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深圳,看方寸邮票大历史 |
罗马尼亚世界邮展深圳集邮者又获二金 |
本报记者 刘 瑜/文 薛云麾/图 |
| ||
| ||
| ||
在6月26至28日举办的我市历次竞赛级邮展最大规模的“2008深圳市集邮展览”上,好消息激励了集邮爱好者们。今年全国送罗马尼亚邮展的邮集一共14部,深圳3部全部获奖,历年来深圳集邮者都是世界邮展奖项的重要竞争者。
黄育敏很兴奋,他的邮集《马——从驯化到野化》在刚刚结束的罗马尼亚世界邮展上获得大镀金奖,这是仅次于大金与金奖的奖项,而自己又是首次参加世界级邮展。对于集邮者来说,参加世界邮展相当于运动员有资格去奥林匹克运动会参赛。
黄育敏集邮起步于中学时代,但真正的发展却开始于10年前来到深圳。属马的他一直执着于收集“马”的素材,如今已从一名普通的集邮爱好者成长为圈内小有名气的省级邮展评审员,人称“黄玉米”,从省展、全国邮展一步步晋级世界邮展,黄育敏说自己的进步离不开深圳集邮师友的滋养。此次罗马尼亚世界邮展上,深圳的另两部邮集《中国清代邮驿》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斩获两枚金奖,至此,深圳自2003年填补广东在世界邮展上夺金空白以来,已取得8枚金奖。
在6月26至28日举办的我市历次竞赛级邮展最大规模的“2008深圳市集邮展览”上,好消息激励了集邮爱好者们。前来观展的广东省邮协负责人高兴地说,广东集邮水平看深圳,今年全国送罗马尼亚邮展的邮集一共14部,深圳3部全部获奖,广东在世界邮展上至今所获金奖除这次罗马尼亚邮展中顺德获得一枚金奖外,历年来悉数由深圳集邮者斩获。
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小邮票浓缩历史,凝聚文化。2008深圳市集邮展览数量多,类别丰富,邮展主题既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为今年省展和国展而举行的选拔赛,而国展选出的优秀邮集最终将备选2009年在洛阳举办的世界邮展。
对于邮迷来说,邮展就像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参展的集邮者无疑就是运动场上竞争的选手。世界邮展是集邮界最高级别的邮展,由成立于1926年的国际集邮联合会每年举办一次,刚刚从罗马尼亚邮展上接过2009年世界邮展会旗的洛阳,成为我国继北京1999年承办之后第二个承办城市。
深圳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周林是位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他的集邮经历其实就是我国集邮历史的一个缩影。上世纪60年代初因为与前苏联友好学校的通邮,正上初一的周林开始“攒”邮票。1982年全国集邮协会成立,1983年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1984年深圳集邮协会成立,彼时世界集邮事业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周林邮集《中国清代邮驿》中的第一枚邮品始于上世纪70年代去青岛的一次出差。那是一件“古代封”,因为对清代历史感兴趣,他以所有出差费25元当作文物买下。直到1983年去参观全国第一届邮展,他才发现居然有这么多这一门类的邮品,从此集邮之路不断拓宽拓展,随着素材收集的丰厚,才有了今日屡屡获奖的一部邮集。2003年周林的这部邮集首次获得世界邮展的金奖,与深圳另一位青年集邮者寇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一道结束广东省在世界邮展无金的历史。之后又在亚洲邮展、华盛顿邮展、俄罗斯邮展及今年的罗马尼亚邮展上获金奖。而在华盛顿摘取的金奖因为华盛顿邮展的最具份量而被视为深圳集邮人获得的最高荣誉。
周林说:“如果邮集是一篇文章,那么邮票就是一个个文字,如何组合才能写出一篇美文,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需要漫长的积累沉淀过程。”据介绍,一个标准的邮集为5框,而每个框需要16个16开大小的贴片,要参加世界邮展,必须先在省级、国家级的邮展中获得好的名次,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去参赛。
此次深圳集邮展上,竞赛邮集总数达63部,200框。每一部邮集就像一本书,有的解说历史、有的展示科普、有的叙述故事、有的论及文化艺术,穿行在由方寸邮票及邮戳、明信片、实寄封等相关素材组成的邮集之中,阅读、流连,恍若置身在一部部凝固的纪录片中,自然风光、人文掌故、奥运竞技、现代科学、历史沿革、经世变迁等等,尽入眼底,品之受益良多。
比如《邮票的故事》从邮票的诞生到设计与制作展示的是一部关于邮票的文化。邮票由国铭、面值与图案三要素构成,英国由于是世界第一个发行邮票的国家而享受特权,可以不印国铭,以女王头像表示,其他国家则均需将国铭印在邮票上。在邮票设计中,朝鲜邮政局犯了将我国男子滑冰运动员李岩石张冠李戴成女运动员叶乔波的错误。邮集中就展示一枚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运会上有李岩石签名的错误小全张首日实寄封。
又如从《世界首套十二生肖电子邮资标签》中得知,电子邮资标签即电子邮票,作为一种新型邮资凭证,香港电子邮票1986年12月30日发行,在1997年香港邮政回归后,原邮政标志、邮章、公章及包括邮资印花中附有英皇室徽号或女王肖像的均失效停用,唯独电子邮票还可继续使用。
再如《抗战时期的广东国际邮件互换局》告诉人们,抗日战争时期,深圳沙鱼涌设有中国南部唯一一条国际邮路,作为抗战时期大名鼎鼎的国际交换局,沙鱼涌担负着抗战大后方与世界各国通邮的重任。这对于深圳来说,除了邮政的意义外,更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二年大举进犯广东,广东邮务陷入空前浩劫。那时一封福建寄往上海的平信,要大费周折通过江西公路、湖南铁路至广东曲江,经广东邮政管理局封发到沙鱼涌出境,再由香港汽轮转达上海,邮路的曲折,令人叹为观止。
28日结束的深圳集邮展评出一等奖邮集8部,将推荐作为8月广东省展的候选邮集。其中,陈长锋的《从战争到和平——联合国历程》被视为有潜质与竞争力的“黑马”邮集之一。
陈长锋上世纪80年代末随父母迁来深圳,见证了深圳集邮发展及变迁。之所以关注联合国题材,是因为联合国无小事,正对应了男生们素来对世界大事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感兴趣的取向。最早对联合国素材的关注始于东门文化宫的邮市,那时他还是一名中学生,有一次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个盖有联合国邮戳的信封,于是从好奇继而探寻,这一“陷”就是十多年。
有位老邮迷说,做一本邮集就像是写章回体小说,每一个章节都有自己的主题,合在一起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集邮和其他的收藏不一样,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陈长锋的《联合国历程》按历史脉络分为联合国前身、联合国成立与壮大、机构和组织、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与进步等五个章节,运用的素材近20种,从早期的邮票、邮戳、实寄封到后期的印样、样稿、错变体、小本票、电服纸、航空照片信等等。邮集中最古老的一件邮品是1889年万国邮联的一张邮资明信片。万国邮联成立于1874年,从1948年7月起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被陈长锋视若“珍罕”的邮品有1919年凡尔赛和会的纪念邮戳,还有1995年联合国为纪念第四次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发行的画家丁绍光作品设计图中的3枚设计图稿等等。
一部出色邮集的背后反映的是集邮者深厚的历史与专业知识,往往十年“磨”一集的投入,将集邮者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炼成某一类专题卓有成效的研究者。深圳邮协副会长周林屡获金奖的《中国清代邮驿》,历经20多年,不仅要在全国各地收集清代驿站的邮封,还要在图书馆里查阅与钻研众多相关的历史文献,不断调整、编组与补充,他觉得自己的集邮之路已经升华为一种纯洁的精神追求,在那些古旧的驿站信封面前,他能体会到那种“触摸历史的真实”。
对于专题集邮,十年“育”一《马》的黄育敏认为,没有专业知识根本无从编组专题邮集,任何一个“创新”都是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