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时光倒流41年的邮票发行量也改不了打折命运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7/16 16:34:00
原创 白水易金邮记  

2025年07月16日 16:07 广东 

       当我们看到2025年7月的《篆书(二)》这490万套的发行量时,­不禁让人思绪飘回到1984年。2025年的邮票发行量萎缩回40多年前。­       1984年,对于集邮界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此之前,全国没有新邮预订,邮票销售与普通寄信柜台一体,邮票消耗量大,发行量主要为满足通信需求 。而1984年开始,邮票预定业务在全国普遍开展,邮票发行量也随之大幅上涨,这一举措点燃了全国的集邮热情,也开创了集邮的高峰浪潮 。从1984年发行的《峨眉风光》479.46万开始发行量一路高速上涨,同年的T98《吴昌硕作品选》邮票,发行量就达到644.26万,当时不少集邮爱好者奔走相告,排队购买新邮是常有的事。

      谁能想到,40多年后的2025年,《食用菌(二)》邮票发行量竟又萎缩至与1984年部分邮票相近的数量。但今时不同往日,曾经万人空巷抢邮票的场景不再,如今这套邮票的套票价格甚至还在打折 。回顾这40多年,1984年那些正当壮年的集邮爱好者,如今相信已经白发两鬓,他们或许还保存着当年收集的邮票,只是看着如今邮票市场的现状,估计也为手上的邮票愁白了头。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收藏品种日益繁多。从曾经的邮票一枝独秀,到如今钱币、古玩、字画、甚至新兴的数字藏品等百花齐放,人们的收藏选择越来越多 。邮票不再是收藏领域的唯一宠儿,电子通讯的普及让邮票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不再是人们日常通信的必需品,这也使得邮票的消耗渠道日渐萎缩 。

      不可否认,如今的邮票在设计内容、印刷工艺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就拿《食用菌(二)》来说,细腻的笔触、鲜明的色彩,以及独特的香味墨和三维压凸工艺,让邮票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但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集邮爱好者数量减少的趋势。制作工艺上不是做的不够好只是时代的需求不一样,单靠减量这一措施,似乎很难改变如今集邮市场的困局 。从2025年已发行的邮票均破发打折就可看出,虽然发行量不断降低,市场却依旧疲软,交易活跃度和价格提升都不明显 。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看似衰落的集邮大环境下,专业的集邮收藏其实没有太多的变化。那些真正热爱集邮、研究邮票的专业藏家,依然坚守在这片领域。他们看重邮票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对邮票的版式、齿孔、水印等细节研究颇深。在他们眼中,邮票不仅仅是一种收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只是这样的专业群体在整个集邮市场中占比相对较小,难以撑起整个市场的繁荣。      集邮市场的变革已迫在眉睫。发行单位要利润也要业务规模的做法注定了邮票会打折,靠发行特供产品来拖动销售的变相补贴等模式注定会形成部分产品打折,例如2024年本票册,通过发行的2024年本票型年册公开出售价为298元,赠送一个稻城亚丁数藏小型张(内含“秘钥”)。通过市场运作,该特供产品炒至上100元,而导致本票册可以变相打折抛售市场。就是为了冲高业务收入,如果单纯只是考核发行单位的利润,把邮票卖出去赚的会更多,跟普票的销售方法一样,但形成不了业务规模,为何明知道市场不需要那么多礼品册还要往前冲,这就是发行单位的现状。注定了在这环境下打折,伤害了邮票品牌,长期的打折,等于给不了别人“希望”,参与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减量跑不赢抛弃它的人。但有谁会管,有规模才有位置。谢谢你的阅读与关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