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发行量1万册,包括了2003年整年专用邮资图12枚PP和36枚PF,全部装订入册,扣除大约原地最早日实寄大约100套,存世量大约在9900册,这是毫无疑义的大约数据。至于后来有散封和散片出现,是因为当时缩普片炒作当红,每枚达40-50元,从《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抽出12枚里头的片片,混作缩普片,大约值500-600元,而当时最初流出的《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多数在200元左右成交,一些邮商,没认识到这些片片比2万发行量的缩普更珍贵,他们选择了落袋为安的思想,从册子里抽出片片,充当缩普卖给收购的主力大户,所以才有后来一些主力大户在收购帖里注明凡发现《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里的片片,剪角退回的声明,这既说明当时缩普主力大户资金的匮缺;也说明了他们的邮识还没到家,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再版的比原版应该便宜,其实他们是混淆了基本事实,给固有的经验禁锢了他们本应做出正确判断的结论。新中国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再版纪、特邮票于1955年1月10日北京中国集邮公司开张之日独家首发,计有纪1至纪13、特1、特2、特4,以及“东北贴用”纪1至纪8,共24套121枚。这些再版邮票发行量大于原版邮票大约9-10倍,所以价格大大不如原版的邮票。再版比原版便宜是因为发行量大于原版而不是原版、再版本身版别的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一些普票发行的量小版式价格比较贵重得到结论,例如民居粗齿就比早期维发机印的60枚细齿珍罕等等、等等。
《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究竟是未发行邮票?还是国家正常发行的邮票?还是企业发行的邮票?
众所周知,在2003年,企业是无权代行国家职能而有发行邮票的权限的,你能说装外壳印有中国集邮总公司字样册子的邮票是企业发行的邮票吗?那么,为什么企业印邮票一说甚嚣尘上呢?无他也,利益争夺的原因,那时候,参与缩普的群体庞大,正处于40-50元的大阻力位置,突然有个1万发行量的东东来和2万发行量的缩普争热点,如果给1万的《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抢了风头,2万的缩普必然进入调整和上行无力的状态,比价的原因让他们必须做出选择,缩普主力大户在资金匮缺的情况下,是无力运作突然杀出的1万发行量的《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造谣和不择手段是必然的选择,他们那么些写手,对于邮票印刷流程十分的熟悉,公然违背良心,置事实于不顾,反正一句企业印刷,“三人言而成虎”,他们深谙此道,众口烁金,长期宣传下,变成企业发行邮票说很有言论市场。
未发行邮票说,这是我比较倾向的说法,理由如下:一、我打电话给当时国家邮资票品司的副司长邓慧国(主管邮资票品司全面工作)调研《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的发行情况,我问说:“听说不是国家发行的?”他很紧张的反问我:“谁说不是国家发行的?”在座听录音的有邮市风云人物何敬潮君、非典英雄余京元君、易集藏网老板曹铮君,从其紧张的语调里,能明显感觉他比较不想别人提起这事。二、当时的国家邮政局计财管封片业务的那个老先生电话里说他们没查到有底,这就挺令人纳闷了。三、听说当时因为印这批东西,有发征订通知,但是后来款项给截留到中邮广了,有负责的人因此丢官,此事以有人丢官,免却因为大规模违规未发行邮票而引起邮票发行大地震而告终。四、当时广告封片的权限、流程是有下给中邮广的,印刷厂也可以执行中邮广审稿后给与的下单,为了尽快完成广告业主的广告时效,国家邮政局是有给与中邮广一小部分发行邮票的权限的,这从历次的各种印刷专用邮资图广告封片的规定和通知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五、册子里02部分、03全部专用邮资图封片的发行,由于片片也版别不一样,再印10000枚,100*148规格的是4*5二十枚,印刷机走500张就完成,72*100规格的是4*4十六枚,也只要625大张,经济上显然很不划算,而且得再找印刷厂,版别也不一样,得重新设计,里头的秘密确实太多。六、2004年后为什么不再发行白封?是我们对2003年发行白封的最大怀疑。
未发行邮票,价值如何?相信不用我赘言。
国家邮政局发行说,拿一枚,补够邮资,任一邮局寄递,能当邮资使用,就说明问题了。大约100套最早日实寄封的存在,更说明问题了。
一万不到的存世量,不管是未发行的、还是国家正式发行的;不管是单一枚封、还是单一枚片,价格都只是整册《2003专用邮资图邮资封片专题册》现价的零头,不信查查目录去。
当然,市场永远存在机会,价格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价值连城的体现,更多的是需要时间老人的功力和你们集藏者有一对明晶的眼。
(市场有风险,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