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听大连收藏家赵刚讲述大师的故事

1楼
我是小朋友 发表于:2007/12/1 10:23:00


文/本报记者 魏东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董振厚的得意弟子
2004年12月18日,北京亚洲大酒店荣宝秋季拍卖会异常火爆,拍卖师刚报出吴冠中的水墨画《故乡》起拍价220万元,一买家第一口就叫到500万元,创造了中国拍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应价奇迹。满坐皆惊,被誉为“中国第一拍卖师”的刘新惠也呆愣片刻。事后新闻界猜测,这位神秘藏家定是位温州商人,其实,他正是大连传奇收藏家郭庆祥的第一“高参”、收藏家赵刚。
  性情豪爽的赵刚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别看有如此超凡的眼力和胆识,但面对记者的采访,赵刚坦言:“我没读过几年书,本行也不是美术。”
  赵刚从小聪颖过人,喜欢绘画,曾用铅笔、毛笔临摹过数十本小人书。但一次意外却改变了他的人生:上初中时,他和同学“疯闹”,模仿阿尔巴尼亚影片《海岸风雷》中叛徒被击毙时手抓窗帘倒下的动作,将学校走廊里“批邓”的“大字报”全部扯下,结果“闯下大祸”受到批判,被迫辍学。1977年,赵刚应征入伍,因为天生一副好嗓子,他很快从部队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男高音。进入军队宣传队后,他的美术才能也显露出来,被选送鲁美学习素描、水粉画。半年后,赵刚回到部队。1983年,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著名歌唱家董振厚下连队演出,发现了赵刚,在他的举荐下,赵刚进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合唱队,学习声乐。1985年,赵刚回到地方进入大连“外供”公司,第二年,他结识了做服装生意的郭庆祥,“高山流水遇知音”,对于中国字画的共同爱好,让两个人渐渐结成了收藏界的传奇兄弟。

“我画的是傅抱石”
1989年起,改做家具生意的郭庆祥时常带着赵刚去北京琉璃厂,结识了大批书画专家、艺术家,与荣宝斋经理米景阳也成了好友,开始收购名人字画。1992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郭庆祥成立了他的    宝斋,赵刚也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第二年初,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郭庆祥和赵刚带着100幅字画,赴香港举办了中国当代名人字画展,受到了香港市民的欢迎。范曾的一幅字还以近万元的高价售出,让两人更加坚定了艺术品投资的信心。
  1993年5月,郭庆祥和赵刚赴北京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拍”。一声槌响,让他们感觉到了艺术品投资的第一缕春风。之后,郭庆祥有了一个更高瞻远瞩的想法,他让赵刚留驻北京,筹拍一部在世顶级画家的纪录片《八十瑰宝》。赵刚不辱使命,很快联系到了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主持人方卉,组成摄制组,历时2年,遍访、拍摄了吴作人、叶浅予、董寿平、启功、黄胄、何海霞、宋文治、白雪石、吴冠中等一大批艺术大家。
  时年已86岁高龄的吴作人健康状况堪忧,但还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坐在轮椅上接受了采访。老艺术家超凡的幽默令赵刚至今难忘,他一眼认出了主持人赵忠祥,指着自己的画作《熊猫爬石》,笑说这幅叫“傅抱石”。还兴致勃勃地铺开画纸,教郭庆祥3岁的女儿画小金鱼。

“猪,我画的是猪”
1994年底,赵刚带着摄制组赴炎黄美术馆拜访黄胄。黄老作画十分洒脱,展开八尺宣纸,腕底生风勾出一笔优美的曲线,曾跟随黄老学画的赵忠祥“会意”道:“瞧,先生这一笔,多么潇洒,这条狗尾巴栩栩如生。”黄老抬起头,慢慢道来:“猪,我画的是猪。”原来,先生揣度猪年将至,是想提前迎新气象的。
  当年的一大部分艺术家如今都已故去了,这部全面记录了我国近现代艺术家生平、创作的纪录片成为弥足珍贵的影像史料,也成为大连   宝斋的“镇馆之宝”。何海霞当年是西安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当时正闭门在家潜心画大碗,这幅画作后来被山西博物馆收藏。后来山西、陕西等多家电视台都曾联系    宝斋,提出欲花高价购买何海霞的影像资料。
  当年,何海霞将自己即兴画的一幅画作赠送给央视一位主持人,从何宅出来后,赵刚当即花2000元为    宝斋买下了那幅画,当时那位主持人乐得合不拢嘴,现在看是吃了大亏。

启功先生不收礼
采访并非一帆风顺,两年中,赵刚也着实吃尽了苦头。有一回,在一位友人的引荐下,赵刚拎着两大包海参、鲍鱼去拜会启功先生。但先生对“世风不古”反感至极,到了北师大,老先生连家门都没让他进,就在走廊里问道:“干什么来了?”答:“看看您。”“看吧”,他把走廊灯打开,“正面看完了吧,再看看侧面……”说着,像顽童一样在走廊里转了三个圈,又问道:“看清楚了吧?”赵刚窘得只好说:“看清楚了。”“那回去吧,你这趟没白来啊。”赵刚诚意让先生收下礼物,先生开玩笑道:“拎回去吧,他们现在都说我是‘国宝’,国宝是什么?就是熊猫啊,你到动物园看熊猫还送礼物吗?”终未收。吴冠中为躲避种种人情索画,先后搬了6次家,待赵刚找到他确切的住址,敲了一个小时门,出示了文化部开具的介绍信,老人仍拒绝纳客。
  事隔不久,在炎黄美术馆举办的黄苗子、郁风画展上,赵刚与启功、吴冠中偶遇,陪二老看画展时,把自己拍摄《八十瑰宝》的初衷讲给他们听,启功哈哈一笑,误会才算解开。启功随后讲道,有一次,一位访客大老远给他送一袋活蟹,路上蟹子死了一半。见了先生,来者不好意思地指着那袋螃蟹解释说:“车上人太多,你挤我,我挤你,有死的,有活的。”先生一本正经道:“等等,有你,没我。”
  而清瘦的吴老穿着布鞋,脚上的袜子竟破了个洞。后来听说吴老一生简朴,理发上路边摊,午饭和老伴几元钱就解决,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画作中了。“这才是‘品高则迹逸’的大师风范。”

“一寸识字”和“一画白发”
1996年,大连万达   宝斋成立,每年都邀请六七十位国内顶级和中坚画家来连召开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举办名家画展,名声日隆。因为直接负责画家的迎送、陪同工作,也让赵刚和众多国内一流画家建立了深厚情谊。
  几年前,大连一位收藏家听说赵刚与范曾私交甚厚,拿来一幅范曾的字,请他去北京让范先生鉴定真伪。见了面,只展开条幅一角,露出手指肚大的墨迹,范曾即肯定道:“我的。”赵刚才真正见识了范曾“一寸识字”功夫,此言不虚。
  另一位让赵刚颇为敬佩的是石齐。石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成名的画家,之后他“闭关”在家,潜心作画,十年间只画了80幅满意的作品。他对自己的画作严谨得几近苛刻,为画一幅画往往构思数日,被收藏家预言为“中国毕加索”,也被业内推崇为“一画白发”。时至今日,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画作的价格已翻了5到10倍。去年,石齐为画一幅大连女骑警的画,先后三次来连,每次赵刚都陪同前往,几个月后,这幅《凌云志》画毕,就被藏家以百万元购走。
  陈逸飞生前共来大连4次,每次都是赵刚接待,画兴突至,也往往请赵刚为他唱支《五指山,万泉河》,歌毕,定拍手叫好。十几年前第一次来大连,赵刚陪同他赴庄河冰峪沟游玩,陈先生被大连的山水陶醉,即兴提笔写生,画兴正酣,恰被一群来写生的大学生认出,纷纷索要签名,待重新坐回画板边已过中午,赵刚请他先吃午饭,先生风趣道:“不急,画不好,你们郭老板是不会管饭的。”

三访徐悲鸿的连襟
  3年前,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工人带着徐悲鸿的两幅马和一幅《仕女图》走进    宝斋,赵刚看完后认定是真迹,立即通报了郭庆祥。郭庆祥仔细看过,果然是真迹,但最终老人无论如何也不愿出售它。这之后,赵刚费尽周折找到老人的家。闲聊中,得知老人已故的妻子正是徐悲鸿夫人寥静文的妹妹。老人一生勤俭,家中十分狭窄,因为要动迁买房,才动了卖画的念头。赵刚三次前往,老人终不肯卖画,并透露那幅《仕女图》已卖出。此后,赵刚一直关注着拍卖信息,终于在上海一家拍卖行的拍卖目录里发现了那幅画,郭庆祥随后直奔上海,花了110万元将那幅画又购回了大连。

像地产、股市风云一样,艺术品投资同样不乏奇迹。几年前,郭庆祥和赵刚在北京市场看中一幅李可染的《井冈山》,花220万元购得,当时身边人无不唏嘘埋怨。3年前,郭先生为了资金周转决定忍痛割爱,赵刚受托在北京翰海拍卖,卖出1000万元的天价;几年前,赵刚和郭先生花400万元人民币在日本购回一幅上世纪70年代李可染创作的《漓江胜景图》,当年,那位得到画的日本华侨只送给李先生一块西铁城手表,而今年这幅画的估价已超过2500万元;十年间,范曾的字画翻了20倍;“1993年我在荣宝斋看到吴冠中一幅画标价38万元,当时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而根据全国12家权威拍卖行的统计,最近十年中他的画价翻了10倍,近7年的总成交额超过10亿元。今年,他的单幅画作《交河故城》已拍出了4070万元的天价。”看准了,“短线是铜,长线是金。”这正是收藏的奇迹和魅力,赵刚说。
  赵刚一生钟爱唱歌,2002年到2004年,“前进”拍大型歌剧《雨娘》,赵刚受邀“归队”出演,去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赵刚应邀担当《过雪山草地》的领唱,在人民文化俱乐部连演了三个月。但他的最爱还是收藏,他把全部收入投入到个人收藏中。不久前,在郭庆祥先生的支持下,这对合作了十几年的兄弟“分手”。“单飞”后的赵刚与大连城市建设集团合作,本月初,一个艺术的天兴画廊即将面世。站在上百幅的珍藏中,赵刚壮志雄心:“我最大的愿望是大连有更多的‘    宝斋’,让文化从企业走向城市,走向全国,闯出国门,成为一种城市的符号。”

图片说明:赵刚与黄胄(左)在炎黄美术馆。
赵刚收藏的石齐画作《和平颂》。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