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庚申年》猴票,开创了中国生肖票的先河,”肖义同谈起自己收藏的生肖邮票显得非常兴奋,“从第一套猴票到今年的虎票,其间每一年的生肖票我都有,”他拿着邮票对比分析说:“今年的虎票增加了卡通虎,而且不仅仅是单虎,样式更加丰富,发行量也更大了。我今年的头等大事就是集生肖虎票,收集生肖票已经成为我历年来迎新春的一种习惯。”现在的特种邮票虽做工精美,但独具一格的肖义同更钟情于自己点滴积累的十二生肖信销票,他认为只有被使用过的,盖有邮戳的邮票才更能体现出“集”和“寄”的乐趣。
为了集齐第一套十二生肖信销票,肖义同那时常往北京月坛跑,和北京的集邮爱好者“以票易票”。他曾为了收藏一张我国香港邮政发行的生肖虎票不惜忍痛割爱,用第二套《三国演义》中的一张邮票与对方作为交换,他说:“我喜欢虎是因为它常和虎虎生威、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这些积极向上、富有生气的词汇相关。”除了虎票,肖义同对生肖牛的邮票也情有独钟,不仅因为牛是自己的属相,更因为牛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朴实、勤劳的代名词。肖义同常常整版收藏生肖牛邮票,有的一版有80张,图案包括水牛、黄牛、牦牛等。
谈到跟邮票结缘的经历,年过六十的肖义同回忆说:“我第一次接触到邮票是在小学四年级时,方寸大小的邮票上面的图案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那时,还不懂得何为集邮的肖义同就已经开始到街坊四邻家搜集人家拆开的信封,为的就是那右上角一枚小小的邮票。
1966年,肖义同参了军,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制作集邮册。十多年的部队生活令肖义同记忆犹新,“我收藏的信销票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攒的。”肖义同在部队是文艺兵,虽然平日演出不断,但他没有放下集邮的爱好,肖义同经常把战友们看完家属来信的信封存起来,日积月累,等到1977年转业的时候,肖义同搜集的信封竟装了两个面口袋和一个纸箱子。肖义同笑着说:“别人转业都会给家里人带些纪念品,我却只带了随身物品和这些贴着邮票的信封,母亲当时不理解,觉得是‘废品’,殊不知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淘’来的‘宝贝’。”那时一有时间和精力,肖义同便在自家院子里摆起大木盆,经过洗、刷、揭、晾等步骤,终于将邮票一张张整理出来。细心的他为了让这方寸大小的纸片易于保存,不受折损,还给邮票压了膜。渐渐地,动物、植物、人物、小说、艺术等不同主题的邮票被装订成册。肖义同欣慰地说:“当母亲看到我制作好的成套的集邮册时,十分喜欢,再也不说是‘废品’了。”
肖义同如今已收藏了上万枚邮票,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发行的各种纪念票、特种票千余枚,与生肖有关的首日封、新票、信销票七八百枚。为了能收集信销票,肖义同常常和外地集邮的朋友书信往来,既能联络感情,互集邮票,又传递着一种生活的情趣。张曦文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