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为编年票品价值正名 为邮人集藏投资张目之二

1楼
邮耗子 发表于:2008/11/11 15:25:00
邮票品价值的生成和培育,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发行量小,邮票品的价值显而易见;发行量大、而且是在人们已经对它们近似疯狂的情况下实现消耗和把量减下来,必然是出现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问题。从中也能看出编年票品的现状,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是随缘任其发展、还是还其本来面目、理性对待?事实上,因为情感因素,已经到了发展绕不开的问题。
    笔者现在就来梳理这个问题——邮市经过一轮大过一轮的85行情、91行情、97行情,邮票品值钱被强化,获得了纸黄金之名。这个名是由现实赋予的,因此能打动人、吸引人,深入社会各方。本来这是在中华大地上原可以把集邮做得更好、吸引更多的国人进到集邮队伍中来,使集邮在更普及的条件下推动集邮更大的发展,在世界各级邮展上摘获更多的金牌,更好地展示和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但是问题还是来了,走了一条与此完全相反的路。象过去任何一次行情的发生一样,首先而来的问题就是增加新邮的发行量。说句实话,如果只是加量,没有其它的打击的话,邮市断不会恶化成邮灾。因为这期间加量并没有93年94年的加量幅度大。尽管97香港回归金泊张伤害了不少邮人,也没有紧随其后的邮政“卖堆票”没完没了对邮人信心的伤害大。到此时,邮人的信心被打散后,减量是意料中事。可是减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减量并没有扭转邮市的秃势、未出现预期的行情时,人们的观点发生了逆转,信心丧失,使有的邮人也加入了卖手中票品的行列。而且,可以说,每一次减量未实现激活邮市的预期目的都是一次对邮人信心的严重挫伤,因此对邮市失望之人就会甩出手中的存货,邮价也会在这样的多次演练中让人对邮市绝望。笔者在2007年7月《北京邮声》的一篇文章上录了个不全面的价目表:20分-10分、30分-21分、50分-21分、60分-41分、80分-47分、100分-45分、150分-47分、200分50分、280分-72分、540分-173分。前面的数字为邮票面值,后面的数字为邮市售价。到2003年发行的小版张一般一套数10万的量也沦为打折票,打折程度之疯狂可见一斑!就在这一年,在马甸邮市卖打折票经营得好的一个中户,以此就能收入20来万。
    邮政各山头“卖堆票”是不是这期间去外国考察“营销”归来的刘司长、高山等各自取回来的真金、其因果关系虽然不能确定,能明确的是:从卖出库存的愿望上,刘司长们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尽管是以牺牲发展为代价。从此,邮政在经营集邮上虽然还在唱“适度从紧”的戏,事实上已经抛弃了“适度从紧”的方针、变适度从紧、邮人找上门要邮为邮政填鸭式放邮。
    邮政职能者在这期间干的最无赖、也最无耻的一件事,就是将他们卖出来的、邮市消化不了的打折票品、借打假为名赖账,通通说成是假票品不准出售,也不准在邮局使用;要用也要经上一级职能部门出具真伪鉴定书面报告后方能再用。从个人情感上讲,我会排除这不是人民共和国的邮政干的事,事实上,它又确实不是境外敌视我国建设成就的人干的。所有的事实都无可辨驳表明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政职能者一手干出的事。(假如邮政职能者认为笔者在此所述不是事实、就是夸大了、以“莫须有”都可以起诉笔者。)到此为止,假如邮市仅这点破事、没有伴随单纯炒新、疯狂炒新甚嚣尘上就能把邮市弄趴下了的话,那也太小看了国人的生存能力。要不怎么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民,否则,中国也早亡了!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后100年的历史,中国人不仅没有当亡国奴不说,还创造了一个新中国:一个从生活习惯到精神风貌都大不一样的崭新的新中国。虽然邮政不让用邮,事实上只是增加的用邮消耗的曲折而已。邮的消耗的大致情况:一是大宗信函的用户采取与当地邮政负责人勾兑解决;二是邮政自己在邮市回购打折票后再售出;散户就打游击;大邮市的邮商等用邮如北京马甸倒也还通畅。后来经过维权等的努力得以在较大范围放开使用。在这个时期,少数地方诞生了一个新职业:专为人寄信,从中找用的邮的差额钱。 
    回过头来交待一下炒新兴起的个人观点。97行情中和97行情尾声之际的一个时期都陆续进来了一批邮市淘金者。这批人自有资金和活动能力都强。进到邮市受现状所限,发财梦中止却不等于是发财梦破裂、玩起了新方法,把邮市现状当作大捞一把的最后晚餐。凭借资金实力,疯狂炒新。在一个时期内,也确实凑效。遗憾的是,这种玩法好事不常,一步一步走向没落。
    说到编年票品的消耗,我们知道,新中国前30年的邮票品消耗,是在集邮未觉醒、投资未兴起的自然状态下消耗。就是说,那时的邮票品消耗,倾斜性不大,而现在的邮票品消耗,,是在新时期集邮兴起,投资意识复苏的强劲漫延中邮市遭灾、邮人在绝望中的消耗,其倾斜性是很大的,这就为人们投资编年票品利益最大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是对邮市的情况有所熟悉,不是靠撞大运就能心想事成的!
    坦率讲,在梳理编年票品的消耗时,我不仅联想到了新中国早期封、片、简、“文革”票的价值,还想到了人民币中的“黑10元”、“大团结”、“车工”币等等的市场表现。提起它们,有谁能告诉我200多万元一套的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10多万元一枚的“黑10元”、数100元一枚的“车工”币是炒出来的,还是集藏价值凸现?!或二者兼而有之!当然,有人会说还未退出流通的80版90版2元币1元币5角币2角币1角币是炒出来的。这我承认,但却也忽视了它们的一个大前提,即它借助了一版币、二版币、三版币在社会上的集藏效应。没有这个集藏效应支撑,它们就不会有如此的风光!                (陈秀东)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