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年来的市场运行态势来看,尽管投机的气氛仍旧笼罩其中,有的时候甚至还较为浓重,但从总体上来看却是每况愈下,因为这种投机模式所预留出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相关资金对于原本可能出现的兴奋点的挖掘也就变得越来越弱,只能寻找新的出路。而这种出路就是那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品种,这样的品种既有可能是一直以来无人问津的垃圾品种,也有可能是价格与其价值严重处于背离状态的绩优品种,这种情况在越来越多的收购帖子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笔者以为这种反映是对市场最为真实与最为全面的反映,那些资金运作品种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使有的话,那也仅是冰山一角,不能反映市场的全貌。如果以此为出发点的话,仔细分析收购帖子的量价与品种的变化频率,对于投资者洞察市场的走势以及选择建仓品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作用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得以显现。
投资者挂牌收购的品种虽说是五花八门,但还是有若干个主脉络的,针对性非常突出,其出发点主要体现在存世量、消耗量、流通量、当前需求量等几个方面,没有哪个因素是唯一性和决定性的,这要看当时投资者的收购动机是什么,收购是否具有紧迫性的特点,等等,原因不同,其收购价格及所持续的时间也就不同,有的时候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存世量是决定一个品种价值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种情况在高档纪特邮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无论市场冷暖,像“梅兰芳”、“金鱼”、“菊花”、“黄山”、“牡丹”等这样的经典品种都会成为相关资金收购的对象,虽然收购的帖子并不多,有的时候甚至是突然冒出来的,但其收购价格却是越来越高,这与那些昙花一现的投机品种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所产生出来的效应完全不同于一般,因为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一种价值投资理念,并且会使这种理念越来越根深蒂固。
笔者以为,“梅兰芳”小型张就是消耗量与存世量得到完美体现的经典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97)所标出的核算价为20000元,可现今的市场价格业已达到了78000元,并且还在稳步上升,实现了一次次的超越,经典品种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当然,也不是任何消耗量与存世量俱佳的纪特邮票都能将其价值有效地展现出来,因为还有一个现实需求量问题,没有强劲的现实需求量,就没有最现实的推动力,无推动力的品种是难以提升其价值的,这也正是许多纪特邮票价值始终处于一种低层次状态的关键原因所在,这种情况在JT邮票上也同样如此,这就为投资者精选品种指明了精确的方向。由于编年邮票的发行量过大,不仅致使其垃圾成堆,而且长期得不到有效地清理,投资者的信心一降再降,最后不得不离开市场另谋生路,但也不是所有的编年邮票都无可圈可点之处,某些品种的回报率甚为惊人,超出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想象。编年邮票的发行量大,消耗量小,这就决定了其存世量也大,其价值也就越低,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流通量在决定其价值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某些品种的发行量的确挺大,但是其消耗量也不小,流通量更是少之又少,而在现实需求量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其价值也就会不断显现出来,“共创未来”、“科技成果”、“和谐铁路”等邮票就是这样的品种,价值正在脱颖而出的品种已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由于编年邮票具有价格低廉、收集方便、现实题材占优、易于编排等特点,常常被用于制作礼品,因而其现实需求量就比较大,某些品种或者板块的需求甚至非常旺盛,这也是纪特与JT邮票所不及的,这也是收购编年邮票的帖子占据绝大多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从这一角度来看,编年邮票应该是投资者重点挖掘的对象,JT邮票的建仓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价值层面,“四五计划”、“体操”、“杂技”、“教师”、“奔马”、“西游记”、“齐白石”、“京剧脸谱”、“桂林山水”、“荷花”、“红楼梦”、“留园”等品种越品越有味道,越能体现出它的文化价值,两种不能混为一谈,一定要分清主次;JT邮票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与艺术内涵,而编年邮票则在于它的现实需求价值,JT邮票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是静态的,编年邮票的现实需求价值是动态的,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纪特与JT邮票的价值是捂出来的,这种情况在“梅兰芳”小型张、“牡丹”小型张、“建国十五周年”小全张、“黄山”邮票、“庚申猴”邮票等经典品种的价值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而编年邮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现实需求方面,品种的转换相对较为频繁,像“抗击‘非典’”小版票这样的现实需求与价值需求结合在一起的编年邮票毕竟少之又少,这样的品种一旦出现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冲进去,价格不应该成为阻碍其建仓的最大障碍,可投资者往往面对相对较高的价格望而却步,一次次与近在眼前的机会失之交臂,却把垃圾品种留在了自己的手里,这种思维模式必须尽快改变,否则只能处于被动的局面,在机会面前驾驭不了机会,在没有机会之时却是放手一搏。