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慈禧太后的两枚庆寿钱:堪称稀世珍宝,最贵拍出805万!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2/8 3:59:00
十丈红尘 钱币交流圈
紫禁城斑驳的宫墙上,两枚特殊的钱币折射出晚清帝国最后的奢靡。当1894年甲午海战的硝烟与慈禧六旬庆典的笙歌交织,这两枚为权力巅峰女性铸造的钱币,成为了王朝倾覆前最精致的墓志铭。
一、万寿无疆背大雅宫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22年秋拍 成交价:310.5万

光绪二十年(1894年),内务府造办处奉旨铸造了一批极具份量的钱币,字面意思上的“份量”。比如西泠印社拍过的这枚,直径达62.9毫米,厚度高达11.9毫米,重量更是达到了271克。
其文字端庄大气,字口深峻,包浆自然,彰显出宫廷的堂皇之气与皇家气派。与明清时期政府铸造的流通制钱相比,其形制更为厚重,开创了宫钱厚重之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此宫钱上的“万寿无疆”四字写法颇具风格,与慈禧御笔相似。尤其是“寿”字,虽非标准繁体“壽”字写法,但亦非错字,而是省略了一些笔划后的“简体”字。
这种写法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朝所铸祝寿宫钱上的“寿”字写法一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2年嘉德秋拍 成交价:28.7万

此外,颐和园万寿山排云殿上悬挂的慈禧御笔“万寿无疆”四字,与此宫钱上的钱文颇有诸多相似之处,进一步印证了此宫钱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然而,然而正当工匠们日夜赶制时,黄海传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最终这批原计划用于赏赐宗室大臣的宫钱,只能深锁宁寿宫库房。
清末时局势混乱,一批宫钱也如宫廷里的古董一样,流落民间,如今成了各大排行的宠儿。
价值当然是越大越厚就更高,小点的十几万,超大厚重的已经突破300万,精美绝伦却暗含死兆,正如那个在改革与守旧间摇摆的末世王朝,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化作一缕幻影。
二、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光绪元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泠印社2021秋拍 成交价:805万

另外一枚在民间银元圈子内,几乎无人不知道,那就是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几乎出入泉界的人都听过这个名字,甚至假货泛滥到人手一个,网上传言上千万甚至上亿。
但正规大拍纪录只有2021年的西泠秋拍,拍出了805万的高价。没办法,人家大拍只认“传承有序”的藏品,“野路子”出来的一概不承认。
关于这枚银元真伪的争议却从未停歇。有些学术学家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也有一些有力的证据支持其为真品。据晚清古泉大家张炯伯在《广东省造银币》一文中的推测,此币很可能是专为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而特别铸造的纪念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左:上博馆藏 右:西泠印社2021秋拍藏品

理论上存世量不超过两位数,论版别“阴版”比“阳版”要少得多,理论上存世只有三枚。上海博物馆有两枚,分别为钱币大师施嘉乾及李伟先捐赠,另外一枚在台湾鸿禧美术馆。
西泠印社这枚是“突然”冒出来的第四枚,这也是拍场上的怪象,为何会突然又出现,“流传”的脉络在哪里呢?没人知道!
尽管与上博馆藏有很大区别,但拍卖纪录已经成型了,未来肯定会更高,这种资本游戏就不讨论了。

这两枚关于慈禧太后的钱币,它们既是封建皇权的最后绝唱,也是近代宫钱与机制币工艺的巅峰之作。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13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