔保存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