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商报:中国邮市25年炒作祭

1楼
老王第二 发表于:2008/7/30 13:26:00
一边是怎么赚钱就怎么印邮票,一边是看到有适合赚钱的题材就筹资炒作。中国的邮市在这样的轨迹上疯狂了很久,但今天,很多邮人都会感慨:邮市死了。  

  25年前,首枚生肖邮票“庚申猴”横空出世。在众多集邮者眼中,它是生肖邮票的成功策划,也是邮票收藏走向平民大众的切入点。

  “庚申猴”自问世以来,由面值0.08元一路飙升,最高时突破2000元,涨幅2万多倍。它创造了中国邮市投资的经典神话,同时也成为牵动邮市神经的一面大旗。

  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千军万马闯进邮市淘金。这里是一个诞生了不少百万富翁和千万富姐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成千上万邮人穷尽毕生财力的地方。

  1997年,一股前所未有的邮市狂潮退却之后,“庚申猴”的价格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1992年以后发行的邮票大多都陷入了打折的悲惨境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邮市数量从1000多家迅速减少至北京、上海的四五家,而其他省市的邮市已处于“半瘫痪”状态;集邮会员人数更是从2000多万人萎缩至200万人。邮市从盛世辉煌跌入了万丈深渊。

  25年后,邮市寂寞无声,一片萧条。但“庚申猴”神话却依旧在邮市续演。截至2005年3月,在大多数邮品从高峰价上缩水2/3的情况下,“庚申猴”虽有调整,但落至1280元附近就不再下行。许多集邮者认为,与邮市更注重投机炒作相比,以“庚申猴”为代表的经典老票走的是缓慢、稳健而踏实的理性投资之路。

  有人说,中国邮市从风光走向萧条,25年的发展兴衰为其画了一个极为清晰的、命运轮回的圆圈。炒作之风使邮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而炒作的市场只有死路一条。只有挤去邮票中的炒作成分,实现其价值的回归,才是邮市发展的正道。

  炒作市场死了

  中国邮市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邮市开放的初期,到邮市购买邮票的大部分是收藏者。由于当时投资渠道少、文化单一,一部分想富裕起来的群众进入了邮市,并将邮票作为一种投资品种。随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邮市。

  北京集邮者刘先生回忆说,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股票,银行利率又很低,所以集邮就成了当时惟一可以投资的行当,“集邮可以发财”的思想迅速在人们中间传播。

  刘先生还告诉记者,1989年以前,邮品供不应求。1985年4月《梅花》小型张发行时,邮人纷纷抢购。一米宽、几公里的队伍从北京和平门中国邮票总公司的营业部一直排到宣武门,约有3万人之多。公安部门害怕出事,出动了100多名警察维持秩序。在上海、南京等地,邮票公司的门窗被挤破、柜台被挤翻……

  此后,国家邮政局逐渐加大邮票发行量,三五千万的发行量很常见,有的甚至发行了上亿枚。例如1985年发行的《熊猫》小型张1200多万枚,对于以前仅几十万到上百万发行量的小型张来说,绝对是个“天量”,而与1997年发行的5000多万枚的《香港回归》小型张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

  与此同时,集邮者人数迅速扩容。一组数据显示,1980年全国集邮协会会员只有十多万人,到了1985年已增到了500万人,1990年时达到800万人,1994年更猛增至1500万人。

  然而,伴随其中的还有愈演愈烈的炒作行为,1985年、1991年和1997的三次邮市高潮便是最有力的明证。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邮票的价格。1979年发行的《荷花》小型张,面值1元,1985年时只有25元左右,1991年涨到250元左右,1997年则达到了1800元左右。

  如今,许多邮人对邮市三次高潮时的场面仍记忆犹新。据他们描述,每一次狂潮,邮市爆棚,几近疯狂。眼前只是邮品狂炒,钞票漫卷。大户们为运送邮品,甚至动用了微型汽车。而邮票价格却被严重扭曲。其结果是少数投机者赚了钱,大多数中小户资金被套牢。在这样的混乱中,那些真正的集邮者远离了市场。

  有50多年邮龄的北京集邮家苏慎余,已有十多年没有踏进邮市的大门了。苏先生说,邮市买不到他想要的邮票!现在的邮市早已成了新邮的天下,要买民国等早期邮票、实寄封却十分困难。苏先生将这种形态的邮市比喻成了“批发市场”,这个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新邮为主的“批发”交易形式,邮票也可以像卖白菜那样百斤千斤地叫卖,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观!苏先生十分不解:邮票怎么变成批发了?集邮者买个四方连,买一个整版就绰绰有余了,整封整包的新邮卖给谁?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邮票越印越多,它们的实际价值也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国家邮政也推出了四次销毁邮票的举措。1996年,中国邮政第一次销毁邮票。这种看上去颇有一些壮士断臂意味的举动着实让邮市振奋不已,1997年邮市大行情便由此而生;2001年,邮政再次举起了销毁大旗,但销毁数量和品种依然未公诸于世;2003年上半年,邮政第三次舞起销毁大旗,据悉此次销毁了总面值11.9亿元的库存邮票;2004年,面值高达30亿元的库存纪特邮票被销毁,成为了中国邮政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销毁举措。

  然而邮人发现,虽然邮政推出的销毁规模不断加大,但每一次销毁之后所刺激的行情波澜却一次弱于一次。有集邮者指出,所谓的销毁邮票根本不是从集邮事业的角度出发而做出的决定,邮政管理部门只是在为自己修理邮市这台破败不堪的“提款机”而已。

  “中国邮市实质上就是一个炒市,有炒作,邮市就活了;没有了炒作,邮市就死气沉沉。”湖北集邮者吴荣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与股票等其他炒作品种相比较,邮票炒作具有三个显著特征。首先,主观性更强,获利大小不是以你对邮市的把握程度,你对集邮知识了解多少,甚至不以你炒邮的技巧来决定,更多的是凭关系、靠运气;其次,资金需求量少,如2003年发行的“羊”小版,面值22.4元,发行量80万版。除去打折消耗的约30万版和沉淀在收藏者手中的约30万版,那么真正在市场的流通量估计约20万版左右,总资金量约400多万元。按照现在每版21元的价格,如果庄家手中有100万元资金,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操控“羊”小版的行情,假如你用这100万炒作一周时间,然后抛货走人,得到的可能就是几倍的利润。但如果你想操纵一只股票的价格,没有几亿元资金想都不要想。第三,规范性更弱,市场上的邮票可以在短时间内十几倍、几十倍地上涨,涨到天上也没人管。如果股市里哪一支股票当天上涨到10%即涨停,而谁若敢一连拉上几天的涨停,证监会的人说不定会出来问一问,是不是有人在坐庄。从这一点看,邮市缺乏公平的程序和完善的监管制度,也正是这一点,使其更具诱惑力,风险也更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15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