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竹棚邮局”的两个疑点

1楼
一飞 发表于:2007/11/12 14:38:00
《涪陵集邮》近期刊出的《香港第一个邮局》又一次引起我对该问题的关注。香港历史上的第一家邮局是什么时候设立的,说法不一,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集邮爱好者手册》(1989年7月版)在721页上称“1842年,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满清王朝被迫与英国签定了《南京条约》,条约有一条规定就是割让香港。此后英国在香港设立邮政机构”。由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1996年2月初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在32页上则有如下文字:“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侵占香港,1841年开办邮政,成立邮政署,初期不用邮票,在邮件上盖戳作为邮资凭证。”

  由此香港第一家邮局设立的时间就有了“1842说”与“1841说”两种。尽管两说的时间差仅仅只有一年左右,但由于割让香港的《南京条约》是1842年8月29日签定的,因而这一时间差就非同寻常,它直接涉及到代表英国殖民统治的港英邮政机构是在条约签定之前还是之后设立的重大史实。

  1997年4月23日的北京《团结报》在第4版发表了杜启荣《香港最早的邮局》,支持了“1842说”。杜文写到:“1842年香港第一家邮局设立,局址在花园道口,靠着海边。这所邮局实际上是一所竹棚,由伦敦派来的一个职员管理,集局长、职员、杂工、炮手于一身……1911年海边的竹棚邮局始被弃用,在毕打街建起新邮政总局,即现在的环球大厦。”《涪陵集邮》发表的张友的《香港第一个邮局》,基本上是辑写了杜启荣的文字,只不过“炮手”被化成了“鸣放鞭炮”。张文最后称:“1911年,英国人在毕打街建筑一座新的邮政总局,就是现在的环球大厦。经营了70年的花园道口竹棚邮局从此结束了历史使命。”不由让我产生第二个疑问,“一家海边的竹棚建筑能否支撑70年的风雨”? 杜文和张文中两个疑点兼而有之。

  由全国集邮联学术工作部和《集邮》编辑部合编的《中国集邮学术文选(1994—1997)》中选入的一篇重要论作有助于我们揭开上述的第一个疑问。这是香港集邮家张金炽先生的论文《香港邮政与邮票(1841—1997·6·30)》,它明示了“1841年说”的细节。该文称:“1841年6月,英国人庄士敦受命为香港总督主持香港政府,,同年8月庄士敦知会印度总督,开设邮局,办理英国远征军文件,兼理民间邮政事物。”张金炽先生的论文在重庆97全国集邮研讨会的宣读稿附有一枚清晰的实寄封复印件,信封正面书写的英文信址为“澳门或广东停泊的兵船Cutter Lervisa号”,收信人为“Orven先生 ”。在信封的右上角空白处盖有一枚红色的圆形邮戳,戳中的英文为“香港邮局1841年”。据称这是目前发现和现存的唯一一枚盖有“1841年香港邮局”邮戳的邮件。

  许多善良的中国人都一直把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的签定日视为香港沦丧的开始,然而在霸道的殖民主义者的眼中,始终认定当自己的铁蹄踏上香港的那一刻,即1841年1月26日,香港便属于侵略者的了!50年后,即1891年1月21日,港英当局发行的旧香港历史上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所纪念的就是侵占香港50年,不过用的是一个十分动听而老旧的中文词汇——“开埠”,“埠”指的应该就是香港这个有码头的地方,“开埠”大概是“香港开始辟为商埠”之意,颇有几分香港诞生日的味道。不过“开埠”这个邮票票名中的词汇一旦进入了英文的票名,不是“Colony”(殖民地)就是“British Ocupation”(英国占领),赤裸裸的,丝毫没有汉语那文绉绉的掩饰色彩。1941年2月26日港英邮政又发行了“香港开埠百年”的纪念邮票。可见英国殖民当局从来不忌讳自己在南京条约签定之前的1841年就已经在香港设立象征和行使其殖民统治的邮局的史实,而且反复炫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更因为香港回归祖国步伐的日益逼近,港英邮政在1991年1月所谓的“香港开埠150年纪念”时没有像50年和100年那样发行纪念邮票了,但是变换了手法,于同年8月发行了“香港邮政署150年”的纪念邮票,一套5枚加一枚小型张。这种“五加一”的规模在旧香港邮票中是空前绝后的,以此来缅怀和追想殖民统治的历史。紧接着在1992年发行的“香港集邮”特殊邮票的第二枚上,堂而皇之地将那枚“1841年香港邮局”的邮戳作为主图张扬,显示了在殖民统治的残阳夕照中对当年日不落帝国侵略和霸权的无限眷念。“1841说”已完全不容置疑。

  至于第二个疑点即香港的第一所邮局是否为一所在海边经营了70年的竹棚邮局?答案藏在1997年6月30日港英邮政发行的最后一枚邮票上,即那枚所谓的“香港经典邮票系列第十辑”小型张,俗成旧香港邮票的“关门票”。邮票票图为四幢建筑,并破天荒地在邮票背面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进行文字说明。说明称,票图上展示了“1841年11月以来的四间坐落于不同地点的邮政总局”:“1841年设于政府山的第一间邮政总局”、“1846年设于毕打街与皇后大道中交界的第二间邮政总局”、“1911年设立于毕打街与干诺道中交界的第三间邮政总局”及“1976年设立于设立于中环康乐广场的第四间邮政总局”。直至目前为止,没有人对这枚由四张历史绘图或历史照片构成的邮票图案的准确性表示怀疑,只不过我以为邮票背面的文字说明中那独立成座的邮局的量词由“间”改为“家”或“所”更为贴当或规范。票图上显示的香港第一家邮局不是什么竹棚,而是有八个拱形门的庞然建筑,它持续的时间只有5年而非70年,70年后的1911年已是楼高5层的第三处旧址了,此后还有第四处!此事笔者有几句苦口良言,希望能引起我们部分邮文作者的注意,一是辑写摘写邮文时务必要注意资料的新旧和出处的权威,二是要避免辑写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题材,三要注明资料来源,四要注意尊重别人文字劳动的成果,辑写、摘录或撰写要标明,以避免有抄袭和以讹传讹之嫌,避免造成对知识产权的触犯。
2楼
xhm007 发表于:2007/11/12 17:3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