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笔者所接触到的邮商中,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北京四达邮币社的董事长王国强先生。
说起王国强先生来,那可是当年在月坛邮市里响当当的一个人物。论实力他也许未必是最大的,但当年大家都在铝合金商棚里夏天挨晒、冬日受冻时,老王早已登堂入室,在邮市里拥有了自己的一套门脸房。据老王本人介绍,他是1991年进入月坛创办了四达邮币社,最初的启动资金是1万元,可谓是微不足道。在他成功地运作下,1997年高峰时,四达邮币社的资产已经接近2000万——典型的邮市发家神话。
笔者是受家妻个人爱好的影响,1995年底开始关注邮市和邮票投资的,一旦逛进月坛公园,便迷了个五迷三道,一发不可收拾。每次逛月坛,四达邮币社是笔者的必去之处,吸引笔者的,除了柜台里货架上那些成摞成堆的票品外,就是王国强先生那滔滔不绝的口才,古今中外,上下150年,邮票股票,老王那颇为健硕的胸腹似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晓。久而久之,彼此便成了朋友。后来月坛邮市整体搬迁到城北的马甸附近,老王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在月坛公园里,笔者去他那里的次数也就少了,但每次去,彼此总能谈得十分投机,观点十分相似,颇有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常常三四个小时不知不觉中就悄然过去了。当然,笔者主要是作为一个听众,间或插上几句‘白鳍豚’。两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便是新中国小本票。
老王的经营品种,上自大清、民国,下自新中国老纪特、JT票,流通纪念币和古代钱币他也涉足,但其中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1994年起他对小本票,尤其是SB2“白鳍豚”的成功发掘。
“您知道炒‘白鳍豚’我用多少钱建的仓——不瞒您,不到4万!”看到笔者疑惑的表情,老王开始细细道来。
“其实我早就盯上了‘白鳍豚’了:题材好,尤其是五拼图这一个独一无二的题材,发行量少,存世量更少,价钱便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白鳍豚’的优点很长时间不被大家认可。我一直在等待批量建仓的时机。1994年4月,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北京市首次公开发行王府井、北人等四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采取存款摇号的方式。此时月坛邮市正处于1991年炒邮大潮退潮后最低迷的时期,最惨的时候每天连摆摊带逛邮市的加起来不过20来人,大多数邮商都熬不住了,改行的改行,回单位上班的回单位,相当一批人进了股市大户室。为了申购新股,一些人纷纷抛货,甩卖家底。当时SB2‘白鳍豚’的市价是15元,为了换钱,原包货13元一本他们也肯跳,我一次就从大熊那里接过来上千本,等我建足了满意的仓位,满打满算,总共投入了不到4万元现金——您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又是什么!”
“当时在市场里经营小本票的只有郑伟一人,我跟他并肩作战,他在里面收,我在门口收,95年夏天把‘白鳍豚’拉到了36元。当时邮市正处于歇夏期,各个邮品纷纷走软,但为了树立‘白鳍豚’的形象,我们商量好坚守35元防线,不许它下跌。后来因为缺钱,郑伟曾一度动摇,为了坚持,我忍痛把一些品相极好的‘猴’票和整封的‘荷花’、‘仕女图’等俏货也给放了,‘白鳍豚’我们35元收,36元就卖,有时还平推出去,硬是把它的价格给扛住了。当时‘白鳍豚’成了月坛邮市的一大景观,只要有人进来,立刻就有一帮二传围上去,问带没带‘白鳍豚’。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又有刘子辉的《京沪邮讯》一起使劲,全国邮市都知道月坛邮市有强庄在运作‘白鳍豚’,跟风者于是便纷至沓来,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到了年底,‘白鳍豚’便一下子蹿上了100元。”
“你看,这就是当年我13元买的‘白鳍豚’。”王国强先生从柜台里托出一包‘白鳍豚’小本票。果然,是一包原包货,整整齐齐码成一摞长方体的豆绿色封皮让笔者羡慕得直流口水,这种品相在目前邮市里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笔者寻找了两年多总共才收进了两包。
“由于市场低迷,加之刘子辉在98年犯的一系列严重错误,导致‘白鳍豚’跌得比较惨,但我坚信它绝不会跌破80元——这比它的起步价仍然有6倍以上的升幅,邮市里有几个品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的看法是,下一次大潮中,‘白鳍豚’单本将过1000元,五拼图将可能冲破1万元!”
笔者完全同意王国强先生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