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耀邦同志和特区货币之五】特区货币缘何不了了之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1/6/21 7:59:00

深圳准备发行的特区货币,其经济模式与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应有根本的区别。在我国保证内需的前提下,特区经济应大胆进行出口导向的试点,进行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的试点,进行和国际货币接轨的试点,这对人民币国内外战略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的汇率政策千万不能跟着一个国家的硬通货走,而丧失独立货币的地位,人家升,我也升,人家贬,我也贬。

从1979年11月开始酝酿,直到1985年8月之前,发行特区货币在党和政府内都是主流意见。

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第一次到深圳视察特区工作,自然也接触到深圳发行特区货币的问题。梁湘同志向他汇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事情。小平同志当时的意见是:要发一种新货币,关键问题是要考虑对人民币打击怎么样。(《百年潮》2008年第1期第49页)回到北京后,小平同志2月24日同胡耀邦、万里、杨尚昆、姚依林等同志谈话,部分谈话内容在《邓小平年谱》中已有反映,关于特区货币问题的讲话,《年谱》没有收集,非常遗憾。幸好原深圳副市长周溪舞有文章介绍,可以弥补史料之缺。周文讲,小平同志认为:“特区要搞特区货币,因为人民币不能浮动。搞特区货币,外币就可以自由兑换。这样才能调动华商、华侨来投资的积极性”。(《百年潮》2006年第12期第21页)小平同志和其他同志交换意见后,又说:“我担心的是对人民币冲击究竟有多大,是深圳、珠海搞一种货币,厦门、汕头搞一种货币,还是几个特区发行一种货币,可以研究,失败了也不要紧”。(《百年潮》2006年第12期第21页)可以说,小平同志对深圳发行特区货币,态度非常明确,而且还有设想其他三个特区也可同深圳一样,只发行一种货币的意见。

1984年10月27日,陈云同志听取了谷牧同志的汇报,并看了特区货币的票样

2楼
cjiyou 发表于:2021/6/21 8:17:00
为发行特区货币做准备,深圳市成立了一个金融改革工作小组,由于副市长分工的关系,由我任组长,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罗显荣和市政府财贸处处长肖少联参加工作小组的工作。  发行特区货币的决策权在中央,发行权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要做的事,主要就是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发行特区货币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  根据中央的要求,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在1985年全市召开的干部大会上,提出一个口号:“过好两个关和爬好一个坡”,具体来说就是“特区要过好金融改革和二线管理两个关,爬上由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这个坡,使特区工作更上一层楼”。他所说的金融改革,就是指发行特区货币。  为了贯彻这个任务,我在1985年4月24日的全市工业工作会议上做了具体部署,提出“狠抓提高,奋力爬坡,使特区工业更上一层楼”。  我分析了当时的工业经济形势,经过1984年一年的奋斗,深圳工业在发展速度、洽谈引进、企业投产、产品开发、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都开创了新局面。1984年,深圳工业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已经大量增加。  我提出在发行特区货币后,如果深圳的外汇长期不能平衡,有些企业就会玩不转,因此,要以外汇平衡为起码要求,促使特区工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为我们不仅要求外汇平衡,还必须把保持发展速度、引进先进技术和外汇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顾高速发展,不管外汇平衡,这是比较容易办到的;只顾引进先进技术,不管外汇平衡也是比较容易办到的;只管外汇平衡,不管发展速度,不问技术先进程度,只要多搞来料加工,多办事实上是来料加工性质的外商独资企业就可以办到。但三者不能有机结合,就达不到办特区的目的,发挥不了特区应起的作用。问题的艰巨性就在这里,所以我们形象化地叫做“爬坡”。  中央和省要求经过三年的努力,即从1986年到1988年特区要爬完这个坡,实现这个转变。  从特区当时的工业基础和中央、省给我们的政策和支持来看,经过三年的努力,特区工业是完全可以完成这个转变的。  当时我们为测算外向型工业发展的程度,制定了一个指标,就是看在当年的工业总产值中,打入国际市场的工业产品的产值所占的比例。我们还掌握一个高新技术水平的指标,就是在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品占的百分比。我们用以上两个指标观察工业结构的质量和经济走向。  当然,外向型经济是一种经济导向,不仅仅要看工业,还要看金融、物流、商贸问题,是一个总体经济形态,但是工业毕竟是一个核心问题。  深圳市限额以上的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1980年为8444万元,出口产品产值不到2%。从1985年提出“爬坡”,当年出口产值达到30%以上,到1986年就超过了50%。此后几年虽有波动,但大体上都占50%左右,直到2000年才突破60%。从百分比来看增长幅度似乎不大,但是由于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基数不断加大,增长的绝对数是相当可观的。应该说从1986年开始,深圳的工业已经逐步形成了外向型的格局。  但是,1986年以后,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议论却越来越少了。  1986年春天,谷牧在北京就经济特区问题答中外记者问时谈到,深圳流通三种货币,原来准备发行一种货币—特区货币,但这个问题太复杂,即使解决了深圳问题,也不等于解决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采取很慎重的态度,再推迟一段时间来解决。  1989年2月,中央有关领导来深圳视察,指出特区货币仍要研究,这是中央最后一次提及特区货币问题。  深圳始终没有接到不发行特区货币的正式通知。特区货币这个词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特区货币终未露脸,我认为,不是不可能,而是没必要。实际上,特区货币的构想是与特区的定位相随相生的。  特区的定位问题,其实也就是特区采取什么模式的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曾经考虑过采用“自由港”模式。  所谓“自由港”(特别关税区),也就是通常说的“放开一线,管好二线”。“一线”是指深圳和香港的分界线;“放开”是指海关放开深圳和香港之间出入口货物关税的政策。当时设想,除烟酒、高级化妆品、少数机电产品按特区海关规定纳税外,其他商品一律免税自由出入。随着放开一线,人员出入会更方便,资金出入也会更方便。“二线”是指特区和非特区的分界线,通常叫做特区管理线。“管好”指的是,通过二线海关的商品,一律按照全国海关统一规定的关税纳税。  按照当时的安排,发行特区货币要和“放开一线、管好二线”同步进行,是和“自由港”模式相配套的。  后来,经济特区没有实行“自由港”模式,中央赋予经济特区更加明确、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即经济特区要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场,实际上就是要求经济特区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对全国的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作用。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显然办特区并不是只为了解决一个省、一个市的经济发展问题。当时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说过:经济特区的外汇和财政收入即使再增加几倍,对全国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经济特区要起一个枢纽和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即通过特区把国际上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向国内辐射,把国内的商品向国外辐射。  现在我们回顾:经济特区不采用“自由港”的模式,而是采取给予特殊的经济政策,允许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在发展特区经济的同时,也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做试验场,以起到示范作用。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是正确的。如果特区的历史使命只是通过实行特殊的政策,再造几个香港,其经验显然无法向全国推广。  不采用发行特区货币的办法,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金融改革,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解决当年在货币方面所碰到的问题。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也是正确的。  经济特区模式的探讨也好,特区货币问题的探讨也好,都是中国创办经济特区过程中曾经提出来和认真研究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过程,在经济特区20多年来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借鉴与创新的交替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对经济特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深圳经济特区后来没有采用“自由港”的模式,以及最终没有发行特区货币,都不是因为办不到,而是因为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找到了更好的发展路子。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成功,全国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本文原载于《百年潮》2006年第12期
3楼
cjiyou 发表于:2021/6/21 8:20:00

数字货币板上钉钉

虽然特区币最终“胎死腹中”,但1985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成立。1985年12月12日,中心办理第一笔外汇交易,成交100万美元。外汇调剂中心是企事业单位相互间进行额度买卖和借贷的最原始的外汇市场,深圳设立特区的外汇调剂中心,某种程度充当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功能。

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可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进行后,境内机构的外汇买卖绝大部分均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办理。银行结售汇体系运行已基本成熟,可以满足市场主体及结售汇企业的业务需求。因此,1998年12月1日起,央行、外管局联合下文取消了各地的外汇调剂中心。

又过了18年,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时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会议,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主持会议。

会议确定了一个基调:

“在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未来,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我国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接下来的发展关心这个领域的都知道了。央行积极投入数字货币的研发,近两个月研发速度已经明显加快。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透露了目前研发的进展:“目前我们是属于一个赛马状态,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做DC/EP的研发,谁的路线好,谁最终会被老百姓接受、被市场接受,谁就最终会跑赢比赛。所以这是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制表:互链脉搏)

从时空背景来观察,正在研发的数字货币已不会像特区币那样胎死腹中。

特区币的时代诉求是抵御港币的强势,而数字货币的诉求是推动产业升级、人民币国际化。前者是防守、后者是进攻;前者是不得已而为之、后者是时代之需要;前者不利于人民币在国际的声誉、后者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前者不做,可以通过人民币强大化解,后者不做会则会因为其他国家主权数字货币崛起而问题累积;前者是权宜之计,后者是战略大计……

总之,在深圳试点数字货币的刚需程度远胜当年的特区币。

如果当年特区币发行,将完全改变深圳乃至其他特区的现状,假设特区币成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梁,特区币甚至成为区域内的硬通货;但假设失败,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也可能严重受阻,对外没有打出去,对内成为深圳和内地联系的障碍。

历史没有如果,站在2019年,央行在深圳的数字货币试点,也将成为历史转折点。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