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谁在收藏中国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9/20

作者:吴树  文章来源:大众收藏报

就这样,死河罗布泊旁的一个神秘、久远的地下王国,被演化成五颜六色的童话,披着诱人的面纱,风情万种地飘入了欧洲人的梦境。许多贪婪财富的商人、贪婪未知的学者,争先恐后、整装待发!

    斯文·赫丁是上帝的使者,他九死一生的探险经历使一个沉沙千年的文化遗址重见天日,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同时,斯文·赫丁也是罗布泊沙漠里的第一个盗贼,他对楼兰遗址的掠夺,揭开了这里野蛮盗抢中国文物的序幕。在斯文·赫丁身后,一拨又一拨西方探险家先是打着“考察”旗号,诡秘地进入遗址腹地,肆无忌惮地挖坟掘墓。 后来,他们认为楼兰被盗尽抢光了,便又把魔爪东移,伸向沙漠宝库——敦煌。

    1905——1914年,匈牙利裔英国人马克·奥利尔·斯坦因两次来到敦煌,打着要把“圣僧玄奘”从印度带来的佛经送回原处的幌子,骗取了当时敦煌看守王道士的信任,先后仅花费700两银子,攫取精美的佛经29箱、绢画1000余件、名贵手卷570个,然后雇佣了一个庞大的马车队,将骗得的中国珍贵文物悉数运回伦敦。由此,他在世界考古界大获殊荣,并得到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授予的爵士称号。

    斯坦因之后,年轻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Peliot)接踵而至,他凭借卓越的汉学知识,一连三个星期把自己关在敦煌石窟里,于微弱的烛光下挑选出藏经洞中的精华典籍6000余卷,装了满满10大木箱,然后仅付500两银子,将它们运走。此后,日本的橘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人又先后从莫高窟“买”走了不同数量的经卷。敦煌宝库的珍贵典籍,至此损失大半,精华部分更是所剩无几。

    盗墓狂潮

    进入上世纪中叶后,随着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地老鼠”似乎受到了斯文·赫丁之流亡灵的召唤,也纷纷涉足罗布泊,成批地活跃在沙丘古墓之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文物交易暴利的刺激下,日渐猖獗的盗墓狂潮更是将这个本可以重见天日的地下楼兰王国,推向万劫不复的困境之中。你只要稍加留意,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贼讯”不间断地见诸于新闻媒体,足可以让那些关注楼兰文化的人们提心吊胆。

    新华网乌鲁木齐2003年2月12日电:“春节刚过,著名探险家赵子允和他带进罗布泊的一支探险队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古楼兰王陵被发现并且被盗……”赵子允向媒体描述:“进入第二个墓室,我们看到的是已经被盗墓贼劈开的彩棺。我们估计,大概有4具彩棺被劈开,干尸及绸缎碎片扔得满地都是,那些彩棺的颜色非常华丽。墓室里面的壁画是一大群大臣模样的人正在行礼,栩栩如生,可惜的是,壁画也被损坏,没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2004年,《中国新疆网》报道:“现在楼兰挖掘出来的古尸一共有6具,但没有一具是文物部门挖掘出来的,都是盗墓者挖开墓穴,尸骨扔在一边,将里面的文物洗劫一空……”

    同年,该报连续报道:“新疆考古研究所在营盘遗址挖掘古墓,竟然有一群盗墓贼明目张胆地在离他们十几米远的地方盗墓,一边挖一边还嗷嗷叫唤,说比赛看谁挖得快。结果考古研究所挖了一座,而盗墓者却挖了三座。”

    2004年4月24日《泉州网》报道:“两个盗墓者进入楼兰,迷路后水尽粮绝而亡,过了3个月被人寻到,已变成木乃伊”。

    在众多媒体报道的诱惑下,2005年秋,记者跟随一个电视摄制组进入罗布泊沙漠。在途经龙城到白龙堆的路上,随处可见被刨开的墓坑和被丢弃的尸骨,以及一些被摔碎的古陶片,其惨状至今历历在目。

    【本报获得作者授权许可,请勿随意转载!】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20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