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奥运收藏的无国界主张 小勇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08/7/19 9:15:00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思索这样的问题:外国人会不会和中国人一样卯足劲来搞奥运收藏?探索这个问题本身挺有意思,还可以假装一下比较学专家。前几天奥运纪念钞一推出,随即引来多城狂热,市民个个千辛万苦望眼欲穿地在凌晨就排起了长龙,换购不到的人在网上一问价,什么?450元?中国人挺会炒,但是炒着炒着发现在奥运收藏品上西方人才是鼻祖,这还得从百年来的历史简要回顾起。
  史上第一个奥林匹克收藏品--奥林匹克纪念邮票
  收藏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念品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实际上,这现象是在1896于雅典的第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奥林匹克邮票是第一个发行的纪念品,亦是第一个有关运动的邮票,当初希腊政府以此来平衡奥运会的财政预算,这掀起了几个世代集邮爱好者的激情。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时,希腊政府因筹办资金匮乏,射击场、自行车场、船坞等最后几个场地未能落成,为了弥补当时经费的不足,因此以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为题,设计了8种图案共12枚一套的奥林匹克纪念邮票。这套12枚以古奥运会历史为题材的邮票,高于面值出售,为奥运会筹集到了40万德玛拉,这成为了"邮票拯救了第一届奥运会"的一段佳话。
  在奥运邮票上,体育明星、奥运冠军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第一个马拉松冠军是希腊运动员鲁伊斯,他为希腊夺取了1896年奥运会上惟一的金牌,从而被授予希腊民族英雄称号,从加拿大发行的"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邮票上亦可以一睹他的风采。
  然而在奥运会纪念邮票百年来的历史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12、13届奥运会被迫停办,当时被俘的波兰军官在格罗斯鲍恩和沃尔登堡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的一些体育爱好者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纳粹分子的屠刀下发动了一个"集中营奥林匹克",还进行了简单的体育比赛。同时被关押在集中营的一些集邮爱好者还在木头上刻出标有"集中营"字样的"奥运会邮票"。并在粗糙的纸上印了几千张集中营里的奥林匹克邮票,这些热爱和平的人们从而表达了对奥林匹克的深情以及对法西斯的抗议。如今这枚"集中营奥运会邮票"已成为价值不菲、难于寻觅的稀世珍品。
  希腊发行奥林匹克邮票的初衷只是为了募集举办第一届奥运会的资金,但在现今世代奥运会与邮票成为不可分割的"伙伴",并在邮票上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奥林匹克历史图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催生了世界范围内奥运纪念品的收藏热潮。奥运的爱好者不但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疯狂,也被奥运收藏品深深迷住了。因此,奥运收藏品也成为了奥林匹克的一部分,也成了奥运文化、历史和艺术的象征,更促进奥林匹克理想。另一个方面,有不少人透过收集奥运会邮票来投资,这已成为当今世界集邮和邮票投资者的热门,所以奥运收藏品更因此步入全球化的经济舞台。
  贯彻奥运收藏品无国界主张
  从每年都要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就可以观察出,作为浓缩奥林匹克历史、彰显世界各国体坛文化的收藏品,已经受到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让收藏和展览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形成较为成熟的大会模式,是令人值得期待的作为,而在另一方面,也更好地贯彻了奥运纪念品收藏无国界的主张。
  然而,奥运徽章收藏者刘洪伟认为,中西方对奥林匹克收藏存在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体育包括奥林匹克,因此更多的是注重"体育"收藏,但是外国人却更认"奥林匹克",他们认为奥林匹克就是体育。所以很多外国收藏者在互相交换的时候必须要看藏品之上有没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换句话说,他们更注重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主办国发行的奥林匹克收藏品。
  有收藏,就难免有炒作。有炒作,就有几个值得收藏爱好者们推敲的地方:其一,奥运题材藏品具一定时效性,过了这阵子就可能急速冷却,盲目的跟风抢购中潜藏的风险不言而喻;其二,市面上未经授权的纪念品俯拾即是,收藏者要多留一个心眼,仔细考证其身份来历;其三,看准买卖时机,对新发行的藏品、发行量少的藏品,都应保持较高关注度。
  美国人的奥运收藏思维
  法新社曾经有过报道,美国网球名将罗迪克的球技可能略逊于费德勒,但是在交换奥运纪念品上却远比对方来得热情似火。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对比方式有意无意间打击了罗迪克在专业领域的自信,还好上帝关上一扇门,便会打开另一扇窗,罗迪克也有意无意间跟"收藏家"的名号沾上边。"奥运会正式开始还没有两天,罗迪克已经获得了许多独特的纪念品。"其实这更像一则产经新闻而不是体育新闻,打趣地来看,罗迪克生怕到时拿不到金牌,尚且可以炒一炒身上所拥有的纪念品来满足一下自己的成就感。
  的确,正是因为历年来奥运收藏品难以预估的升值空间才使人们对它有了比较高的关注度。比如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奥运会的会徽海报存世量非常罕见,只有两三张曾经出现在拍卖会上,自然很容易拍到千万天价。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当美国游客杰克步入北京街头一家奥运特许商店时,那些精致的奥运纪念品立刻让他兴奋不已,然后口里蹦出一句"这些东西代表着中国人的另一种奥运激情,让你无法拒绝。"很像在咏叹席慕容的诗,让你觉得他们充满着某种浪漫主义情怀。
  但对于群众在购买和收藏奥运纪念品产生的浓厚兴趣,部分纽约商家却反应冷淡,只能归结于其商机把握意识尚未觉醒。毕竟,1984年洛杉矶为奥运会这个盛典赚到了第一桶金还是强有力的说明,美国人在奥运相关产品的开发、运作甚至是炒作应是具有一定的底气。
  由此观之,"爆炒藏品"这道菜肴,难以分辨中西方的味道孰轻孰重。外国人更侧重在时代的沧桑感上做文章,中国人更善于炒新炒鲜,中西两种吃法,相得益彰,可别一定要分出个高下,然后输的一方显得特悲壮,但凡如此,则收藏变"馊"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