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坑绿锈,自然老包浆,后养包浆,都是截然不同的状态。楼主这是贸然混淆了。真正自然老包浆是不能后期养出来的,后期养的都很不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生坑绿锈经常伤底板,所以不受待见。
我有一朋友专门玩古钱,在古钱世界里,绿锈、薄绿锈相当于银元的彩包浆(清代以前古币更是这样)。
受他的影响,我也买了很多清钱,但是我只买传世黄亮品,他曾多次说过,黄亮不是终极藏家喜欢的。
可能是我玩古钱不进入状态,所以我无论如何也不喜欢带绿锈、带土的古币。
这个原因可能是用玩银元的角度去衡量所致。
个人觉得,银元属于机制币,机制币就有高点,并且币面花纹多样,如果出土品、绿锈,把花纹都遮掩了,每次看的是一块银饼,谈何欣赏。
看看那些双面都是黑包浆的,如果不是强光下看币,那就是一团黑色银饼,欣赏价值到底在哪里,实在想不通这种币会被爆炒。
漂亮的银元包浆,彩币这是公认的好包浆,人见人爱,不用多说,前提是真彩。再就是传世包浆,币面凹下去的部位附着淡淡的包浆(或者整个低板),凸起来的花纹露出银子本色,这种币个人认为是很漂亮的。
楼主不会是喜欢古钱币多一些?
楼主只是国内分析眼光。新中国要成立,民国真正有钱有势的人去了台湾香港和国外,什么东西好带走,当然是真金白银,四大银行的纸币当时已是废纸。所以好包浆的东西应该有,银元不至只埋在地下。
我玩了这么多年,还是喜欢生坑和老包浆的币,生坑是淡锈,不要一说生坑就是那种厚厚的重锈,老包浆也是淡淡的包浆,不是黑乎乎很厚一层的。洗白白的,感觉缺少了老银币的味道。除非是想卖高价,洗白了好评高分。那是生意货。至于绿锈伤不伤底板,你不去清理,也就无所谓伤底板的问题,绿锈就是钱币的一部分,是她的外衣。你非要扒光她的衣服,那是要拿她去卖钱吧? 至于后养的包浆和绿锈,你看的多了,自然就很好分辨。
假包浆无法做出自然包浆的感觉,包浆是时间的沉淀,洗掉是非常可惜的。
虽然钱币的档次没法和文物比,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吧,你见哪个博物馆去把青铜器、瓷器、玉器等等的包浆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