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0多个“漂流信封”带着爱心涌向留守儿童
2009.07.27
来源:四川新闻网
“携手同心·让爱流动”牵手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结束,共为两千多名留守儿童募集到一年的信封邮资
为1名留守儿童捐12个信封和邮资,让他每个月都能给在外打工的爸妈写封信,从而增强孩子缺失的亲情感。昨天,由共青团四川省委、成都商报社以及香港华人置业集团联合发起的“携手同心·让爱流动”牵手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正式结束。短短半个月,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企业踊跃为留守儿童们捐来了27000多个“漂流信封”,2200多名留守儿童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每个月都可以写信向爸妈撒撒娇、说说心里话了。同样,因为“漂流信封”,城里的爸妈也和有缘的留守儿童“结对”,给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短短半月爱心八方涌来
本月初,本报关于金堂县留守儿童现状的一篇深度报道,重新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10日,共青团省委联合本报以及香港华人置业集团,共同发起了“携手同心·让爱流动”牵手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
活动展开的第二天一早,身患尿毒症的彭丽蓉大姐就带着侄儿率先捐了36个“漂流信封”,成为本次公益活动的“爱心第一人”。此后,每天都有大量的爱心人士前来组委会捐赠“漂流信封”,其中年龄最小的捐赠者仅3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5岁。我们无法忘记两位丢下几百个信封和邮票就走的大学生,我们更不会忘记拄着拐杖前来捐赠的那位老人……很快,早已被大多数城里人“遗忘”的信封和邮票也成为了抢手货,在这个夏天刮起了一股“漂流信封”的热潮。活动期间,组委会还收到来自广元、泸州、资阳、自贡等地热心读者寄来的“漂流信封”。
此外,本次公益活动也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成都第四城等网站以及论坛连续对“漂流信封”进行跟踪报道。北京、上海、贵州等地的网友们也向组委会寄来了“漂流信封”,为四川的留守儿童们送上一份关爱之情。
活动结束关爱仍将继续
截至昨日下午,组委会共收到了由爱心人士及企业捐助的27437个“漂流信封”,这就意味着有2286名留守儿童,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月都能给在外打工的爸妈写一封信了。
相对于大成都范围内的8万多名留守儿童乃至全川数以百万计的留守儿童,本次公益活动为2286名留守儿童解决的“信封工程”问题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在这个闷热的夏天,一个信封、一份慈善之心,让我们切实地为留守儿童做了一点实际的事情,我们希望本次“携手同心·让爱流动”牵手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能成为一个引子,将更多的目光吸引到这个特殊的群体,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
虽然本次公益活动已经结束,但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仍将继续。目前,由香港华人置业集团斥资25万元捐赠给留守儿童的少年读物和音像制品,正在发往全川;由本土歌手黄璐打造的《漂流信封》原创公益歌曲,也将在组委会的推广下唱响成都;在“漂流信封”的牵线下,将有更多的留守儿童和城里的好心人“结缘”;此外,爱心企业也在继续着他们的行动,正如香港华人置业集团董事刘鸣炜先生所说,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将一直持续下去……
慈善同心,其利断金。我们相信,当留守儿童们用稚嫩的笔迹通过“漂流信封”向爸妈诉说亲情时,当在外打工的父母收到孩子的来信时……那份快乐和感动,我们也能体会到。
漂流信封·活动回顾
7月8日:本报关于金堂县留守儿童现状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重新关注。
7月10日:共青团四川省委、香港华人置业集团联合本报发起了“携手同心·让爱流动”牵手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漂流信封”的方式,加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亲情沟通。
7月11日:身患尿毒症的市民彭大姐第一个捐来36个“漂流信封”,之后每天都有热心读者向组委会捐赠“漂流信封”,不少读者还提出了“点对点”资助留守儿童的建议。
7月13日: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成都第四城等网站、论坛陆续加盟本次公益活动,“漂流信封”活动引来了大量网友关注。
7月17日: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女士不仅为留守儿童捐来了“漂流信封”,还捐赠了《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等儿童读物。
7月18-19日:“华人置业关爱之旅”启动,15个爱心家庭分别前往雅安、乐山两地探访留守儿童。同时,第一批“漂流信封”送达留守儿童手中,不少留守儿童和城里的好心人因此结缘。
7月22日:牵手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发起单位、香港华人置业集团向其在全川捐建的“留守学生之家”捐赠了价值25万元的少儿读物。集团董事刘鸣炜先生还专程赶赴绵竹参加了捐赠仪式,亲手将图书交到孩子们手中。
7月23日:本土歌手黄璐原创的公益歌曲《漂流信封》打动不少网友,组委会将其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曲并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爱心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