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郑州10月15日讯(记者 党涤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秋节前的一个上午,郑州市街头广场一角,几名小学生的朗声吟诵,吸引行人纷纷驻足;一位盲人从郑州市长赵建才手中接过一支小小的点读笔,轻按开关,耳边立即响起了一首首经典唐诗。这是河南省邮政公司举行的多媒体邮票首发式现场,一套被称为世界首例可听、可视、可触、可闻的邮票给人们带来了新奇和兴趣,同时也展示了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给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
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和突破,是河南省邮政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河南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历史进程中,河南邮政依托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以邮票、邮政明信片、商函、报刊等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大突破。2005年以来,河南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已累计实现产值超过42亿元,成为河南文化产业新的生力军。
河南省邮政公司发挥独特优势,按照市场化、公司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发展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几年来,他们坚持集中优势力量,深度挖掘中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作创意文章:一是在宣传河南形象上做好文章,每年发行河南题材的新邮票,并通过举办集邮展览、邮票首发式等活动,开创了“邮票首发式经济”现象。围绕河南的历史文化名人、风景名胜、地方特产等各地特色发行的明信片,大大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今年在洛阳举办的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中原文化盛会。河南省邮政公司不失时机地开发了“六十名家特种封”邮展主题系列、“千姿牡丹、河洛文明”地方文化主题系列和“花开五洲”中国2009世界邮展特许邮品系列等四个系列49种世界邮展邮品,成功展示了河南历史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二是在旅游立省上巧做文章,紧紧围绕河南历史文化和优美自然山水开发邮品,积极扩大河南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老子、庄子、墨子荣登《中国古代思想家》邮票;嵩阳、应天书院入选《古代书院》邮票;《孔融让梨》、《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等河南题材邮票相继发行,充分展示了河南文化资源大省的风采。三是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做大文章,开展了“一市一品牌,一县一专题”活动,为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3个县开发了“根在中原”、“千姿牡丹”、“紫气东来”、“殷商国宝”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集邮文化礼品,通过“邮票搭台,文化擂鼓,经贸唱戏,促进集邮与地方经济共赢”的方式,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宣传服务,成为各地对外宣传推介的一张靓丽“名片”。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河南省邮政公司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为洛阳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邮展期间旅游总收入24.91亿元、同比增长32.8%,投资总额691.1亿元、同比增长10%。同时,住宿、餐饮、出租、娱乐业等服务行业收入也大幅增加。《汝窑瓷器》邮票首发,推进了汝瓷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钧窑瓷器》邮票发行后短短一个月,钧瓷产值增加1.2亿元。《朱仙镇木版年画》邮票让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名声大振、订单络绎不绝。《木兰从军》邮票首发式催生了木兰文化节和招商引资洽谈会。《清明上河图》等邮票发行后,来汴旅游人数较以往增长30%。《孔融让梨》邮票不仅拉开了许昌首届“三国文化周”的序幕,还强化了许昌在国内“三国”文化旅游中的领头地位。
河南省邮政公司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精品佳作迭出。近年来,河南集邮品新品、精品项目多次在全国乃至世界各类评比活动中获奖,《首轮生肖邮票小本票全集》荣获“2003年美国印制大奖”创意书籍设计类首席奖项;《邮苑墨宝——篆书》、《殷墟》甲骨文水晶摆件邮票珍藏,分别荣获“2002-2004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礼品类最佳优胜奖”和“2005-2006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礼品类最佳优胜奖”,《小本票大全》邮品荣获“2007-2008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集邮类最佳优胜奖”。“锦绣河南”、“古都郑州”贺卡、“一镇一封”邮资封等设计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今年9月9日,河南省委徐光春书记在河南省委政研室调研报告《邮政为河南文化强省战略助威加油,河南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上作出批示:“河南邮政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拓宽了路子,增强了力量,作出了贡献,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希望河南邮政公司继续大胆创新,开拓进取,把邮政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为中原崛起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