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邮市衰而存在、哀而不亡,并不是邮市是什么精钢不坏身!首先,我国是有深厚收藏积淀历史渊源的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的邮市经营与邮市行情,给了人们的参照。尽管邮市的冷暖呈正反影响人,积极的是在市场低迷中蕴育火种。从北京、上海大城市到各大区域中心城市,邮市冷时邮人递减虽与邮市的规模缩小呈等式,但邮市架子在,邮人息隐、也只是息隐,邮市火种没熄,就有人牵挂,有人牵挂就有希望。其中,尽管有人诅咒邮市大起大落,也不否认邮票品具有的价值。这样,即使邮市热过去、邮市冷接踵而至、热的一面还会潜移默化,发酵希望。邮市暴跌惨烈的同时,却也化解风险,使人冷静,回归理性,再造机会。而暴涨又像暴跌似的不是一步到位。在这点上,邮市与股市具有相似的等量齐观的亲和力。而支持这样演绎的,是国家工农业实体经济大发展提供原动力。而且,邮市再怎么跌也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使集藏变得超脱!社会性的现金流过剩一旦与邮市超跌相遇,就会结婚生子。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以来,历经多少风雨飘摇,人亡政息,换了多少朝代?收藏则继续演绎佳话,传奇络绎不绝!邮票虽小,方寸,人们却赋予了它们太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另一个小东西:麻将,还禁而不止、当今更普及——姑不说二者有没有可比性,却否认不了其中的启示性。其二,买卖邮票品虽不像买卖股票那么简单,却仅次于买卖股票的简单、要比买卖其它收藏品更有目标的明确性,适应了人们意识的取向。其三是邮票品中虽也有假票品,但在鉴定真假上不像鉴定其它收藏品那样、出现连国家级鉴定大师也走眼的事,且还鉴定费昂贵。其四是邮市冷时虽卖难、却买易,有时间精挑细选。邮市升温后,买卖活跃,价格透明,也是其它收藏类市场没有的优势。
虽然,市场在大涨和暴涨后都要作必然的调整,但像97邮市行情后这样的灾难发生,则只是偶然性,不具有必然性与确定性。发展才是确定性!97行情后的这场邮市灾难,除了少部分品种还保持了强者恒强之誉外,多数已经价实不相符,等于清算了过去三轮行情的成果,过犹不及来慨括了!将其视为打开更大发展空间的彻底调整,如果存在牵强附会的话,但把它视为人们追求向上目标的条件,有了合理的空间是说得通的。
是的,当下邮市乃存在一些因素困扰着邮人。但最大的困扰莫过于——现实与愿望的脱节、愿望走在了前面,市场响应这种愿望还不明显,因此而产生的分歧。善加引导,可收燎原之效,反之,也能一步一步深入来兑现。就邮市的规模而言,以北京邮市为例,在91邮市行情结出到97行情展开的1995年期间的某个时期,当时的月坛邮市一度仅只有几个邮人坚持,97行情后至今13年了,虽喊邮市不行、完了之声不断,但邮市的人气还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度上,也说明邮市被人认可的程度比过去高了,比97邮市行情前的低迷期更高出很多的事实!
已经多年了,至今虽然邮市的底部有所抬高,市场信心有所恢复,邮票品的比价在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还是最低的。我国经济良性发展,保八成功,现金流充沛,通涨预期加大。虽然邮人的信心散乱着,但与空方力量隐退、熊牛易位比,也不是主流了。别说邮市也熊牛易位,就是没有熊牛易位,市场转换的俩个因素:时间与内在价值也支持转换了。即时间让人转变认识、转变行动;内在价值让人转变观念,以与市场衔接。总之,无论怎么看邮票品的价值问题,至从邮票品在100多年前大清朝末期的中国问世以来,西方的形式融入中国的文化内容,邮花这朵文化奇葩并未枯萎,还在发展、提高和丰富、愈开愈艳,其独特的无可替代性也加强了。 (陈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