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20诚轩春拍:上海壹两双璧震撼登场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0/8/3 5:26:00

作为香港铸币史上唯一的“龙洋”,“上海壹两”夙为泉界耆宿视若珍宝,其中的“无射线”版位列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十大名珍。今春诚轩《机制币》专场,二种版式的“上海壹两”样币一同华丽登场,气势如虹,于国内公开拍卖前所未有,深具收藏与价值前景。

  早期中国没有机制银元,对华输出银元因利润巨大成为列强的“大生意”。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墨西哥鹰洋虽逐渐取代西班牙本洋,成为中国内地流通最广泛的银元,但尚未独霸市场,觊觎此利益大饼的英国自然也想趁势分一杯羹。香港在《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1841年开埠以来并没有自己的专用货币,一直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货币,其中也包括鹰洋等外国银元。1859年,港督罗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上任后,为拓展香港贸易,并取代来源不甚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货币。1864年,香港政府制定《设立造币厂条例》,并向英国伯明翰市的瓦特工厂(J-Watt & Co)购置造币机器,1866年5月7日,香港造币厂正式开张营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世纪香港造币厂设计图

  香港造币厂规划之初,原本是想以该厂制造的银元,利用地利之便,进入内地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了情势,内地民众倾向于使用已经熟悉的本洋与鹰洋,新制的香港银元虽然含银与其相当,但民众接受度却不高,要贴水才能使用,因此,港元并没有获得销路。港府耗资四十五万元建造的造币厂运营后出师不利,又恰逢景气低迷,据载月收入只有一万元。

  1866年3月,新任港督麦当奴(Sir Richard MacDonnell)到任,当他了解到这座造币厂的规模和产能远超出香港自身需求的时候,就想把市场就近扩展到中国,以消弭亏损。1866年8月20日及11月23日,麦当奴两次致函英国驻北京公使阿礼国(Sir Rutherford Alcock),通过他向总理衙门的恭亲王请求要为中国制造钱币,被清廷回绝,但中国海关方面却同意香港银元可以在内陆比照西班牙银元来缴纳税款,但实际使用数量太少于事无补,港督因而认为,只有垄断市场才能谋取最大利益。麦当奴认为,中国人习惯于银两制,因此,香港造币厂将印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的香港银元加重后,背面铭文改为“纹银壹两”,以迎合中国人用银计重的习惯,但产品呈送后,仍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认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866年香港壹圆银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香港银圆加重改制的“纹银壹两”

  1867年,香港造币厂再次修改设计,为了更容易让清政府所接受,他们在银元的设计中,采用了中国帝王象征的龙图,并请英国皇家造币厂雕刻师史特(Mr。 Sherd)担纲刻模。当时的上海已是重要的新兴港口城市,港督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就会有助于银元的销量,因此,币面文字使用了“上海壹两”字样,含银量98.2%,重量采用相当于漕平一两的566格令(合36.67克)。在考虑平衡对等的原则下,背面镌英王徽中心之盾徽图案,模具雕刻工艺精湛,铸造精美绝伦。同年5月11日,被泉界称之为“上海壹两”的十一枚样币被送到北京,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对机器造币的任何提案都不感兴趣,上海壹两银币仍未被采纳。港督随即在1868年2月的会议中,决定4月25日关闭香港造币厂,之后整厂卖给了日本,成立了该国第一家现代机械化造币厂——大坂造币局。

  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进行研究考证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A-M-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开始关注此币,直到1937年才发表研究心得。伍德华得出的结论是:“上海壹两”之英文“Shanghai One Tael”可能是误写,实际应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应指称量单位,而不是地名,也就是说,其本意是标示重量“漕平壹两”,而非表明只在上海行用。伍德华将结论发表在1937年8月上海出版的英文《中国杂志》(The China Journal)月刊,不知是何原因,沪上泉界似乎无人知悉。过去的所谓上海工部局委托港厂制作准备在租界使用之说,纯属误解。

  上海壹两系列样币共试制了三种,壹两以龙图外圈的芒线区分为无射线、有射线二种版式,二钱只有一式,均未发行,无论何种版式,皆极为珍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Lot 2275

  1867年上海壹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PCGS SP64)

  来源:

  美国钱币收藏家耿爱德(E.Kann)、英国钱币收藏家伊莱·瓦力特(Eli Wallitt)、台湾中国钱币收藏家张秀青递藏

  纪录:

  1971年6月18-20日美国洛杉矶Schulman Coin & Mint公司“耿爱德藏中国钱币及其他钱币”专场拍卖会,拍卖品第1035号

  出版:

  《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页132,图60,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1990年

  《中国金银币目录——清朝民国篇》,页206,图600,林国明著,马德和钱钞有限公司,第七版

  《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页279,图390,董文超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经济导报社,1993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海壹两无射线版是上呈清廷样币中未被采纳的一款,可谓“样币中的样币”,仅停留在试铸观样阶段,数量屈指可数,所见稀若星凤。此款样币在1954年出版的耿爱德(E.Kann)著《中国币图说汇考》中编号911a,耿氏给出的定价为3000美元,超过名品“广东寿字壹两”样币的2000美元以及“四川楷书版七钱二分”样币的1500美元,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拍品先后由多位钱币收藏大家递藏,流传有绪,国内外多种机制币权威目录均有著录。目前为PCGS 公司此版式唯一SP级评分,价值非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Lot 2276

  1867年上海壹两“有射线”版银币样币(PCGS SP65)

  来源:

  台湾中国钱币收藏家张秀青旧藏

  纪录:

  1994年9月8日香港钱币拍卖会,拍卖品第587号,成交价:42,000美元,超出当时市场行情近三倍,执该场拍卖成交价之牛耳。此后二十六年一直为藏家秘藏,从未在市场出现。

  上海壹两有射线版被选定为上呈呈样送至北京,当时虽有小量铸造,但终因未获采纳被即刻销毁,迄今所见,有公开拍卖纪录者屈指可数。此枚铸工精美绝伦,完美品相撼人心魄,目前以SP65高分冠居PCGS评级榜单首位,弥足珍贵。

  参考资料:孙浩编著《中国近代机制币章》,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76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