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邮票是有价证券,既然有价,就必须标明面值。邮票上的面值,是在票面上用文字标明的邮资金额及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地区)邮票上的货币单位,为该国(地区)的法定本位货币及辅币,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货币单位。笔者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在邮票发行的道路上,面值也存在几种货币单位,在此与同好商榷。
旧人民币为邮票面值
旧人民币邮票面值,是以第一版人民币为邮票面值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并开始发行第一版人民币,到1953年12月发行最后一种为止,所有第一版人民币称为旧人民币,以“圆”为单位,一直使用到1955年2月。在此期间发行的邮票有纪1至纪30、特1至特12、普1至普7和航1。1955年11月3日,原邮电部发布关于停售及停用旧人民币邮票的命令,决定自1956年1月1日起停售旧人民币邮票(不含中国集邮公司出售的邮票),改用新人民币邮票。旧人民币面值邮票售至1955年底,使用至1956年3月31日。
在此期间发行的还有欠1和欠2邮票,共14枚。1956年4月1日,原邮电部规定,欠资一律不再贴欠资邮票,后改用通知单据或戳记。
军1《军人贴用》邮票,一套3枚,面值均为800圆(1953年8月1日发行),发行后发现使用范围难以控制,原邮电部决定停止发行,但有很少部分邮票流传在外,无法收回。
改1至改10加字改值邮票(1950年5月6日一1951年8月22日发行),共10套,58种。后于1953年,原邮电部发布邮字1009号通知,建国以来发行的加字改值邮票,自1954年8月1日起一律停止使用,9月30日前可到邮局兑换成现行邮票。
新人民币为邮票面值
1955年3月1日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即称为新人民币。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币制改革,为改善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和提高印刷质量,健全我国货币制度,发行以“元”为单位的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的比值为1:1万。为适应币制改革,原邮电部决定发行新人民币为货币单位面值的邮票。新人民币的货币单位有“厘”、“分”、“角”和“圆(元)”4种。自纪31、特13、普8、航2起至今都是以新人民币为邮票面值货币单位。
东北币为邮票面值
东北币邮票,面值是以东北币为货币单位。抗战胜利后,东北解放区于1945年11月15日成立东北银行,发行东北地方法定货币,后又发行新东北地方流通券,简称东北币。建国初期的东北地区,包括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和纳文慕仁盟。东北地区较早开始了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因而该地区相对关内而言,物质较为充裕,物价也较稳定。为了不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关内统一使用人民币(旧币),而在东北地区,一段时间内依旧使用东北币。由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序号为普东1和普东2普通邮票,中央邮政主管部门又专门印制纪1至纪8,共8套纪念邮票,在邮票右上角都印有限“东北贴用”四个字,面值以东北币为货币单位。包括东1《包裹用纸》邮票(1951年发行),限“东北贴用”,面值也是以东北币为货币单位。1951年7月1日,东北地区实行全国统一邮资,不再印发东北币邮票。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自1951年4月1日起,在东北流通人民币,并以人民币(旧)收兑东北币(比价为1:9.5),将全国货币统一。
关东币邮票,面值是以关东币为货币单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大连,旅大地区即暂由苏军管制。1948年11月15日,由关东银行发行关东地方币,简称关东币。关东币使用到1950年6月,后关东银行合并到东北银行,关东币以1元兑换东北币270元。当时旅大邮政部门自行发行邮票,并实行自己的邮资标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的普旅1《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1950年3月10日发行),限“旅大贴用”,邮票面值就是以关东币为货币单位。1950年6月30日后关东币停止流通,旅大邮区从7月1日起改用东北币面值的邮票。可见,限“旅大贴用”的关东币邮票普旅1,其使用时间不足四个月。
港元、澳门元为邮票面值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遵照“一国两制”的原则,按本地区货币单位发行邮票。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邮政署在特别行政区成立当天,就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一套6枚及小型张一枚,邮票上的铭记,第一次使用中英文“中国香港”、“HONG KONG. CHINA”,邮票面值以港元为货币单位。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澳门邮政部门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一套6枚及小型张一枚,由北京邮票厂印制。邮票上铭记,首次使用“中国澳门”、“MACAU. CHINA”。邮票及小型张使用新编号(S001 .B001),邮票面值以澳门元为货币单位。
来源:中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