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京剧收藏网——黎明邮讯 朱国民 |
越南共和国(南越)于1975年发行一套《国家剧院》邮票3枚,表现的是越南化的中国京剧形象。其中第三枚面值100pi,为中国戏剧旦角人物——刘金定。该角色见于中国戏曲剧目《火烧于洪》(又名《杀四门》和《刘金定情困高君宝》)。故事见《三下南唐》鼓词。 |
该剧情概况为:宋太祖赵匡胤,率领龙马虎兵南下征讨南唐国,被南唐国大将于洪围困在八公山南塘。赵匡胤奋力拼杀,但久战不能突围,是时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眼看有全军覆没之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赵匡胤积劳成疾, 突然昏倒,卧床不醒。南唐兵将得悉赵匡胤却又病危,立即加快攻势。高君保(太祖甥儿)南唐救驾,路经双锁山,被女大王刘金定掳去,进山寨求婚,高假意答应,刘要高对天发誓,高发誓后,乘刘不备逃奔南唐,由于背弃誓言,落了“咒神”,得下卸甲风症。刘金定闻讯,奔赴南唐,挥动偃月刀,催动桃花战马,力破四门,马踏十八连珠寨, 杀得于洪丢盔弃甲,败走独笼冲,被刘金定用火攻杀。 |
样 张 |
样张邮票放大图 |
越南共和国(1955年-1975年),有时也叫越南南方共和国,常简称“南越”,是由吴庭艳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越南共和国管辖的地区在1949年至1955年称为“越南国”(汉字:国家越南)。受美国支持的“越南共和国”政权于1975年4月30日,被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推翻,越南南方普遍建立起人民政权。翌年越南南北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该国邮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发行的邮票含大量中国专题信息。上面展示的是发行这套邮票同时印制的邮票样张,存世量10枚左右。 |
相关资料: |
谈谈《样票、试样和印样》 |
1998年第 7期《集邮》刊载二阳的文章《试样、印样和样张》,曾对长期沉寂的集邮界引起强烈反响。文章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已经出版的各种集邮工具书上,对这三者的称谓相互混淆,使人难以区分。例如,有的将“印样(Proof)”定义为:“用雕刻母模或母模制成大版在印刷机上打印的样张。”也有将“印样 proof” 定义为:“ 在邮票印制前从原模或印刷版上印出的样张。”显然两者都是混淆了印样与样张的概念,因为印样和样张这两者谁也包容不了谁,它们之间没有“属”与“种”的关系。 试样、印样和样张一向是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和集邮家珍重和追逐的特种邮品。那么这些术语都是如何定义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恐怕还很少有人说得清楚。甚至,在集邮工具书中也是把这些术语的概念相互混淆,模糊不清。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样张、试机样票曾被当年的邮政部门规定为禁品,既不能用于编组邮集参加展出,也不能公开流通。他们认为,试机样票是邮政部门的内部资料,若有外流现象属于管理不当,因而邮政部门对试机样票一直管理严格,以致多年来介绍试机样票的文章很少,一些有特色的试机样票也湮没无闻。这种封闭状况再也不能延续了,应该尽快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确切涵义以及其间的关系与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集邮水准,才能早日与国际接轨,赶上世界集邮发展的趋势。 广大集邮爱好者,尤其是有志于在FIP各类竞赛邮展上力争高奖的集邮家,尤为重视对“试样”(Essay)、“印样”(Proof)和“样张”(Specimen)的收集与研究,因为无论是按传统模式或是专题模式来编组邮集,没有这类素材的展示是要丢分的。同样,如果不能正确地将这三者区别开来,并在相应的贴片上做出恰当的文字说明,还是会丢分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形势要求我们审时度势,按照国际准则规范‘样票、试样和印样’,并发掘和认定中华民族自己的‘样票、试样和印样’。 其实,集邮专业用语“样票”(或“样张”)、“试样”和“印样”并不复杂,它们分别对应的英文是‘Specimen’、‘Essay’和‘Proof’。而且,采用这样三则专业用语“样票”、“试样”和“印样”,可以毫无遗漏的包括了这方面的全部内容。 “样票”的定义是:在已发行的或已大批印就准备发行的邮资票品上再加印、加盖或用针孔穿出‘样张’、‘样票’、或‘Specimen’之类的中外文字的邮资票品。除上述标记外,其余均与原邮资票品相同。 试样的定义是:采用与邮票无关的图稿试验邮票印刷设备所印制的票品。例如,当今邮票市场流传的《红灯记》试样以及《色谱构成》(亦称《八卦图》)试样。两者的图稿均与发行及未发行的任何邮票图稿无关,前者主图采用“(京剧)红灯记”剧照,为北京邮票厂1970年在上海第三印刷机械厂总装配的“唯发机”试机时的印样。图幅35x27.5毫米,票幅38.5x 31毫米,齿孔11.5度,无背胶,全张70枚(7x10);票面以金色印有“国产邮票机试印样”字样。后者是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引进德国海德堡MOF型胶印机在试印初期印制的试色印样,票幅30x40毫米,齿孔12度,50(10x5)全张,图案为色谱构成,票面无任何文字。 印样(Proof)的定义:“印样是某种已发行或未发行的邮资票品,在其设计图稿确定后,直至正式开机成批印制、加盖或改值之前的过程中,因审批、选择优化和印制工艺等项之需要而试印出来的各种局部、整枚或全张样式的一种样品。它与其后正式发行或未发行的邮资票品之图文完全是一样的,仅在其图文的不同演进阶段,或者仅在暗记或细微的修饰上与之有所差别。一般而言,印样与其正式发行或未发行的邮资票品在印制的样式、刷色、齿孔、用纸、整张枚数、背胶以及全张组合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别。” 因此,构成印样(Proof)的先决条件是邮票设计图稿,即只能在拥有邮票设计图稿的情况下,才以制成印样,反之,就无从谈起印样。那么,具体到《隆中对》小型张设计图稿是怎样呢?早在1990年第 5期《上海集邮》姚国秀的文章《‘隆中对’小型张未能出台,设计者陈全胜深感惋惜》已经十分详细地论述了陈全胜设计《隆中对》小型张设计图稿(即第二稿,完成稿),而且在该刊封 2上刊出了小型张《隆中对》小型张的设计图稿(此图乃最先见诸集邮报刊的《隆中对》小型张图稿)的照片。事实充分说明,《隆中对》小型张设计图稿是按照邮票发行局领导人指示精神,由画家陈全胜创作,两易其稿,经过领导人审定的。理所当然,根据此种《隆中对》小型张设计图稿制版后所印的邮品,规范的称谓应该是“《隆中对》小型张印样”。因此,将《隆中对》小型张“样张”,“画样稿”,理应规范为“印样”为宜。至于“没有正式发行的珍贵邮票”乃顺理成章之事。 经考证,该印样是河南省邮票印刷厂印制,从选用纸张(带背胶印刷小型张专用纸)、打孔裁切均按照邮票生产程序严格操作,印样成品精美上乘。《隆中对》小型张邮票及印样规格和《三国》第一组《千里走单骑》小型张邮票与小型张规格完全相同,均为 162X40mm和 182X65mm;两者的边饰及邮票名称的配置位置均完全相同。特别值得指出,印制《隆中对》小型张印样所采用的邮票图稿就是 1990年第 5期《上海集邮》封 2上刊出的小型张‘隆中对’小型张图稿,但是,从完成票样的画面清晰程度分析,决非运用该照片图稿照相制版所能够印制,而应该是采用陈全胜的愿设计图稿制版所为(附图)。然而,其差别仅在于,在印样上未印“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等字样,又齿孔度数为P12 区别于《千里走单骑》小型张的度数为P11。据此,也恰恰符合印样(Proof)的定义。 从上述分析可知,“样票”(或“样张”)是在已有邮票上加盖中英文“样票”(Specimen)或打上相应的洞孔而成,对于集邮者一目了然,分析研究的空间很小。“试样”(Essay) 是采用与邮资票品的设计图稿完全无关的图案所印制,如果不是由印刷邮票的设备印制而成,有谁能说清是邮票“试样”?。但是,“印样”(Proof)就全然不同于前两者,是在确定设计图稿后,直至正式开机成批印制之前的过程中,印出来局部或全部的一种样品。它与其后正式发行或未发行的邮资票品之图文完全是一样的,仅在其图文的不同演进阶段,或者仅在细微的修饰上与之有所差别。所以,“印样”会給人以更大的想象与探讨空间,对于集邮者显得更加重要。(忆繁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