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进入高深莫测的收藏行里,首先要尽快懂行规、会行话、知行情。如果不懂这些收藏的基本常识,你是很难融入这个圈子的,只能老在门外看看热闹,也难免会在收藏的过程中走弯路,而掌握了这些东西,便如同把握住收藏入门的敲门砖。
懂行规
收藏这潭水非常深,不懂行规乱而贸然行事,肯定要栽跟头。收藏是继承传统行规较多的一个圈子,从事收藏必须要懂得这行的规矩。这些规矩反映了收藏行内的特点,收藏者要在这行里头有所作为,就得先揣摩这些行规,不要等到真正吃亏的时候,只会叫苦不迭。
收藏的行规,基本上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很多都是数百年传下来的一种习惯。虽然是习惯,没有人强迫,但也要遵守,否则在这一行内就难于立足。
一个对收藏有兴趣的人初到古玩市场,当踏入市场大门的时候规矩就来了。通常古玩地摊东西摆放都比较零乱和拥挤,加上人员嘈杂,你在逛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翼翼,防止一不留神,把摊主的东西给碰了,更不可从人家摊子上跨过。首先这种行为是对摊主的不尊重,其次一旦碰坏了东西,这些本来很一般的货物,有可能就成了珍贵的“宝贝”了,非得多赔不少钱才能了事。
开始看东西了,要注意不能抢着看。其他藏家已经拿在手里的东西不要看,也不要问。要等别人看完了,把藏品放下以后,最好等卖家把东西收回去以后,你再从卖主手里要来看。
当你决定要买一件东西并开始讲价的时候,你就要遵守一个规矩,不要轻易还价。就是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当你提出的一个价格对方同意以后你就一定要买,“出价不买,行内大忌”。很多新入行的藏友,因为眼力和信心的关系,通常喜欢和经验丰富的朋友一起逛市场,希望能给自己把关断真假,帮着讨价还价。此时,注意不要当着卖家的面,一个劲地问你的朋友这个东西对不对、价格多少合适、买还是不买等等。因为在收藏行里是很忌讳当着卖家的面评论人家东西不好,或者讲东西是赝品等。因此,要学会领悟朋友的暗示。
买到东西拿去给眼力好的朋友过过眼也有规矩。当朋友告诉你东西有问题时,不要拿给你鉴定的人做说辞,如“某某都说这个东西是假的”,这类不明智的举动通常会得罪很多人。
收藏市场还默认了一个规则,就是三不包:不包退、不包换、不包赔。藏品是特殊商品,任何一件东西在转让时都伴随着真假、价格问题等等。在老辈古玩行里,一般的规矩是买卖全凭眼力,真假各安天命,东西出了门真假好坏一概不再负责。因为,对于藏品的真假、优劣常常是各持己见,很多时候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古玩交易实际上是买卖双方的全方位较量,有时古玩商卖漏了,有时收藏者买错了,只能是各自总结经验教训,它与欺诈行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收藏市场没有固定的价格行情标准,也不搞明码标价,在交易过程中双方都是经过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之后自愿成交的。收藏是靠眼力吃饭的,如果说“吃药”了要退货,那么“捡漏”了会不会再把赚到钱的返还给卖家呢?答案是肯定不会。所以说,这个行规也还不是那么霸道,还是有合理性的。现在的收藏行里给退与不退不是绝对的,有些地方的规矩是,货款退还给七、八成左右,剩下的钱算是“交学费”了。
会行话
“三名话不离本行”,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行话,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收藏业更是如此。在多年的收藏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约定俗成的收藏用语。这些行话不断被后人口传相授,一代代传下来。
收藏行话大体可分为通用行话和专用行话。通用行话适用于各类收藏活动,涉及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再到交易,整个过程都有行话。如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它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一般形容那些没有异议的、一看便知的真品。“品相”,是指藏品保存得好不好,如果有破损就是品相不好的意思。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遇到新仿旧的货称之为“高老八”;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民国之前仿旧的叫“老仿”,现在仿旧的就是“新仿”。“快货”,是指热门的藏品,“慢货”,则指冷门的藏品。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假的,就只能说:“看不好”。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或者叫“让”,这件瓷器让给我吧。一批货物连好带孬一齐卖称作“一枪打”。“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好的收藏品。买了便宜又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买了赝品,叫“吃药”。“走眼”则是指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得的藏品或买了赝品。
专用行话是专门用于某一收藏门类的专用语,陶瓷、玉器、字画、家具、竹木牙雕等门类的收藏均有各自的专用语。如在单色釉瓷器的釉上出现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裂纹叫“开片”,新瓷器釉面亮光十足叫“贼光”、“火光”,瓷器底部露胎处显现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叫“火石红”;玉石料上的天然裂纹,大而长者叫“裂”、微小而短者叫“绺”,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改成图案纹饰以增加表现力叫“巧作”等等。
不懂行话常常会闹笑话。笔者曾经遇见一位收藏爱好者在逛地摊时看上一件瓷器,当摊主告诉他这件瓷器要卖“10块钱”时,他便爽快地递上10元钱,结果被遭到摊主的嘲笑。因为,在收藏行话里“1块钱”就是一百元;“10块钱”就是一千元。
行话因收藏活动应运而生,即使在今天,这些行话仍然是收藏领域的“规范用语”,并且得到不断的补充,随着收藏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将会涌现出新的、更多的行话。
知行情
搞收藏有两个关键:鉴定真伪和把握行情,也就是俗话说的随行就市。一件藏品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它究竟有没有升值空间,有多大的升值空间,是藏家必须知晓的。
一般来讲,藏品的流通渠道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地摊,二是古玩店,三是文物商店,四是拍卖行。因此,藏品在市场上主要有四类行情:地摊上的交易价格、古玩商店的交易价格、文物商店的交易价格和拍卖会上的拍卖价。这四类价格基本上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顺序。通常在地摊上不但能买到真品而且还能挑选时,正是收藏此类藏品的好时机,但也是大多数人不识货之时;当只能在古玩店、文物商店买到真品时,是藏品价格日益走高之际,但对有实力的人来说,仍为收藏的好时机。
影响藏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需求。就像炒股有热点题材一样,收藏市场也要不断寻找新的热点来释放收藏的热情,满足投资收藏人士的保值增值需求。有的藏品卖不动,价格上不去,并不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不够高,或者年代不够早,只不过是因为它跟市场取向不合拍,从而导致市场认知率不高。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住房面积小,小件古旧家具就好卖,越大件越便宜,反而越卖不动。当前各种迹象表明,原来不为藏家重视的红木家具正在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一般最受市场认同的是民国时期的红木家具,因为它们既舒适又亲切,最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容易产生认同感。近几年,红木家具的价格翻了近十倍,而红木原料则日渐枯竭,这使收藏者越来越看好红木家具。
藏家对藏品的市场行情一定要心中有数,因为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价格都不一样。对某类藏品的历史行情要搞清楚,比如铜镜火了多长时间了,价格翻了多少番,预计还有多大升值空间。有条件的还可以同时参考国内行情和国外行情,因为相对来说海外收藏市场要成熟一些。尤其要善于把握藏品行情的未来走势。藏品行情的未来走向并没有固定的路线,它带有一些随机性,不过仍然有规律可循,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就个体而言,越名贵、越稀少的藏品,它的升值空间越大。而那些重复生产的、存世量较大的东西,升值空间就相对较小。但就总体趋势而言,藏品升值是必然的,只是升多升少的问题。时下,少数民族传统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中虽说份额很小,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全新领域,它具有藏品独特、起拍价格偏低及参与人数少等优点,这些都是十分吸引收藏者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