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二十一世纪中国集邮文化的发展趋势(康国文)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09/4/9 9:10:00

http://blog.cnii.com.cn/?84787/viewspace-66951.html      http://q.sohu.com/forum/14/topic/5651870

http://www.86liushijie.cn/bbs/dispbbs.asp?boardid=17&Id=8846

论文摘要:

  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发展令人瞠目,在此大前提下,集邮文化将摆脱诸多羁绊,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邮票的地位和功用发生重要变化;邮票的品质呈现巨大改观;集邮的内外部环境诱致集邮文化嬗变;集邮文化的主体改变了中国集邮的传统面貌,集邮者队伍萎缩但民间集邮组织、企业家集邮家走上集邮文化舞台。

关键词:集邮文化 邮票 文化环境 文化主体 发展趋势 

  “集邮”的外延很大,为了更好地论述本文的论题,笔者首先对本文所提的“集邮”作一限定:本文所指集邮,是以邮票及各类邮品为主要对象的收集、鉴赏与研究的文化活动,故不论及涉及集邮的经济现象。本文将从二十一世纪的邮票、二十一世纪的集邮文化现象两个方面对此问题予以论述。

    一、二十一世纪的邮票

    1、邮票的地位和功用发生重要变化

    早在世纪之交,就出现了“集邮邮票”的概念。对此,集邮评论家见仁见智地提出了许多反对意见。笔者以为:我们绝不能把这一概念的出现简单地理解为“纪特邮票的属性被扭曲”,而应该认为其本质正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首先,普通邮票发行量巨大,自然会成为邮票窗口流通的主体,长此以往就占领了通信用邮的主阵地。其次,“邮件资费盖印机”的出现,使客户集中用邮或者邮政营业集中发函收寄整寄整付邮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因邮资优惠而出现的大宗商业信函、大客户信函的大量使用,直接冲击了方寸邮票的地位。其三,邮政贺卡、企业拜年卡的大量发行,电子邮票概念的引入,导致纸质邮票在邮政通信领域使用量锐减。这些因素,就决定了纪特邮票用不着再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那样频现舞台争做贡献。此外还有一个因素:纪特邮票虽然发行频率快,但每一个品种发行数量均相对较小;由于人们对纪特邮票的热炒,一般很难在邮政窗口出现;即使出现在邮政窗口,也会被邮政人员迅速截流或者被邮商迅速瓜分,其结果仍然不是主要用于流通而是主要用于收藏交易。因此,纪特邮票被称为“集邮邮票”实属历史之必然。

    另外,通讯业的发达必然导致通信业的萎缩。当今时代,现代通讯手段日臻完善: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图文传真、网络、视频……电子信息的日益完善,邮政业务中许多新行的电子技术取代了邮票的功能,这些通讯手段使用简便,速度快捷,价格低廉。而通信邮政资费标准却是逐年调高,邮票已经不属于发挥信讯功能的必需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邮票诞生速度仍然动辄年发行近30套、品种100枚之多、数量10亿之巨,各省市自治区仍然在申报邮票选题时乐此不疲,何也?这恐怕与邮票印发成本低廉、邮票售行利润巨大、宣传价值得到凸显、是一种特殊商品,有直接关系。20世纪后期及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我国的邮票发行在试探中前行:年复一年不断增长的邮票印量及总面值、各式各样的邮票种类、花样别出的邮票材质、越来越多的热门邮票选题显示出邮票发行商业化的大趋势。邮票的原始功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看重它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文物价值、美学价值、礼仪价值,邮票已经不单纯具有“邮资凭证”的功能,邮票的价值被重新定位,邮票的功能被重新划定,我们不得不对邮票的功用予以新的思考。因此,在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可能不会再把邮票摆在“神圣的高度”,以之为纯粹的“国家名片”;而更多地将其视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与图画、照片、文艺作品等类同的艺术化宣传品之一,视为已渐渐融入市场经济,具有功利色彩,与股票、币、卡等类同的有价证券之一以待之。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在二十一世纪里,邮票将由“五陵少年争缠头”的“宠物”逐渐向如旅游门票、纸币、电话卡等类似的“普通商品”演化。

    2、邮票品质呈现出巨大改观

    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其题材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和人们的认识特点,其质量则反映了当时科技的发展状况,如邮票用纸、制版技术、印刷方式、油墨等均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化工、造纸、印刷业的水平。1840年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没有齿孔,用黑色油墨单色印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播种”邮票是用白纸印刷的,战争期间用的是质量较差的发灰的毛纸。我国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是用半透明的薄纸印刷的,因此被叫作“薄纸大龙”。所谓的“苏区邮票”用的是当时当地的稻草制造的毛边纸印制的,印刷工具就是手推油印机。

    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邮政部门会采取延伸邮票内涵的方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邮票设计和印制时,我国将采用大量的新材料、新科技。印刷技术不断提高,由单色印刷发展到多色印刷、彩色套印。特殊纸张、发光纤维、隐形文字、发光油墨、磷光印刷、多色套印、异形齿孔、香味等高技术的防伪措施,将彰显邮票印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鲜印制技术的发展,也使邮票印制更完美,为新观念邮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邮票设计将广泛使用素描淡彩绘画技法、工笔重彩绘画技法、水粉画技法等多种民族艺术手段,更具民族风格。品种和版式越发多样,邮票种类令人目不暇接,特殊形状邮票将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票形让人爱不释手,形形色色的票边铭记、图饰将凸显装饰性功能。邮票齿孔在传统的圆形齿孔基础上,广泛使用针形、椭圆形、菱形、星形等非圆齿孔,加工技术更为复杂,制作技术日益稳定完善,种类更加繁多,特征各异。不干胶邮票得到迅速推广,线形齿孔得到广泛利用。制版技术由原来的平版石印,发展到雕刻、影雕、胶印、影写版等等,对印制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传统的手印、机印方式被胶印机、电子排版印刷所取代,网络化、数字化成为发展方向,生产效率得到重点解决。邮票印刷材料将由单一纸质材料向金箔、银箔、铁质、铝质、陶瓷、塑料、丝绸、尼龙、化纤、涤纶、刺绣、布帛、树皮、木材等等多种材料方向发展。邮票的制用手段也将得到不断改进,个性化定制将更为普及,有声邮票、视频邮票、唱片邮票、动感邮票、全息邮票将大大增强邮票的美感。邮票质量的变化,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也是邮票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二十一世纪里,中国邮票将成为世界上最精美的印刷品之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邮票质量突飞猛进发展的真实写照。

    二、二十一世纪的集邮文化现象

    1、集邮环境诱致集邮文化嬗变

文化环境属于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方面,指相对于社会中的物质环境(自然环境、次生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而言的精神环境。它由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乃至人们的意识之中的各种形态的符号所构成,是为主体所创造又影响主体活动和发展的各种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化环境提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习性、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是诱致集邮文化嬗变的根本原因。

    集邮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彻底摸清中国集邮底细的基础上,管理层面出台政策会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推动集邮文化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各地不同的文化都已经被纳入到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已经不存在“化外之地”,中国集邮文化环境将更加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但也不拒绝以开放的态度和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借鉴世界集邮文化的丰富营养,创造出具有中国独特民族风格的集邮文化。依照进化的观点和规律,二十一世纪,集邮者会有许多新的发展观,比如合理开发集邮资源、讲究集邮的综合效益、注重社会平等、倡导精神追求、促进全面发展等等。

    任何文化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承载量”,并非所有的环境都有利于集邮文化的发展。如:集邮研究留下大笔珍贵的财富使“继承”成为可能,就使“探究”走向回落。谁也不能否认20世纪集邮家们对于中国集邮研究的贡献。在信息技术并不发达、传播手段相对落后的近100年间,他们开展了务实的收集和研究,积累了大量详实珍贵的资料,为中国集邮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间,当代集邮家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已有的集邮理论、集邮知识、集邮经验对集邮学术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并予以理性分析、深入探讨,推出了许多新的结论,对未知集邮学术问题做出了科学、规范、系统的揭示,学科组合交叉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集邮家们百家争鸣,集邮学术研究技术更为先进,手段更为多样,成果更是丰盛浩繁,优越的学术环境助推集邮研究进入空前繁荣的良好局面,也为集邮学术研究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未来的集邮者们可能足不出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检索到二十世纪以前的任何集邮知识。但是,当“继承”成为集邮家成功的主要因素,甚至没有人肯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潜心收集和研究时,未来的集邮家的传统集邮功底将会大打折扣。传统集邮是各类集邮研究的最基础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任何一种集邮领域中都要用到传统集邮的方法。如果传统集邮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够持续地发展,未来的集邮文化将肯定逐步走向淡漠。这是需要人们深思的问题!

    但是,文化环境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培育集邮文化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有利于集邮文化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资源配置格局、规制条件和环境氛围。在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中,没有一种变化比积极地对待文化更为重要。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会通过许多措施来促进集邮文化的发展,引导集邮文化发展,鼓励公民参与集邮文化生活。那时,中国集邮最可能的变化是:集邮文化进入艺术课堂。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稀生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借助于邮票的纸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展现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二十一世纪的未来发展中,世界各国邮票选题将更加注重世界性、民族性、人文性、前沿性。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以其丰富的文化含量创造了集邮文化。邮票题材涉及到现今人类的所有文化领域,其文化容量非任何一种出版物所能企及。而人们收集邮票,又把邮票按一定规则分类,社会中某一领域的静态内容与动态变化都可以从该类邮票中体现出来。集邮家编组邮集,通过对邮品的排列、组合、拓展,还可以反映人类的历史、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物的演化、经济的腾飞、艺术的灿烂。集邮者通过欣赏研究邮票图案,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充分感受邮票艺术美中获得愉悦和享受。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集邮一定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集邮审美将成为美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基础教育中,集邮文化将成为普及知识、提高兴趣、引导审美的显性教材之一;在职业教育中,集邮文化将以形式不同的专题风格成为理论传授的重要补充;在高等教育中,集邮将成为学生的重要选修课程,用美学理论和艺术欣赏知识剖析邮票艺术,成为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2、集邮文化的主体改变着中国集邮的传统面貌

    文化主体是指“征服、改造自然的人”。实际上,在任何时候,人们都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改造着旧的文化,创造着新的文化,因为从本来意义上说,集邮文化归根到底是由人创造的。研究集邮文化的主体,我们可以认为二十一世纪将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集邮者队伍严重萎缩,二是民间集邮组织做出重要贡献,三是企业家集邮家将走上集邮文化舞台。

    集邮者队伍被挤干泡沫。其实,所谓的“发行量大”、“流通渠道不畅”并不是集邮者队伍萎缩的主要原因,收藏一套或几套邮票的集邮者队伍是始终稳定的,他们不会因为邮票扩容、增量、贬值而放弃自己的爱好,中国集邮“没有发展前途”也完全是杞人忧天。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集邮亦然。各种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邮市作为初级投资市场的一支独秀局面被打破,许多投资市场的开放和拓展,严重影响到进入邮市的资金来源,制约了投资者队伍的壮大。上个世纪末,中国集邮市场蓬勃发展,是建筑在大量投资者参与邮品投资之上的。1998年以来,大量集邮投资者远离集邮。如果把这样的投资者都称之为“集邮者”,那么集邮队伍严重萎缩是事实。究其原因,也主要在于新邮后先相继跌破面值,且折扣率越来越大,“集”邮没有了“钱途”。整个二十一世纪头十年,新邮预订长期冰冷不能升温即是明证。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之后,这一影响更会被放大。鉴于邮票投资价值和社会大众用邮量不会骤增,邮票发行数量和消耗量不会骤减,特别是发行邮票是一件本小利大之事,邮政部门非万不得已,不会自断财路,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不出意料,在二十一世纪的未来几个十年里,集邮者队伍将长期稳定在现有层面,新邮预订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而且也不可能再出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种集邮繁荣的时代。

    民间集邮组织做出重要贡献。随着集邮文化的深入发展,集邮者的个性要求越来越高,统一模式下的集邮文化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由邮政设立的基层集邮组织功能将逐渐弱化,民间集邮组织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民间自发性集邮组织,以专项收集内容和兴趣为主,以共同的志趣将会员联系在一起,因此有较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和自我生存发展能力;由于创建者多思想解放,敢于开拓,善于求新,因此其发展往往令人侧目;由于其文化活动没有过多的行政干预,于是定期例会、集邮联谊、通讯交流、调剂余缺……成为主流,并开展得有声有色,也使得民间集邮组织迅速发展为集邮文化的生力军,许多集邮文化将由民间邮会主打。民间集邮文化,将有效地促进集邮文化的深入发展。随着集邮文化的发展,民间集邮团体更多侧重普及推广,邮政部门的各级集邮协会更多侧重提高和规范,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企业家集邮家走上集邮文化舞台。编组一部能获得高奖的邮集必须有惊人的财力。“华邮之王”周今觉以充裕财力,拥有大量华邮珍品,更因购得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这件最罕贵的孤品而享誉“邮王”之美誉。袁寒云集邮靠充裕财力,两年而珍品累累。美国华邮收藏家菲纳根财力雄厚,各种大龙邮票合计达1200余枚,美国大集邮家沃辛顿在19世纪80年代就能一次拿出几万美元购买邮品。广东集邮家孙蒋涛,在中国嘉德2005秋拍的“沈曾华收藏及邮品”专场中,以220万元购得淮南区“稿”字邮票四方连,创下了中国解放区邮票单项拍卖的世界纪录。鉴于此,二十一世纪的集邮家如果想取得突破、获得大奖,就必须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各级集邮协会将更加积极地寻觅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力的新集邮者,企业家将迅速进入视野。我国许多获金奖的邮集,作者多为邮商。内蒙古自治区集邮协会在首府呼和浩特市成立了一个“企业家集邮协会”,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为这一理念开了先河。二十一世纪,集邮文化、集邮者的经济实力、集邮者的文化素养均会迅速提高,但成就最大者则非“经济大佬”莫属。而且集邮“大家”与集邮群众的实力对比悬殊,并且两极分化,将成为未来集邮的重要现象。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流星世纪”,各项事业都会高速发展,集邮事业如何发展倍受关注。二十世纪,中国集邮界在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集邮文化实践中,已经创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二十一世纪初始,集邮联推出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五年工作纲要》,遵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总体要求,高举先进文化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集邮工作,力求认清新形势,抓住新机遇,促进集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二十一世纪的集邮发展之路无比漫长,政策形势、发展环境逐渐向好,但其他诸如集邮文化的普及工作、群众性集邮文化的开展、一流集邮人才的培养、集邮水平的提高、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却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集邮文化的科学发展,且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二十一世纪中国集邮文化的发展,将倍受瞩目。(康国文 2009-04-06)http://www.86liushijie.cn/bbs/dispbbs.asp?boardid=17&Id=8846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