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千龙网讯 金秋十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杨绍明与英国皇家集邮协会会员合办,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英国驻中国大使威廉爵士支持,中国银行独家赞助,英国新洲有限公司策划、承办的“贡献世界 中英邮票集庆”10月24日在北京开展。
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为展览题词:愿小小方寸为增进中英文化交流增色添彩。英国驻中国大使欧?威廉爵士在贺词中写道:杨绍明先生与英国皇家的集邮文化展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文化发展盛会。我很荣幸的参与其中,集邮展标志着近年来中英两国在文化交流更高更新的层次,通过举办这样的展览,加强两国间的交流和理解。两国将在各领域加强全方位合作,这是促进两国间的友谊和发展。这是相当有创意的一次展览,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英国和北京分别举办,相信它的成功将会产生两国关系上更加深远的影响。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参赞魏磊、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秘书长麦启恩、英国新洲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腾波等出席开展仪式。
杨尚昆之子杨绍明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在24日的北京开展仪式上,他把用镜头记录下的一幅幅英国风土人情照片向参观者展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打拍摄过大量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的照片,也拍摄过世界各国风情,他说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开展文化间的交流,特别有意义。
北京时间9月22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杨绍明先生等一行人在世界久负盛名的英国皇家集邮协会举办“贡献世界 中英邮票集庆”系列活动活动的媒体新闻发布会。
在邮票诞生的故乡,杨绍明先生将联合英国皇家集邮协会,史无前例将中英两国的近百套邮票珍品呈现给世人,这无疑是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创举。
此次活动一方面为中国驻英大使馆庆祝60周年国庆增光添彩,另一方面,此次展览以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何时传到欧洲、怎样使得英国有了发明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基础、而邮票技术及运用理念又漂洋过海回到了中国,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枚邮票——大清龙票,进而邮票的推广使用也迅速传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历史主线,让更多的中英两国人民通过这些邮票背后的历史故事更多的了解中英两国从古至今的发展与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邮票故事的讲述将中英文化交流得发展联系的更加紧密,同时借此难得的机会希望通过展览交流提高所有集邮爱好者对于收藏邮票的真正意义的理解,提高众人的欣赏与收藏水平。
此次活动创造了三个“第一次”:皇家集邮协会第一次和中国方面合作在英国举办如此规模的珍贵邮票展;杨绍明先生第一次向公众推出以历史人物为背景的亲笔签名邮票的理念和模式,其中不乏毛主席亲笔签名的建国十周年庆典24联珍贵邮票及周总理与百位文艺巨匠亲笔签名的邮票;
同时,上述珍贵的邮票以及19世纪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都将第一次以一种现代特殊的衍生载体赋予其新的生命展现给世人,即在保证真实与质感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工艺将邮票清晰地放大数倍展示给观众,使得毛主席那遒劲有力的书法和英国女王的光辉形象在新的世纪里通过新的载体呈献给给世人。
此次活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获得了英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皇家集邮协会主席Alan Moorcroft 高兴地表示:“集邮流行于全世界,跨越国界,也超越文化。由杨绍明先生发起的这次展览意义非凡,通过邮票这个小小媒介,来展示中英两国对于全球科技进步以及人文成就所作出的卓著贡献。皇家集邮协会的许多会员均为此均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们看来,举办这么一个展览,既充满挑战,又富有乐趣。
有史以来,各个民族通过各自的创造力和才干改变着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而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为观众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通过邮票展开新的探索。这样的理念和模式必将赢得大众的赞同,而我们也衷心希望该展览所到之处均大获成功”。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杨绍明先生在新闻发布会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和英国虽然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上却有深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渊源,有过喜悦也有过哀伤,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通过欧洲大陆传到英国了英国;而随后以此为基础,现代邮政和背胶邮票在英国应运而生;由罗兰德?希尔爵士创制的全世界第一枚黑便士邮票于1840年发行,成为世界邮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端。我们和英国皇家集邮协会的同行们懂得:集邮有着跨国界、跨文化的魅力,不管我们在文化上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都有着极大地好奇心和兴趣,通过邮票来寻求中英两国之间已建立的和正在建立的深厚渊源。我们第一次推介了伟人签名邮票的理念和模式,中英两国邮票交相辉映,让我们用这种创造力去记录历史,迎接新的未来”。
为此次活动成功举办一直进行积极协助的48家集团俱乐部荣誉秘书长麦企安先生在会上称赞:“杨绍明一直致力于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而我在他身上也迅速发现了与48家集团一样的“破冰精神”。我因此非常愿意支持他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而创办此次展览。杨绍明举办展览的创意和热情使我领略到,邮票也是促进中英之间沟通的有效手段。中英两国在过去一千年的交流深刻地影响了对方,同时也改变着世界,而这些均能在小小方寸之间得到充分体现。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启发更多的有识之士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进步”。
英国新洲有限公司CEO杨腾波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作为策划此次展览的机构,新洲未能参与这样一场文化与外交盛会深感荣幸,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展览。它启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是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生动而厚重的献礼;它更在中英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进程中,开启了一扇别具文化趣味的窗口,两国的人文历史再次交相辉映,见证并大大推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此次活动举办从9月22日到9月27日,集邮展将分别在英国皇家集邮协会、中国驻英大使馆庆祝国庆60周年活动的千人晚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以及剑桥大学进行展览,杨绍明先生并会在最后一站——剑桥大学,进行学术演讲并与在校的师生们进行亲切的交流。
作为新华社摄影记者、摄影部编辑及跟随邓小平长达十二年的摄影师,杨绍明先生拍下了诸多的经典历史照片,这些照片也将会在系列活动中展出,并与大家分享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布会结束后,在场主办方、嘉宾及现场所有媒体共同举杯,祝贺这一民族不同、文化理念不同、艺术取向不同,但却通过小小方寸将中英两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的邮票展活动,并预祝这一盛大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外交活动举办成功。
当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当轰隆的礼炮声即将震响华夏大地的时候,在遥远的西方-英国伦敦,正在上演着一场中英文化交流的盛宴。弥足珍贵的邮票像是一台时空穿梭机,将带着人们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20世纪、19世纪甚至是公元时代的中国与英国。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便使得英国有了发明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基础、而邮票技术及运用理念又漂洋过海回到了中国,这也才有了中国的第一张邮票-大清龙票,同时邮票的推广使用也迅速传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邮票虽小,但它承载与体现的却不仅是简单的图案。在图案的背后透露着的是中英两国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节日纪念。从科教文卫、体育、艺术、人文、建筑、地理等等众多的领域展现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与进步,中英两国的文化与科技改变的不仅是自己,而是为世界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当祖国6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将以这种特殊的中英文化交流的方式作为礼物献给自己的祖国母亲,并将这场中英文化交流的盛宴命名为——“贡献世界—中英邮票集庆”。
2009年是中英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年,年初温总理赴英的“信心之旅”、胡主席出席的“G20”峰会以及中国商务部组织的赴英庞大的采购团队,都充分体现着中英两国政治经济方面相互不断合作的深入。
2009年又是新中国60周年大庆,在中国驻英大使馆以及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杨绍明先生与英国皇家集邮学会将会在英国伦敦共同主办“贡献世界 — 中英邮票集庆”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英国新洲有限公司提供全面协助并由中国银行总行独家赞助。
活动期间,杨会长将亲自携带珍藏了半个世纪的邮票造访邮票的故乡英国,并汇合英国皇家集邮学会提供的珍贵邮票,将中英两国的邮票珍品共同呈现给世人欣赏,这是中英两国集邮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2009年中英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此次活动已经得到中英两国政商界名流、集邮专家及集邮爱好者的大力关注与支持,尤其还得到了中国驻英大使馆大使傅莹女士、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欧 威廉爵士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届时来自中英两国政商界、集邮界、学术以及社会各界的名流将会出席活动,使之成为近年来中英文化交流中规格最高的活动之一。
本次集邮展的特点是作为一个系列性的活动,其内容涵盖面广、互动性强,充分将中英两国灿烂的文化通过邮票展的形式在英国皇家集邮协会、中国驻英使馆国庆庆典、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剑桥大学进行展览,影响力深远。
本次活动将会展出来自中英两国的近百套弥足珍贵的邮票,一部分是发行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珍品,并且首次全部公开展示,其中最珍贵的一些邮票包括:由毛主席亲笔签名过的建国十周年纪念邮票;近代中国的第一套邮票--清朝大龙邮票;由周恩来总理和百余位中国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共同签名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发行的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Penny Black)不一而足。每一张邮票的背后所展现出来的是中英两国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科、教、文、卫等各方面的历史性的进步,包括中国的四大发明、英国的邮政事业的创立,英国的工业革命,都为世界做出重要贡献,通过集邮展的方式让所有参观的人都能够最迅速地了解中英两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以邮票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生动灵活的表现形式,的确是一堂独特生动的历史课。
收藏集邮的活动一直以来就是人们追捧的对象,很多人只知道邮票的珍贵在于其本身数量的稀少、时间的久远,从而进行收藏与拍卖的交易,但是对于邮票文化本身的内涵与理解并不透彻,主办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收藏邮票最为高尚的文化气息渗透到每一个集邮爱好者的心中,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集邮的意义,不停留在简单的收藏与拍卖。
展览筹备工作受到皇家集邮协会的积极配合。本次展览更是英国皇家集邮协会成立至今,第一次与中国方面合作在英举办的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英国政商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因此,此次活动在中英集邮史上的文化交流算是首开先河,为中英文化交流、融合、互相合作的发展向前大大推动了一步。
展出的珍贵邮票当中,其中的一张是在1959年10月1日晚上,年仅17岁的杨绍明在中南海勤政殿找到了正在参加舞会的毛泽东,在舞会休息的间隙,他恭敬地请求毛泽东在邮票正面挥毫留念。毛泽东起初对这个要求感到有点惊讶,但是在听了杨绍明讲他自己的集邮心得后,欣然同意在这份24方联邮票上挥毫写下了“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的大字,其中“毛泽东”题款非常洒脱。
杨会长所展出的邮票当中还有一组是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百余位中国大文豪在周恩来的带头下,在纪念邮票上踊跃签名,十分难得,弥足珍贵。作为专业摄影家的杨绍明跟随邓小平长达十二年,他拍摄了许多的经典历史照片,每一张珍贵照片的背后都有着其鲜为人知的故事。(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