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孔荣:带着心爱的邮票前行

1楼
震荡上行 发表于:2008/7/6 10:22:00
DvNews Editor<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function WBTB_submit(){parent.WBTB_CopyData('Body');var WBTB_form=par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Body').form;var os = WBTB_form.tags("input");var o;for (var i=0;i&lt;os.length;i++) {if(os[i].type=="submit") {o=os[i];}} if (o!=null) o.click();}</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or="document" event="onkeydown">if(event.ctrlKey &amp;&amp; window.event.keyCode==13){WBTB_submit();}</script>
2008年07月04日 09:24 来源: 甘肃日报

  但凡人们喜欢上一件事物,似乎都要经过别人的影响、引导,然后了解、熟知,最后到喜欢这样一个过程。可是孔荣却在冥冥之中、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集邮。儿时的他在懵懂中见到花花绿绿的邮票就非常喜爱。每当看到大人寄信后贴在信封上的邮票,他总是想方设法弄到手,但当时只是潜意识的收集而并非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集藏。

  十六七岁时,孔荣在兰州中央广场邮局看到一个专门出售邮票的柜台,柜台里的邮票平时很少见到,因此只要一有空,孔荣就会去看上半天。其实柜台里所卖的就是一些纪、特票。孔荣记得当时他买了一套第28届世乒赛的邮票,一套四枚。由于不懂集邮,后来因为寄信,他将其中两枚用掉了。正因为不懂集邮,不管是纪、特票,还是普票他都收集,渐渐地,他收集的邮票已小有规模了。有位同学看后就送给他一本集邮册,可还是装不下,后来他就仿照着这本集邮册自己用玻璃纸做了一本。

  1980年五六月份,孔荣看到中央广场北京包子馆旁有人交换邮票,就加入到这一行列。因为他连邮票是否成套都不知道,所以无论是纪、特票还是普票,只要自己没有的他就交换。后来他买了一本1949年———1980年的邮票目录,并且学习了一些集邮知识,渐渐知道了什么是信销票和盖销票。并买齐了1974年———1980年所有的邮票插册。可是他惟缺少一套J4,于是他就拿十个猴票方连外加一套毛主席纪念堂的邮票换回了一套J4。要知道现在一个猴票方连市价早已过万了。问现在是否后悔时,他总是面带微笑一脸坦然地说:“做什么事不交点学费呢?”

  老孔酷爱集邮,他对待邮票就像真诚的朋友,既然是朋友,那么他遇到困难,“朋友”当然会鼎立相助的。孔荣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当年办离婚时需要一大笔费用,没办法他只好拿出了自己心爱的邮票出售,记得他当时将一枚乒乓球赛小型张以2000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别人,如今这枚小型张已涨至六七千元了。

  集邮的最高境界就是编组邮集,说到编组邮集,最初他编组的第一部邮集是一部风光邮集《黄山》,他说,现在回想起来很粗糙,头重脚轻,而且没有文字说明,只是将邮票用塑料袋包住放在贴片上。虽然很粗糙很简陋,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编组邮集。此后,他又编组了《电》等多部邮集。在《电》这部邮集中,他用了一枚“葛洲坝平武工程”的信封,可是上面贴的却是生肖邮票。他说:“现在想起来很可笑。”可是正是在这种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他除自己编组邮集外,还指导别人编组邮集。

  十多年来,孔荣先后多次在全国及省上举行的各种邮展上获奖。有人说集邮就是积累知识,收集生活,收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集邮犹如悠悠链条般串联起了生活。如今老孔捧着他心爱的集邮册,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每一枚邮票的来历,以及邮票背后的故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87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