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四川的两处与银锭有关的藏宝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3/8 21:50:00


左藏西

 

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乱的袭扰,是英雄、枭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几千年来,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战争宝藏数不胜数,民间传说更是不计其数。而在四川,从明末清初至今,有两个宝藏传说最让我观注,都是与元宝有关:
1,2002年的市场上一下子出了一批明锭,特征同一:泥沙包浆,皆为明末崇祯年月的湖南各地上缴的桂府禄银等。当时的传闻是兴修水利中,沉船出水,至于是哪条江哪条河,就众说纷纭。不过结合该批明锭及明末史料,两种猜测最值得深入讨论,其一是岷江出水;其二是湘江出水。但当时由于没有任何报道,所有这些也都只限于传闻和猜测。不过,当时间到了2005年,四川省彭山县江口镇老虎滩上的一次施工却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报道:在挖河沙的过程中,有工人挖到了银元宝并私分,文物部门得知后,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追回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其报道一出,不但招惹到许多古董商蜂拥过去,希望有一,二所获。更多的是将我们引到了四川民间近400年的“张献忠宝藏”传说上来。单从现在所知,该批银锭铭文“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沅陵县征完解司载充兵饷银五十两崇祯十年八月银匠姜国太”;“京山县十五年饷银肆十两”;“巴陵县榆口饷银五十两”等,有地名者皆出自湖南湖北,从张献忠攻入两湖对明藩王府大肆洗劫,湖北的楚王、湖南的桂王等皆首当其冲的史料来看,其聚集了大量两湖财富。之后攻入四川,后“甲申之变”,再到被清军击杀而死就不一一细说,但其身后的财富就此消失并一直为世代挂念!而近年来,这两次明崇祯年月两湖地名藩王府名银锭的出现,确与这段历史如此契合,难道仅是“巧合”吗?我想各位自有推断吧。
2,一些年前,一次偶然的报道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是关于在大渡河中下游平缓流域,曾有人河边洗衣时捡拾到50两银锭。在当地一度轰动,传为谈资,银锭具体的铭文及图片现在已是无从查找,但大家当时说的最多的,就是第二个让我关注的宝藏--“石达开宝藏”。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 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抗 战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 后山坡下,工兵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 是 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蒋介石知道此事。他 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 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掘宝之事终于被迫中 止。根据研究人员赴现场考查后判断:该三大洞穴所在地区和修筑程度,似非为太平军被困 时仓促所建。石达开藏宝之谜,只有继续深挖才能解开。”以上仅是个引述,关于该宝藏的文章繁多,大家如有空可找来细读。之后些年,在我曾经留连于川藏的日子里,曾经数次凝望着大渡河想起这段历史和宝藏传说,有时在深夜里,因为雨季而滔滔的河水似乎总在说着什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上此锭,十分形象“南京鞋”,曾调侃是个鞋拔子,见者无不哑然失笑!錾刻“谷银 五十两”,综合判断此锭,是明锭特征!分享出来!

明代与汉代“厚葬”习俗不同,提倡“俭葬”,所以墓葬中陪葬金银锭的犹如“凤毛麟角”,除了帝陵外,现在所见的五十两明锭从包浆上看,大都是出水的东西,很可能与楼主所讲的这两个地方有关。
05年4月四川彭县发现的10个明锭中,就有镌刻有湖北、湖南和四川地名的银锭,专家说这是张献忠在家乡陕西米脂起义后,从陕西打到河南,经过湖北、湖南进入四川,在成都定都,一路上抢掠官府和地主的金银财宝无数,正好符合史书记载的张的起兵路线。
自从我国文物法“松缚”后,允许一些文物在国内上市买卖,这才使许多文物从暗中转向明处,当然出境是违法的。乡亲们发现了银锭不上交,似乎已不什么“高压线”,否则,明锭的真面目,我们寻常百姓永远不可能一睹它们的容颜。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