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7月31日起中国国内邮资调整,其中本埠明信片邮资由原先的2分调至10分,外埠明信片的邮资由4分调至15分。为了适应此次调资,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分别于1992年6月15日和1993年1月1日共发行了同一套计2枚以北京颐和园著名景点石舫为邮资图的普通邮资明信片,该片编号为“1992JYY”和“1993”,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孙传哲先生设计,片规格为148ⅹ 100mm,邮资图规格:25.5ⅹ18mm,河北邮电印刷厂印刷,胶版,面值分别为本埠10分和外埠15分,米黄色卡纸印刷,每枚售价分别为0.15元和0.2元,邮资图10分的为蓝色图案,15分的为红色图案。
1992年和1993年发行石舫片区别在于:在片的左下角有“1992JYY”和“1993”之分别。1997年以前PP片由于品种单一,使用时间长,9套片就有四套片出现不同年份的加印,四套片中石舫片为其中之一,PP6、PP7、PP8都加印了四到五次,每次加印都是在不同的年份,并且在左下角标明加印的年份,没有任何其它的区别。1992年发行石舫片在标明年份时有“JYY”三个英文字母,而1993年发行的石舫片取消了“JYY”三个英文字母,“JYY”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在不到半年的1993年加印就取消了呢?
第一个问题:“JYY”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呢?开始本人以为JYY是编号(或识别号),到现在为止也只有这一套才印有“JYY”英文字母(与后面发行的缩普大唐片多写了一个27是否有相似之处?)。JYY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接着1993年的石舫片就取消了?这种带英文编号普片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些人认为可能是设计者的名字拼音大写缩写,通过分析设计该套邮票为著名设计者孙传哲先生,名字拼音第一个字应是“SCZ”,不是JYY呀,再加之邮票上是不允许印上设计者的姓名的。要说是拼音的第一个字的缩写,应该是该片名称“颐和园”还有可能,但颐和园拼音大写是“YHY”,也不是JYY呀,是该片的特殊编号、还是设计者姓名缩写、还是片名“颐和园”拼音的缩写,种种猜想都不得而解?对此本人也请教很多人,最终网名为“心中的邮”这位先生,给了我最终的也是可信度高的答案。那就是“JYY”是三个英文其实是拼音大写字母,是“冀邮印”三个字拼音“JIYOUYIN”的缩写,“冀邮印”就是河北(简称为冀)邮电印刷厂的缩名,本人查了有关的资料,印证了这种说法的正确性。因此“JYY”才有了一个正确的答案:中文“冀邮印”拼音缩写,代表“河北邮电印刷厂”的意思。
第个问题:为什么不到半年即1993年1月1日立即加印石舫片在片上就取消了“JYY”三个拼音大写字母呢?
这里面就得从邮政发行邮票的有关规定去查究了。邮政发行邮票有很多规定的,如著名人物在世时不得设计到邮票上去(只有去世后为纪念他才能设计到邮票上去);还有设计者不得将本人姓名设计到邮票上;还有印刷厂印刷邮票时不得将其印刷厂的厂名印在邮票上,关于这点国家邮政有特殊的规定:印刷厂在印刷版票时只能将其厂名印在边纸上,所谓带厂铭的方连票就是这样的,但不能将其厂名印进邮票里去,因为邮票在消费者当中要流通要使用的。另外如印刷风光片时也只能将其印刷厂的厂名印在封套上,不得印在明信片上等种种规定。那么印刷厂将其厂名印进了明信片中意味着什么?大家知道明信片是消费者使用时整体邮寄的,邮寄使用也就是消费流通,印刷厂将其厂名印进了明信片中,也就意味邮政无偿地在消费者使用邮寄的消费流通过程中为该印刷厂打广告了,所以这才是国家邮政规定不得将印刷厂的厂名印进邮票里面去的真正原因。本人也集过火花,在火花界就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一印刷厂在给某火柴厂印刷火花时,未经火柴厂同意将自己印刷厂的厂名印在了火花上,火柴厂在销售火柴时无意之中也就为印刷厂打了广告,后来火柴厂知道后一纸将印刷厂告上了法庭,告印刷厂有侵权行为。足以说明邮票上不准印上印刷厂的厂名的规定是很有严格性和合法性。那么印刷厂将其厂名用隐藏即拼音“JYY”的形式印在了1992年的石舫片上,这恰恰违反了国家邮政印刷邮票的在关规定,这是一种严重的违规片,解放以来目前仅此一套片中出现这种现象。这套片与缩普大唐有异曲同工之处,大唐片的数字“27”代表陕西省,石舫片的拼音“JYY’代表河北邮电印刷厂,二套片都是一种错片,大唐片为带数字编号的错片,而1992年石舫片是带印刷厂名的违规错片。其实该套票的违规性,国家邮政已经在发行后不久认识到了(也有可能是消费者还是集邮者反映上去的也说不定),所以不到半年即1993年1月日印刷石航片时就取消了“JYY”三个拼音字母,这更加足以说明这套片的违规性和错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