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台湾早期邮政史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2/7 17:49:00
 作者:邮来邮去    文章来源:湖北集邮网    

台湾在地理上是一个总称,它位于我国东海前哨,包含台湾本岛,澎湖列岛64个和其它周缘附属小岛21个。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却是我国最小的省。明末,郑成功努力经营在台设铺递。当时台湾没有马,所以没有采用驿递。铺与铺之间相距10里,亦有数十里的,依地势而定。铺兵递送公文,每昼夜必须行走300里。这种制度,清初仍就沿用,但已不再用军人,而是由12—20 岁的青年担任,称为“麻达”。到清道光初年已逐渐减少至渐行废弛。同治13年(1814年)发生日本侵台事件后,清政府派沈葆祯去台军办军务,才把这些“铺”改为站书馆,又称民站。原应设立的铺兵改成跑兵或跑勇。这种邮递公文兼有部分军书的方法已改为雇佣制。在设置军事机关方面,却不像大陆的营,标,哨而设讯,塘负责地方治安和军事文件传送。由于清末的大量赔款,经费支拙,不久也逐渐松弛,瘫痪了。

至于民间通信则依赖于别人的代送。有钱土绅家的重要信件派家人或请人专送,即为现存的手递封。

清咸丰八年,为了运送“盐课”(国课)而设立了“课担”。它获有政府的保护与支持,安全又可靠。而当时的道途和治安情况不靖,一般行商很容易遭遇意外。因此常有人请课担带递信件,而课担也就渐有了兼营民间通信的业务。随着商业的繁荣和频繁的对外交往,托运的信件逐渐扩大成了大批的丝绸布帛,各种商品甚至鸦片。

课担的发展为民信局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光绪初年就有了民信局(闽南方言为批馆)。为了标榜传递货物,信件的快递,他们正式名称均为“XX轮船邮局”。当时在台北有两家,大稻埕和稻新街各一家。光绪六年这些老店又在台南开设分号。这是又有了一些新的轮船信局,嘉义也有了一家,但不久因业务欠佳而歇业。这些轮船信局,以收寄信件为主,兼营包裹,贵重物品。而信件已分为平寄,挂号,银信三种了。它们和大陆的轮船信局有密切关系,部分还是大陆的分号,因此承运的信件,贷物不仅通向岛内,大陆且达南洋,日本等地。

民信局在己末年(1895年)初多数停业,日本占领台湾全岛后被强令取消。

除了民间的通信,现在来说另一个方面——官方的通信(请示、布告、命令、通告、照会以及官员间的私人信函)。

自清初起,台湾,澎湖只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部分,行政上称台澎道或台湾道,由知府一级的官员担任,归福建巡抚管辖。

光绪元年,丁日昌任福建巡抚,这时各地督抚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加快信件传递,因而在已有的驿站外再利用港口轮船的航线建立文报局。当时的福建巡抚丁日昌也在台南建立了文报局,利用海上往来船只和陆上各口岸传输文报。

由于列强对沿海的骚扰,引起清政府对台湾的重视。光绪七年,岑毓英任福建巡抚,奉军机处指示,去台湾踏勘。七年九月岑乘船由福建去台湾。按以往惯例,须先沿海南下至厦门,再渡海经澎湖于台南登陆,需36个时辰。但岑毅然由福州马尾直接渡海,第二天即在台北登陆,化去9个时辰。归后奏报朝廷,批准为正式去台路线,同时在基隆设立了文报所。后迁台北改称台北文报所。这一举措加速了台北,基隆二地的开发。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台湾各口岸被法舰封锁。于是八月又在鹿港设立了文报所,对外称道济公栈,利用小轮船,帆船和福建口岸互通文报。中法战争结束后撤消,恢复台北和台南文报局。

此外,1863年淡水,1864年打狗,1865年安平先后建立海关,一些来华的外国人,就利用海关不贴邮票寄递信件,但时间不长。所寄信件,盖的是海关的日戳,不能叫邮戳,因为这些海关当时没有邮政业务和职能。

光绪九年,法国殖民军侵入越南,边将刘水福受命弛授,互有胜负。次年,法军改用舰船侵我沿海。台湾道刘敖不断向清廷及福建告急。清廷也想派兵支援,但是,这时已在洪杨乱后。在朝的满族大臣中有才略的只有军机中一,二位亲王;汉族大臣中,曾,李均已老迈且已受封为方面大员,不宜领兵,所以要找一个适宜的领兵将领确实不易,经过清廷军臣的苦苦思索,才想起了个合适的人。

此人姓刘,名铭传。安徽合肥人,原是李鸿章的部下,在讨平洪杨战争中多立战功。授直隶提督,同治七年西捻军起,犯京畿,朝野震动,刘受命统军血战,终于平定,论功第一,加封一等男。九年回族又乱起,进袭关中,又受命为陕西军统帅,又战而平之,班师后却称病退隐回乡。

急病投医的清政府急命刘来京复职,以便派去守御台湾。可刘已数度领兵,清廷积弊,上层互相牵制推委,下层奉迎欺压吹拍,重文轻武,钦差的名,高而虚空,领兵打仗的任务繁重,而具体事务上常常为一个小小的知县所制。七年,九年的二次挂帅领兵功劳不小,除了一个“一等男”的封爵外,实际职位仍是直隶提督,所以一再婉辞不肯接诏。总算还是李鸿章这个老上级,向清廷婉陈的结果,刘终于接受了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的职务。顺便提一下,这时的台湾仍是福建省下的一个“道”。

在京的法国大使,紧盯着刘的行动。他们打算利用海军优势,在刘去台的海途中俘获他。如果法国的诡计得逞,对刘来说,小则丧生,大则辱国。于是,刘离京到沪后,一面筹划粮饷接济,一面伪装害怕,表示将在某日乘我舰去台。而实则,他却在一个大风雨的黑夜改穿青衣小帽乘小船登上另一小舰,急去台湾。等法使惊觉,派舰去追,直到淡水,刘已在二小时前在台登陆,开始了他的抗法保台之战。

法舰未能在海上截获刘,就开始从海上以舰炮向淡水,基隆等处攻击,由于台海岸炮台射程及命中率均低于法军舰炮,守御困难。刘决定放弃部分海滩,容敌登陆后再行决战。此时,清廷误以为我放在越南的战事失利,决定撤回援军,放弃越南。于是法军为加强越南控制,撤去围台兵力去越南。这样台湾的保卫战历经数月后才告结束。

存世有法远征军军邮封二种:一种是侵台的18848月至188510月间,法攻台远征军使用直径23cm双圈小圆军邮戳。法军士均不贴邮票,仅法舰司令古柏自愿放弃免资优待,贴法邮25分的邮资。此时期信件均由日横滨出发的邮轮,经基隆,马公收取邮信件后,送到香港,交于回法邮轮运至马赛。另一种则为法攻越南时,寄自越南谅山等地的。

经过这次战后的清廷已经感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准备单独建省,刘仍以巡抚衔驻台,致力于加强台湾的军备。几经筹划,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18851012)清廷正式决定台湾脱开福建,单独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久经战争的刘,深知铁路,电信(当时仅有电报),邮政通信,商务,工矿开发对强国富民的重要性。因此,刘铭传驻台八年,大刀阔斧的努力于台湾的建设。限于本题,只介绍有关邮政史部分。刘铭传在台湾一方面大刀阔斧的裁撤掉过去所建立的铺递和讯塘传邮制度,另一方面在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1888322)起,正式开始办理新式邮政,印行“台湾邮票”发给军,公机关免费使用。另印“邮政商票”供民众交寄邮件时使用。在交寄时,邮站上人员,按邮件重量,寄递远近算出费用,收取现金,发给收条即可。邮站收款后粘贴所需邮政商票加戳骑缝销盖在信封上。因此,邮政商票是不预售的,存世无新票。所寄发的信封均盖有经过站的名戳及手填的到达时间,因而极富研究价值。

台湾邮票和邮政商票都是用木版雕刻,加刷黑色后印制的,相当粗糙简陋。这些措施,方便了全岛人民,加快了军,公机关文报的传递速度,每年为政府节约邮传费用近万两。这时的大清邮政局名义上早已成立,却附设在当地的海关内,大权都操纵在洋人手里。所以刘在台创办的邮政却是未经清廷批准的。

在邮票目录上,有用清小龙加盖“台湾邮票”字样的邮票,实际上并未发行和使用;在面值上,目前仅知有35分银二种,使用上应该是很不方便的。清小龙票应该是有水印、薄纸;而该票却是无水印,厚纸。它的来源颇使人思索研讨。另有龙马图邮票,据查系台湾邮政向英国订制的,但亦未发行及使用,以后改作铁路上代用车票,而值仅有20元一种,也是目前集邮界引人探讨的问题。

刘铭传在台八年,对台湾的建设和开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他努力的结果,对下侵犯了当地士绅的私利,对上又不善于逢迎拍马,只得多次主动申报开缺,终于在光绪十七年四月廿日批准退职,回到了家乡,时年55岁。

刘退职回乡后二年就是清光绪20年,按古时纪年方法称为甲午年,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挑起了一场中日间的大战,史称甲午之战。这一仗以日方大获全胜清廷求和告终。第二年在日本马关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除赔偿大量的军费外,日本还获得在我国的许多治外法权,清廷尚同意割让台湾和澎湖,派李经方为交割全权代表,与日方在基隆海外船上办理交割。消息传来,台湾军民大哗,极力反对,要求撤回成命。但清廷一味求和,置之不理。在1895525日台湾宣布独立,成立台湾民主国,设立议院,推原巡抚唐景菘为大总统。而日本却在马关条约尚在谈判的时候,即已派兵南下,三月底澎湖陷落,五月二十九日日本侵台,在澳底湾登陆,六月三日基隆陷落。六月六日唐景菘逃亡。刚刚成立的年轻民主国陷入混乱,二十日议院开会筹备,有钱的士绅束手,军费没有着落,在这样的困境下,人们想到了刘永福将军。公推为第二任大将军,是以总兵职率黑旗军驻守台南的。六月二十三日刘将军与将士绅民歃血为盟。以台湾民主国的名义,开始了抗日的战斗。

这时,没有钱支付******,没有钱支付军用粮食等等。士绅豪商不肯出钱,富有的海关也不肯出钱,海关的钱又掌握在外人手里,而另一方面,战火纷纷,局势混乱,在1888年创设的各项邮递系统全部中断,而岛内军民又迫切需要了解亲友情况。于是,刘永福将军决定正式开办民主国邮政,发行邮票,名为“独虎票”。收寄民间信件是由731日开始的。此法同时规定,信件不准贴以前发行的邮票,不准直接送出台岛。全部信件,则是派现役兵士传送,再由船舶送往内地以前,必须经过检查。这当然是战争的需要。

在短短的十天内,就得到了五千余银洋,还查出了一、二封叛逆的信件。这办法虽然有效,但为时已晚;刘军将士虽然与日军拼死战斗,粮弹不继,血肉之躯毕竟难挡装备精良的日军。台南府终于被日军包围。1019日黑夜,刘将军突围乘船离台,回到了大陆。历时近五个月的台湾民主国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台湾民主国邮政,则仅有79天的时间。她所发行的邮票,国际间通称为黑旗军邮票,而我们则按习惯称为台湾独龙票,因为票的正中画着一只老虎。

它的左侧是很有趣的,三个字“士担纸”,最后一个字是“纸”字。原来,“士担”是stamp的音译,英语是邮票或粘贴;这个“士担纸”就是邮票这个名词的音译,大约也是罕见的英语汉译的用词。

当中图案是一只老虎,有人说这图是取自“溪流虎啸”图;也有人说这是画虎不成反像猫。不管怎么说,总是一只老虎。一版的老虎头上,有一个“王”字, “兽中之王”当然是老虎了,老虎是民主国的国徽,蓝底黄虎是民主国的国旗,虎象征台湾人民不屈的精神,虎象征将军刘永福的战斗意志,它的含义是丰富的,深刻的。独虎票的印制是很特别的。每一套有三种面值,叁拾、五拾和壹佰钱。但是只有一个印模,就是说印的时候只换颜色,数值是空着的。印好后再用数值戳盖上面值就成了。一个印模用坏了,就换一个新的。印出来的邮票就是第二版了。在整个民主国邮政的79天里,共发行了三版,据说还有未发行的第四版。

所谓“印邮票”,就是用印模涂上印油,一个一个的像盖章那么手盖的。因为第一版仓促上马,没有打孔机,所以是无齿的。第二版和第三版是在广州打好孔,再运回台湾印制的。第二版和第三版齿孔是11度半到12度。第一版纸张是用台湾土产棉纸,第二,三版则是在广州买的道林纸。

这三版票都没有刷胶,也是无水印的。这三版票的区别方法,在一些目录上均有记述。简要的只有记住一点:第一版票上“台湾民主国”五个字中的“湾”字,右上角写成“大”字。而二、三版的“湾”,右上角写成“亦”字。只有第三版的虎头上,才有一个“王”字。

所用的邮戳,因当时我国尚处于海关邮政时期,所以戳中的文字是全英文的,据说有二中。有双圈的圆戳,双圈的中央嵌英文Taiwan Republie或者FORMOSAN REPUBLIC圆圈的中央是日期。

一位邮友给我寄来了一枚如同第二版的邮票。显然这是仿制品。按文字说,它应是第一版,但是有齿孔;而且是洋纸;图中的老虎不知象什么动物,面值是和其它图案一次印成的,更主要的是各版次均无此面值。

在马关条约议订之初,18952月,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率舰攻澎湖,324日在良文港登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受阻。529日北白川宫能久率近卫师团在澳底登陆,63日陷基隆,18963月全岛陷落,这期间的通信完全是为了日军军事(含军人)服务的。随着战局的推移,于189569日到1896321,从基隆起到苏澳止,先后设野战邮局20个。

18963月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大将宣布全岛撤销军政,施行民政。自此,台各地才有了民众可以寄信的邮局。所使用的邮资规定与日本土相同,所贴用邮票亦自日本土运来。同年6月,桦山被免职,由陆军中将桂太郎继任,4个月后又被免职,由乃木希典为第三任,到1910年又由儿玉源太郎再换成佐久间佐马。

总督的频繁更换,引发下属的变动,而新的一任,往往又在体制上大加变更。这一任把某地定为“厅”,而另一任又把它改为“州”,下一任又是一个花样。对邮政上来说,就是该地应设局?支局?是什么等级?隶属关系......等的变动。而日当局把普及基层邮政网点作为收集民众情报加以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论穷乡僻野,广设邮件代办所,对通信网的扩展,不遗余力。全岛邮政有了很大发展。

虽然,当时是在日本严密消息封锁的情况下,只能了解一些零星的情况。像190711月的北埔事件,19123月的林北埔事件,1931年的苗栗事件,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有些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也有前后历时半年之久的,死、伤台胞万人之多。可见台胞的反抗义举此起彼伏,颇使日统治者感到棘手。期间值得一提的是192610月,对台湾的地方俗称,正式更名。如打狗——高雄,打猫——民雄,牛骂头——清水,水返脚——汐止,锡口——松山等。

19455-6月间,日海空力量丧失殆尽,各岛间交通均封锁,台湾邮票已无法由日本土运来,改交台印刷工场印制了3510分面值邮票三种。仅使用数日,815日宣布投降,1025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到113中华邮政完成接收。因上海加印邮票未到,114暂以日邮加盖“***台湾省”字样,以应需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