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下半年,新中国开始制定邮票年度发行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邮票年度发行计划的实施并不理想,如1956年度计划发行的11套邮票,当年仅发行了3套;1957年度计划发行的14套邮票,在当年的9月之前仅发行了1套。为了改变完成邮票年度发行计划的被动性,邮票发行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将发行计划和选题计划分开的方案:
“选题计划的目的是预先肯定和批准可用的邮票题材,尽早进行设计,邮票发行局自行设计的即可分配任务,定出进度,使收集资料、征集意见和绘制工作可以交叉进行,委托社会美术家设计的也可扩大设计人数,做到每年至少有十余套邮票正图掌握手中,在印制上不再有停工待料情况。而某些专题邮票也能更有系统、有把握地分批设计,如体育邮票、动物邮票。古文化邮票等。
“发行计划的目的,则是预先肯定和批准某一年度必须发行的邮票和该年度邮票的总的套数。例如当年的纪念邮票和当年有关事件的特种邮票,预先肯定其名称,由邮票发行局负责保证其发行,另外指定未肯定名称的邮票若干套,要保证其发行数,主要是由选题设计计划中择其已设计完成的,也有一部分可能是当年临时批准设计的新题材。”(见《邮电部邮政总局(57)票签字第22号报告》)
这实际上是将邮票发行计划分为年度和长远两部分。1957年9月6日,邮政总局向邮电部提出《1958年度邮票发行计划》和《1958、1959、1960年邮票选题计划》,后者是新中国第一个邮票选题计划。1957年10月28日,邮电部部长办公会议原则上同意这一方案。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新中国第一个邮票选题计划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但是,其拟定的邮票选题(或相近选题)大都在以后陆续面世。笔者将邮票选题计划的实施情况列表说明(表中黑体字表示当年完成的选题)。

表1.1958年邮票选题计划(草案)及实施情况


表2.1959年邮票选题计划(草案)及实施情况



图9
表3.1960年邮票选题计划(草案)实施情况

虽然新中国第一个邮票选题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但是这一计划的制定对我国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邮票发行的第一个高潮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开拓我国邮票题材积累了宝贵经验。
来源:邮文博览
作者:李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