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国内外邮商和游客预计超过60万人,中国2009世界邮展将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邮展。这是我国继北京1999年世界邮展之后第二次承办的世界性的集邮盛会。世界集邮展览被誉为集邮界的“奥林匹克”,她与区域性邮展、国家级邮展一起,成为集邮爱好者共享的盛会。 邮展:集邮界的盛会 邮展,全称是集邮展览,它是将集邮者经过创作的邮集和集邮文献等集邮展品公开陈列,供人们参观、鉴赏和评价的一种集邮活动。据记载,最早的集邮展览于1852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办。而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性邮展最早于1873年在维也纳举办。那时的邮展,仅仅作为万国博览会的一小部分。 1926年5月18日,由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荷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七国发起,在巴黎成立了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国际集邮联合会的成立对集邮展览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1930年,FIP首次赞助了在阿尔及尔举办的国际邮展。此后,国际性的较大规模邮展的举办,都须报请FIP批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1974年9月14日,亚洲集邮联合会(FLAP)在新加坡成立。该联合会的成立,对于促进亚洲集邮活动的开展、提高亚洲地区邮展水平、加强亚洲与世界集邮界的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1987年以来,国际集邮联几乎每年都举办两次以上的世界邮展。从1881年至今已举办过世界和国际邮展200多次。邮展内容的丰富、水平的提高和影响的扩大,有效地推动了全世界集邮成果的交流和集邮活动的开展。 竞赛:邮展的最大亮点 随着邮政事业及文化活动的发展,集邮展览中的展品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类别。在即将举行的中国2009世界邮展上,就分FIP锦标赛类(近10年中曾3次获得大金奖的展品)、传统集邮类(又分为中国、亚大地区、世界其他地区3部分)、邮政历史类(又分为中国、亚大地区、世界其他地区3部分),另有邮政用品类、航空集邮类、航天集邮类、专题集邮类、极限集邮类、集邮文献类、青少年集邮类(又分为3个年龄组)、印花(税票)类、开放类和一框类展品。 我们常可以看到某某邮展是得到FIP赞助的,其含义就是遵守FIP的有关规则,并在FIP的监督下举办的邮展。为了保持集邮展览的活力与生机,FIP采取了种种措施,一方面更加严格地规范竞赛性展品的展示,一方面采取了吸引更多参与者的宽松政策。为此,FIP确定了将各类展品分三个时期评审的方法,也就是将展品分为“1900年以前”、“1901年至1945年”、“1945年至今”三个阶段分别评审。此后,国际集邮联又修改了邮展规则。自1995年开始施行的规则中规定,展品亦可包括经政府批准而发行的、用于向政府缴纳费用的缴费凭证及一些试验性展品,还可展出由邮展举办前15年内发行的素材组成的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品、“一框”展品。此举的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展出。有些国家推出了“开放”类展品,此类展品在展出素材及编排上更为灵活,展品中仅允许有50%的集邮素材,并在FIP邮展中进行试验。 腾飞:中国的邮展事业 中国的邮展出现于20世纪初。据现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的邮展于1914年在福州牧坊中学举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我国南方地区开始较为频繁地举办邮展。1948年是中国邮展十分活跃的一年,其中以当时的交通部邮政总局分别在南京、上海举办的邮政日邮展影响较大。邮政总局为此专门发行了邮票,并在展场设立了临时邮局,刻制了纪念邮戳。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两位在国际邮坛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一位是被称为“邮王”的周今觉,另一位是姜治方。周今觉在1926年获得纽约国际集邮展览会特别铜牌奖,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国际邮展奖的集邮家。1933年,姜治方的《中国首航封》邮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首届航空邮展中获得银奖。 1950年2月26至27日在上海举办的邮展,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举办的邮展。但随后由于种种原因,邮展在我国的发展并不顺利,其间最大的成就要算是天津集邮家白金林在邮展上获得铜奖。据《中国集邮百科全书》“集邮展览”条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参加国际邮展的人是白金林,他于1955年参加了布拉格国际邮展,展品获铜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邮展事业蓬勃发展。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自1982年成立以来,大力推动集邮展览,推动了集邮事业的发展。1983年,全国集邮联合会与当时的邮电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在北京举办“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这是中国集邮界第一次举办的全国性邮展。在1990年伦敦世界邮展上,我国著名集邮家沈曾华的《华东人民邮政》邮集获得金奖,成为我国参加国际邮展获得金奖的第一人。此后,我国又有多部邮集获得金奖。1996年,全国集邮联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9届亚洲国际邮展。沈曾华先生的邮集《华东人民邮政》,在此次邮展中荣获国家大奖,提升了中国在亚洲的集邮地位,展现了中国集邮家的风采。 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是在1994年韩国汉城举行的国际集邮联合会(FIP)第63届代表大会上通过并正式获得赞助的,世界邮展是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集邮展览。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是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邮展,它对于推动中国邮政和集邮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对外交流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此次邮展展品类别齐全,除11大类别外,实验类、开放类邮集是第一次在世界邮展上展出。中国邮集在本次世界邮展上获得非常大的成功,中国邮集获两个大金奖、5个金奖和27个大镀金奖。沈曾华的《华东人民邮政》荣获国家大奖,著名集邮家李曙光的邮集《中国军邮史(1934~1953)》获得大金奖加特别奖,实现了中国集邮界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2003年第16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于2003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四川绵阳举办,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60框邮集参展。这是中国继1996年第9届亚洲国际邮展和1999年世界邮展之后,第3次举办的高级别、高水平的邮展。此次亚洲邮展时值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25周年。之所以选择在中国举办,就是为纪念中国邮票史上这一标志性事件。 2006年西班牙世界邮展期间,我国10部参展的邮集全部获奖,其中魏纲的《蒙古邮政史(1854~1937)》获得大金奖。 邮迷:在邮展中成长 通过集邮展览,我国邮集的竞赛水平正在一步步地提高,从原来的只能拿些低级别的奖牌,甚至连铜奖都拿不到,到现在不但能得大金奖、金奖,还有了问鼎国家大奖的机会。据国际集邮联合会(FIP)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获得其邮展镀金奖以上展品数量的排位,已从1995年的第33位上升到了2001年的第10位,近年来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对于普通集邮爱好者来说,通过邮展也使得自己的集邮素养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期间,中国古典珍邮、英国伊丽莎白二世藏集、毛里求斯舞会邀请实寄封以及6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12个类别的角逐,共计541部邮集和228部集邮文献。两部分展品共计3322个标准框。记得当时“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四方连和“大龙阔边薄纸五分银”全张展台前,总是可以看到人们在排队观看。对于许多中国的集邮爱好者来说,都是首次观赏到如此高水平的邮集。特别是当时美、俄等集邮家推出的航天邮集,更是让中国的集邮爱好者大开眼界。 在我国,有许多集邮爱好者都是通过邮展成长为集邮家的。已故青年集邮家张怡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学时代,张怡至喜爱上了集邮。上大学后,他老师的一部《鱼类世界》邮集在杭州邮展中展出,给了他很大启发。于是他也开始了对鱼类邮票的收集。1996年大学毕业前夕,他的邮集《鱼》参加了浙江省邮展获奖,又被推荐参加了1997年的重庆全国邮展,荣获镀金奖。在天津举办的中国1999世界邮展候选邮展中,他的《鱼》获得了大镀金奖。在中国1999世界邮展中,他的《鱼》荣获了专题类大镀金奖。从1997年获得全国邮展镀金奖到1999年获得世界邮展大镀金奖,能取得这样耀眼的成绩,与他自己下工夫不断修改邮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邮展对于邮迷开拓眼界、提升邮识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此次,河南洛阳承办的中国2009世界邮展是继1999北京世界邮展之后,在我国举办的第二个世界级集邮文化的顶级盛事。据介绍,参加中国2009世界邮展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00个,展出规模为3200个标准框。目前,已报名参展的国际集邮联合会成员国集邮组织有76个,万国邮政联盟成员国邮政部门22个,国际邮商34个。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这一场盛会是不应该错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